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方法选取2013年12月一2014年12月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对照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并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经过统计比较,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低及住院时间短,其并发症比例也略低于对照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疾病全切除较次全切除更具优势,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 良性疾病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次全切除术 手术时间 出血量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 2014年 8月至 2016年 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阑尾炎患者 94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 47例患者进行传统切除手术,实验组 47例患者进行小切口切除,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大小、中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大小为 (3.28 0.67)cm,平均中出血量为 (19.68 3.17)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18.35 2.49)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大小为 (7.26 1.54)cm,平均中出血量为 (41.52 4.35)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 (9.55 1.36)h。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显著,相比传统切除有切口较小、流血量较少且疗效更好的绝对优势,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切除术 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切除与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例给予小切口切除治疗,对照组9例给予传统切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遗留瘢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除,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更明显,切口长度短,术后恢复时间快,切口感染率低,遗留瘢痕少,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传统切除术 小切口切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3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观察组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效果理想,具有创伤性小、住院时间短以及病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腔镜甲状腺切除及传统甲状腺切除的效果,并分析适宜护理该类患者的方法。方法:本实验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于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治疗的103例患者,实验开始时间为2020年3月,实验结束时间为2023年5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划分成为两个组别,即参照组(52例)与实验组(51例)。运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治疗参照组患者,运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治疗实验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探究甲状腺切除患者适宜运用的手术方式与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各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表示为P<0.05,即组间对比存在差异。结论:在行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效果确切,可加快患者身体恢复进程。因而在该类患者的治疗实践中腔镜甲状腺切除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全切除和甲状腺双叶切除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甲组采用甲状腺双叶切除治疗,乙组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传统甲状腺切除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外科近一年(2021.01-2021.12)内入院进行甲状腺结节治疗的病患,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A组病患,为其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治疗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另一组B组病患,为其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治疗方法,做结果观察记录并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数据均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的疗效更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并发症发生更少,具备更高的临床治疗价值,此法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与经典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02月-2021年05月本院收治的7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研究组(n=36),对照组应用经典小梁切除治疗,研究组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眼压。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青光眼治疗中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可优化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眼压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经典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飞行员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胆囊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飞行员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胆囊切除,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满意度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与手术时间较之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飞行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胆囊疾病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与机器人辅助胆囊切除临床价值意义评估。方法: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对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不同治疗情况研究,实验组机器人辅助胆囊切除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共96人;总结疗效、安全性、手术指标、血液学指标以及治疗满意度等。结果:在入组IL-6、CRP、WBC比对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6、CRP、WBC的变化差于实验组,疗效比较、并发症对比、治疗满意度对照组较差,手术用时、下床时间、住院周期实验组较短,疼痛感评估、中出血量、创口愈合周期指标对照组较差,实验组较优,P<0.05。结论:胆囊良性疾病患者经机器人辅助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较高,且帮助患者改善住院周期,提升治疗效率,并稳定患者的各项指标状态,减少期不良并发症,患者的接受度以及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胆囊良性疾病 机器人辅助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LEEP)在宫颈癌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EEP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接受宫颈冷刀椎切除治疗的2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5.53±4.17min,对照组为69.46±8.27min,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为22.64±4.68mL,对照组为43.29±15.49mL,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为31.64±2.82d,对照组为32.25±2.18d,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9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LEEP可有效切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织,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少,是治疗宫颈癌病变的理想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电热圈环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痔上黏膜切除治疗直肠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3年10月~2009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直肠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痔上黏膜切除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5年,所有患者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症状消失,术后肛门口平整无水肿,排便后无肛门异物感,无肛管缩小和肛门狭窄。结论直肠突采取痔上黏膜切除,疗效满意,切实可行。

  • 标签: 直肠前突术 痔上黏膜切除术 排便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治疗直肠突的疗效进行论述。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2 月到 2019 年 12 月我院接收的直肠突患者 116 例,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 58 例,实验组使用肛门直肠修补,观察组则通过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好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且 P<0.05 。 结论: 经肛吻合器直肠切除治疗直肠突效果理想,还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应用。

  • 标签: 经肛吻合器 直肠切除术 直肠前突 疗效
  • 简介:目的对比传统手术方法,探讨绕肝提拉法入路在右半肝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行绕肝提拉法(liverhangingmaneuver,LHM)入路右半肝切除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06年至2008年传统手术方法右半肝切除的26例患者比较,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构成比、合并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酶、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LHM的患者手术均无因盲穿损伤出现肝短、肝静脉主干、下腔静脉出血,LHM组患者中出血量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1),平均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LHM组患者术后总胆红素水平及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绕肝提拉法前人路右半肝切除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可减少中出血,减少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又可避免中挤压肝脏引起肿瘤血行播散,符合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 标签: 绕肝提拉法 前入路 右半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廓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52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采用耳廓夹层软骨及囊壁切除方法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者通过电话或者门诊复查跟踪随访6~12个月,52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无一例复发或发生耳廓畸形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手术切除夹软骨及囊壁加局部加压使囊肿处耳廓皮肤与软骨附着的方法简单,此方法强调切口呈“+”行,其目的是避免切口处皮下瘀血及组织液蓄积再次形成皮肤囊袋。

  • 标签: 耳廓夹层软骨假性囊肿 切口方式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骶神经切除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对江油市人民医院1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实施腹腔镜骶神经切除,其中有9例为子宫腺肌症,5例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为慢性盆腔炎,1例为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收集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缓解情况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98±16.01min,平均中出血量82±53.06ml,平均住院时间8.1±2.56天,随访3、6、12、18个月疼痛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3.75%、93.75%、81.25%、68.75%。结论腹腔镜骶神经切除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可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腹腔镜 骶前神经切除术 慢性盆腔痛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低位切除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方法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对距肛缘5~8cm的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根治(LP组)53例及传统开腹根治135例,比较两组和两组内患者造口与未造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差异。结果LP组造口与未造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4.6%(1/22)与6.5%(2/31),X^2=0.08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组造口与未造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3%(1/43)与8.7%(8/92),X^2=1.0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组与OP组行造口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P=0.4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组与0P组未行造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P=0.288,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行直肠癌低位切除与开腹手术相比,不会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 标签: 腹腔镜外科手术 直肠肿瘤 低位前切除术 吻合口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