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磁共振功能成像新技术(fMRI)在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脑胶质瘤全切术后行化疗或放疗患者,采用MR功能成像新技术进行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最大CBVnorm和平均CBVnorm差异显著(P<0.05),ADCnorm、Cho/NAA、Cho/Cr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脑损伤临床鉴别诊断中,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扩散加权成像(DWI)具有辅助诊断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胶质瘤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PWI DWI MRS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rhADAMTS13)对放射性肠损伤的防护效应。方法将30只C57BL/6 J小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12 Gy腹部照射组(单纯照射组)和rhADAMTS13联合12 Gy照射组(联合组),分别为6、12和12只。联合组于照射前3 d给予2.5 μg/kg rhADAMTS13尾静脉注射,单纯照射组和联合组给予单次12Gy X射线腹部照射。于照射后1和3 d处死,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肠组织Ki67、TNF- α和MPO表达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单纯照射组照射后1(1.38±0.11)和3 d(1.70±0.10)小鼠血浆vWF水平增高(t=6.20、12.29,P<0.05),ADAMTS13水平降低(t=9.82、22.83,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联合组照射后1(1.23±0.12)和3 d(1.48±0.09)小鼠血浆vWF水平减低(t=2.93、3.96,P<0.05),ADAMTS13水平升高(t=5.09、9.82,P<0.05)。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后3 d联合组绒毛长度缩短程度明显降低(t=8.51,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联合组照射后3 d隐窝Ki67+细胞数量明显增加(t=9.82,P<0.05),TNF- α和MPO浸润程度明显降低(t=15.44、14.33,P<0.05)。此外,rhADAMTS13干预能显著降低照射后1和3 d小鼠血浆CRP(t=5.02、2.96,P<0.05)和MDA(t=2.47、2.55,P<0.05)的含量,并增加SOD活性(t=2.64、5.64,P<0.05)和T-AOC(t=3.05、5.07,P<0.05)。结论rhADAMTS13能够通过降低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肠损伤,为放射性肠损伤的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标签: 重组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放射 肠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 作者: 杭青青 应航洁 金佳男 方敏 包勇 陈明 彭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科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 浙江省放射肿瘤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2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I期临床试验病房 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杭州 31002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治疗科,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 51006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唑替尼对小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72只小鼠分成4组:健康对照组(NC组)12只、单纯给药组(CRZ组)12只、单纯照射组(RT组)24只、克唑替尼+照射组(RT+CRZ组)24只。采用全肺单次12 Gy X射线照射。分别于照射后1、2、4、8周处死获取肺组织标本及肺泡灌洗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有核细胞的总数,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CA)蛋白检测法检测蛋白质浓度,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水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髓过氧化物酶(MPO)和ICAM-1的定位和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3、p-Smad3及ICAM-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各个时间点上,RT+CRZ组肺组织炎症、渗出表现显著加重,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及蛋白浓度均较其他3组增多,与RT组相比,第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1、-2.814,P<0.05)。照射后第1、4、8周,与RT组相比,RT+CRZ组肺组织中的TGF-β1表达增高明显(t=-2.687、-7.032、-5.221,P<0.05),照射后第2、4周,RT+CRZ组ICAM-1表达增高明显(t=-4.819、-6.057, P<0.05),至第4周达峰,第8周时表达下降,同时,MPO的表达变化与ICAM-1、TGF-β1变化趋势一致。第4周时,4组小鼠Smad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CRZ组小鼠肺组织内的TGF-β1、p-Smad3、ICAM-1蛋白含量及p-Smad3/Smad3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4、10.03、35.29、22.94,P<0.05)。结论克唑替尼联合照射会加重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上调TGF-β1信号通路增加ICAM-1表达有关。

  • 标签: 放射性肺损伤 克唑替尼 小鼠 靶向药物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从免疫微环境的角度初探PD-1抑制剂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放射性心肌损伤(RIMI)模型,将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5只。A组为对照组;B组为PD-1抑制剂组;C组为单纯照射组,心脏单次照射15 Gy;D组为照射+PD-1抑制剂组。照射后1个月麻醉处死小鼠,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评估心肌纤维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CD3+、CD3+CD4+、CD3+CD8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4、IL-6、IL-17A、TNF-α、TGF-β1、INF-γ)水平;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照射后1个月,B组未见明显的心肌纤维化表现,C组和D组可见胶原纤维分布于心肌细胞间质。A、B、C、D组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分别为(1.97±0.36)%、(2.83±1.03)%、(5.39±0.77)%、(7.72±1.43)%,A组与B组间的CVF相似(P=0.314),其余各组间均不同(均P<0.05)。与A组比较,B、C、D组的CD3+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均增高(均P<0.01),D组高于B组和C组(均P<0.01);A、C、B、D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相近(均P>0.05);D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和百分比都高于A、B、C组(P<0.001)。D组的IL-6、IL-17A、TGF-β1水平均高于A、B、C组(均P<0.001)。A、B、C、D组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加,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PD-1抑制剂可通过促进心肌免疫炎症反应加重RIMI。

