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水平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血糖方面得到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比例低于对照组。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血糖改善明显,提高了生存质量,具比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样性护理方式 糖尿病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醉方式的不同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5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共60例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分别采用全身麻醉、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处理。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结果实验组的术后早期MMSE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实验组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43.3%、13.3%,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要高,所有对比数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同单侧腰硬联合麻醉方式相比,增大了老年创伤患者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几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单侧腰硬联合麻醉。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创伤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CT扫描肺癌定位中用不同呼吸方法对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3年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原发性肺部肿瘤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无严重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功能正常,无胸腹水和胸部严重感染,神经方面正常,能屏气10s以上,符合肺部放疗的适应证,Kamofsky评分均>70分。研究对象的每个患者均采用三种不同的呼吸状态下接受CT扫描,然后对靶区进行勾画,从而调整剂量。结果吸气状态下患者的定位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短于自然呼吸状态和呼气状态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三种呼气状态在计划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气状态PGTV/GTV明显大于自然呼吸状态和呼气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然呼吸状态、吸气状态、呼气状态在临床疗效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何种方式的呼吸运动,可根据患者不同身体状况和靶区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收益。

  • 标签: 肺癌 CT扫描 呼吸方式 放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及人工晶状体的选择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门诊部所接收治疗的56例白内障患者的囊内外摘除术术、超声乳化吸除术以及人工晶状体选择的一些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老年人这个群体中,白内障患者导致盲视表现尤为明显,占了总病例数的85.71%;在经过对应的手术与人工晶状体的植入白内障患者痊愈了30例,有18例有效的,6例无效的,2例排斥。结论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与合适的人工晶状体尤为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选择不恰当,导致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既不利于对患者的治疗,还使得病情不断恶化,甚至危及病患的生命。

  • 标签: 白内障 囊内摘除术 超声乳化吸除术 人工晶状体 囊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道结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再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胆道结石术后再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胆道结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主要为结石残留、肝胆管结石复发及胆道良性狭窄。其再手术方式较多,以解决狭窄,通畅引流为原则进行手术。结论术前进行系统的检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规范的操作,能够有效避免再手术。

  • 标签: 胆道结石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患者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并对行各麻醉方式患者恢复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80例研究对象经术前评估10例研究对象行全身麻醉,其效果均为优;37例研究对象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其中32例麻醉效果为优,5例麻醉效果为良;9例研究对象行颈丛、臂丛麻醉,其中7例研究对象麻醉效果为优,2例为良;24例研究对象行局部麻醉,其中8例研究对象麻醉效果为优,12例为良,4例麻醉效果为差。结论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应认真分析患者病情,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最佳麻醉方式,从而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麻醉恢复。

  • 标签: 麻醉方式 老年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4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在常规的健康教育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种护理方式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实施健康教育方式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况。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方式 糖尿病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最佳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程度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应用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介入治疗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128例)和对照组(128例)两组。两组均按照原发性高血压常规疗法,结合患者自身病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之外,另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值,并对降压疗效进行判定。结果经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治疗组,且观察组降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

  • 标签: 生活方式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 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22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临床带教方式下护生实习效果。方法将2013年62名在心血管内科的实习专科护生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人为对照组,采用先轮流后固定的带教方式,B组32人为实验组,采用先固定后轮流带教方式。两组护生性别、年龄、学制及在校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在心血管内科实习1个月。在实习结束(出科前一天),对护生进行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考核,及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效果。结果B组护生出科前的成绩明显优于A组护生(P均<005)。结论对实习护生采用先固定后轮流的带教方式优于先轮流后固定的带方模式。

  • 标签: 临床带教方式护生实习轮流固定技能操作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及先行脑室引流术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先行脑室引流术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直接开颅的患者早。结论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先行脑室引流术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降低病死率,缩短病人昏迷时间,提高存活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出血,高血压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精索静脉曲张为泌尿外科一种常见疾病,与解剖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来的学者达成共识,即该种疾病与男性不育之间确实存在着紧密联系。本文就目前常见的精索静脉曲张的术式作简单的介绍,同时结合我院的实际经验进行汇报。

  • 标签: 精索静脉曲张 手术方式 不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肺炎患儿50例,实验组肺炎患儿50例,两组均按肺炎防治方案治疗,对照组肺炎患儿采用口服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实验组肺炎患儿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8%,实验组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给药方式 小儿肺炎 疗效 对比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191-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以及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对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比较。方法选择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入住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在胃癌根治术时选择全身麻醉,观察组则选择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将两组评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h两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4、8、12、24、48h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运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有利于控制患者术后的疼痛,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意义,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 标签: 麻醉方式 胃癌根治术 疼痛程度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时减少出血的方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妇剖宫产分娩期间是否采用减少出血的技术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加用减少出血技术的产妇43例,比较其术中出血量,根据引起术中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减少出血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98.1±53.2)ml和(993.9±49.8)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剖宫产的过程中,针对产妇出血的原因给予有效的止血处理方法,做到避免子宫切口断裂、胎盘尽量自行脱离、子宫迅速缝合等,有利于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分娩结局。

  • 标签: 剖宫产 减少出血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