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护理干预后的妊娠结局情况。方法根据2011年10月至2013年1月我院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孕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等疾病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患者剖宫产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胎儿早产、胎儿窘迫、巨大儿等等并发症几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孕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围生期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几率,让孕妇的妊娠结局得到改善,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孕期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期保健对妊娠合并不同类型心脏病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经过对本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不同类型心脏病产妇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孕期保健,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保健可以有效地改善妊娠合并不同类型心脏病产妇的分娩结局,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孕期保健 妊娠 心脏病 分娩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孕前以及孕期体重的变化对产科并发症发生概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从2017.1月~2018.1月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对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根据其孕前的体重情况将其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以及肥胖组,每组例数为15例;然后根据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的增重情况将其分为组1(体重增加在15公斤以下,15例),组2(体重增加在15公斤到20公斤,,21例),组3(体重增加在20公斤以上,24例)。对比各组之间在产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在妊娠期间,糖尿病的发生概率、产程阻滞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上,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发生概率要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P<0.05);在妊娠高血压、难产以及巨大儿的发生概率上,组3发生的概率要明显高于组1发生的概率(P<0.05)。结论根据研究表明,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变化对产科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起到密切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孕妇妊娠期间,要对其体重进行控制,进行合理饮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孕前孕期 体重变化 产科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正常妊娠妇女不同预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本文选取我院产科门诊分别选取开展常规孕期检查的孕早期、孕中期以及孕晚期妇女各50例,同时选取非妊娠期健康体检妇女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罗氏全自动生化仪进行分析,观察妊娠组不同孕期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妊娠组妇女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功能指标在不同孕期有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妊娠组妇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妇女的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以及r-谷氨酰转移酶(GGT)肝功能指标在不同预期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妊娠组妇女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不同孕期妊娠期妇科的部分肝功能指标会有明显变化,因此可以通过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分析,指导妊娠期妇女的保健。

  • 标签: 正常妊娠 预期 肝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孕期妇女保健中应用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模式所具有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与本院接受孕期保健的产妇1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发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4例,孕期保健过程中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保健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研究组产妇予以护理。对两组产妇在护理期间妊娠高血压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情况、最终妊娠结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产妇妊娠期间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较低,且研究组产妇妊娠结果中早产与巨大儿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孕期保健的产妇予以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对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并有效降低产妇早产或巨大儿概率,为产妇及婴儿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孕期妇女保健 妊娠高血压 妊娠糖尿病 家庭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情况下,人们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改变,晚婚晚育的人数越来越多,高龄产妇比例不断上升。由于高龄产妇的年龄比较大,其生殖器官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使得子宫收缩能力减退,明显增加分娩风险。高龄产妇属于高危分娩群体,其分娩风险因素较多,需要对高龄产妇产前加强监护与检查。因此,本文针对孕期保健对高龄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孕期保健 高龄产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PBL式孕期健康宣教对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解放军第95医院产科待产的初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PBL式孕期健康宣教,2组均干预至产后42d。采用SAS及SDS对2组初产妇干预前、产后42d负性情绪进行评估;采用PSQI对2组初产妇干预前、产后42d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干预前比,产后42d2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干预前比,产后42d2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催眠药物及PSQI总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L式孕期健康宣教可改善初产妇产后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PBL式孕期健康宣教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职责目标任务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凝聚力外在呈现为执行群体目标任务,各个体与团队相互配合所具有的默契、信赖性、依赖性乃至服从性上。作为护理工作人员每天工作繁忙紧张但还要保证患者安全无差错事故发生,所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互相把关才能把工作做好。如何增强凝聚力可以从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士长自身素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几方面来叙述。

  • 标签: 护理管理 科室文化 凝聚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名在职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人。对对照组的护士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人员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200名在职护理人员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李克特量表,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未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护士,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提高心理护理干预在护士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护士工作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第一次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生,普遍存在对手术室工作认识不充分、工作节奏不适应、特殊性把握不准确等问题。如何使她们尽快熟悉环境,融入工作,并尽快掌握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为她们日后步入护理岗位打下基础,是一个合格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工作的最佳目标。

  • 标签: 手术室实习 带教难点 对策
  • 简介:专科护士是在某一特定医疗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1],急危重症专科护士是服务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群体[2-3]。因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要求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需要掌握高精尖的监护技术、复苏措施及具有很强抢救配合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专科护士 抢救配合能力 培养 国内 临床思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3名护理人员,开展本次研究。观察对比分层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质量对比中,分层护理管理实施前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专项护理以及个人护理的评分分别为(81.3±5.1)分、(81.9±4.1)分、(73.9±5.1)分、(73.7±4.3)分;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专项护理以及个人护理的评分分别为(93.1±6.3)分、(93.7±5.1)分、(95.1±4.9)分、(83.1±5.1)分。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层护理管理应用于护士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护士 分层护理管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析研究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与实施效果。方法对本院36名心血管内科护士进行分层级培训,并对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医生评价、科研文章、年度考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培训前相比,培训后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护理实际操作成绩、医生评价、科研文章、年度考核优秀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培训工作当中采用分层级培训方法可得到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血管病 心血管内科护士 培训方法 实施效果
  • 简介:在护理学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男护士也慢慢融入护理工作中,这对医院护理工作及灾害救援的开展有很大帮助。为此,重点从灾害救援过程、灾后重建、心理疏导等方面对男护士的优势展开分析,而后深入了解男护士的具体培养方法,为今后医院培养男护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灾害救援 男护士 优势 培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护理分层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到本院来进行治疗的8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人;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采用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比二者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有效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在今后应该将这种方式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护理质量提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