  • 标签: PD-1抑制剂 放射性心肌损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胶质瘤复发患者与放射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当中,磁共振对比剂灌注成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整年期间收治的脑部胶质瘤手术治疗及放疗后出现新强化病灶的20例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磁共振对比剂灌注成像扫描,对患者胶质瘤复发或者存在放射性脑损伤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在所选患者当中,有11例患者胶质瘤出现复发,有9例患者为发生性脑损伤反应。结论针对临床中患有胶质瘤且接受手术及相关治疗的患者而言,接受磁共振对比剂灌注成像可以较好分析患者病情是否复发以及是否出现放射性脑损伤

  • 标签: 胶质瘤 放射性脑损伤 复发 磁共振 灌注成像 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反转时间动脉自旋标记(multiple inversion time-pulsed arterial spin labeling,mTI-ASL)技术,定量分析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损伤的不同,进一步评估该技术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西门子公司3.0 T Skyra扫描仪,收集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MR增强扫描出现异常强化灶的患者,并经手术后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脑胶质瘤二次复发20例,放射损伤10例,行mTI-ASL序列扫描。mTI-ASL原始图像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图和动脉通过时间(arterial transit time,ATT)图,应用MRIcron软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测量术后异常强化区的定量CBF值和ATT值。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损伤感兴趣区相关参数值,评价定量参数CBF值和ATT值的差异,从而评估mTI-ASL技术对二者的鉴别诊断能力。结果(1)对比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损伤CBF值,脑胶质瘤术后复发CBF值(6.38±1.41),比放射损伤CBF值(2.30±0.37)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比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损伤ATT值,脑胶质瘤术后复发ATT值(0.19±0.30),比放射损伤CBF值(0.16±0.12)高,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I-ASL技术中定量CBF及ATT值可以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损伤进行鉴别。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神经胶质瘤 术后复发 放射性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开展回顾性分析试验,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护理。结果:研究组放射性皮肤损伤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利于防范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多学科护理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减轻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以乳腺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98例进行研究,分组如下:参照组(49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乳腺癌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生活质量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 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实施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对比2组Ⅱ度皮肤损伤率、放疗中断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Ⅱ度皮肤损伤率、放疗中断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放疗中断的发生概率,并能保证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主动性皮肤护理干预 放射治疗 鼻咽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的薄扫CT已用于CT血管造影,它已迅速取代了导管造影术。弥散-加权MRI促进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MRI序列越来越倾向于显示特异的病理学改变。数字化MRI和放射影像学的计算机重建提供“三维”的在屏显示。

  • 标签: MRI 神经放射学 病理学改变 CT血管造影 导管造影 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舌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口腔癌的1/3~1/2,占头颈部肿瘤的1.6%~10.2%。舌癌好发于舌侧缘。发病原因可能与烟酒的长期刺激有关,牙齿残根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或口腔不良卫生使细菌或(和)真菌在口腔内滋生等原因亦可能诱发癌变。舌癌放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舌癌 放射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难治性癫痫早有报道,具有定位精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疗效好,安全、无创等优点.但对致痫灶的定位,照射剂量的选择及机理的研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采用PET、MEG等综合定位,低剂量照射靶区的治疗方法得到肯定.

  • 标签: 癫痫 放射外科 治疗 神经元 脑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强化放射防护安全培训是提高放射卫生防护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措施来增强放射防护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放射防护水平。首先,我们将介绍放射防护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挑战。接着,详细讨论设计和实施一套完整的放射防护培训计划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培训评估。然后,我们将探讨培训后的效果监测与持续改进措施,以确保培训的长期成效。最后,总结强化放射防护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并强调它对于提高放射卫生防护水平的意义和作用。

  • 标签: 放射防护 安全培训 放射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