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集中式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医源性传播,保障医疗安全,医疗机构应按照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重复使用并需要清洗、消毒、灭菌的诊疗器械、器具、物品集中由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和供应。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因此,加强集中式管理是规范供应室的关键。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式管理 规范化
  • 简介:处方是指由注册执行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有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是医务人员诊疗活动的真实记录,处方规范合理直接影响公众用药安全,直接反映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2007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从目前我市部分二级以上医院的处方状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本院今年1-5月抽查的4098张处方中,不符合要求的处方占抽检总数的17.64%。

  • 标签: 处方规范 规范化管理 《处方管理办法》 执业助理医师 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职务
  • 简介:摘要专科医师规范培训是培养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专科诊疗工作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为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专科医师规范培训体系积累经验的目标,北京大学医学部自2014年起开展了专科医师规范培训试点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构建专科医师规范培训体系的情况,包括明确专科医师内涵和培训目标、完善专科设置,建立健全准入和考核体系、做好政策衔接等。在培训试行中,以"稳中求进、分步实施"为指导思想,以需求和胜任力为导向,注重顶层设计,制定了与职称晋升和学位有序衔接的政策,实现"住专一体"管理。截至2019年底,北京大学医学部专科医师规范培训共设有48个专科,明确了培训标准、考核方案、基地标准和基地容量计算方案,实现"四考合一",专科医师规范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了专科医师规范培训试点目标。

  • 标签: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体系 构建 探索
  • 简介:摘要对临床输血规范管理进行探讨分析,为提升临床输血规范管理水平而努力,杜绝因输血而导致的的医疗纠分。

  • 标签: 临床输血 管理 标准
  • 简介:目的优化规范血铅检测体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及卫生部血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规范的血铅检测实验条件,进行了不精密度、不准确度、方法检测线、定量检测线、可报告范围和交叉污染率等六个方面的性能评价。结果实验结果满足性能评价的各项参数指标。结论建立的实验条件稳定、可重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铅 原子吸收光谱 检测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口腔门诊医师的规范操作培养方法。方法选择本院口腔门诊在职的2例职业医师为培养对象,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规范操作培养方法,对比培养前后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规范操作培养方法实施后,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发生率从培养前12.62%的下降到培养后的3.63%,患者对口腔门诊服务的满意度从原来的68.92%上升到培养后的92.51%。结论通过加强口腔门诊医生的规范操作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本院口腔门诊的规范操作水平,降低不合理操作行为的发生率,提高口腔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口腔门诊 医师 操作 规范化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性产科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1-2012.6收治入院的168例孕产妇实施规范性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规范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围产期的保健质量,提高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和职业形象,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产科 健康教育 内容 实施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癌痛规范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癌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对本组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强度进行评分,结合患者疼痛强度评分制定疼痛治疗计划,依据患者不同时期疼痛程度调整治疗计划。结果本组患者中17例(23.0%)入院时癌痛评估NRS2~3分,35例(47.3%)4~6分,15例(20.3%)7~9分,7例(9.5%)10分。结论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诊疗行为,提高癌痛规范治疗水准是癌痛规范治疗的重点,创建癌痛规范示范病房,充分发挥其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是提高我国肿瘤规范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

  • 标签: 癌痛 规范化治疗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医院糖尿病规范管理的效果。方法2014年4月~2016年6月,选取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再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医院规范管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餐后2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医药费用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餐后2h、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医药费用等指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社区医院规范管理能够将其血糖状况进行有效地改善,并能够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 标签: 社区医院 糖尿病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行业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医疗设备也逐渐变得复杂、多样和数字,提高医疗设备采购和安装的控制力度,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医疗设备管理的重点。基于此,该文对医院医疗设备规范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医疗设备 规范化管理 有效措施
  • 简介:目的探索粪便检验中质量控制面临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加强粪便检验的规范管理。方法通过粪便检验的过程分析,寻找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结果提出了提高粪便检验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结论只要认真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认真执行实验室ISO管理规范,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服务。

  • 标签: 粪便 检验 规范 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医学部流程的规范管理模式,对原有服务流程中常见的症结进行流程再造,观察比较改造前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包括医疗护理资源的重新整合、采用电子工作站管理体系、建立绿色通道、成立床位管理中心、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等措施,对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观察项目进行比较。结果经急诊流程体系的规范管理,患者在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改造前。结论通过急诊流程的规范管理既可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效益。

  • 标签: 急诊 流程再造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医院的处方点评工作,促进了合理用药,但是由于各个医院抽样方法不统一,具体标准不完善,科学真实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处方点评工作的规范有利于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和处方点评管理水平,关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因而处方点评管理工作的规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处方点评 循证药物信息 信息化处方点评管理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病房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为医疗活动构建安全、高效、整洁、舒适的环境。方法以5S管理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为指导,对我科病房环境实施规范管理,对物品以不同种类、用途、使用频率等进行分类管理,并形成制度,将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作为该项制度的保障。结果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5S管理法在病房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病房环境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 标签: 5S管理法 环境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入院护士规范岗前培训,有利于帮助她们尽快角色转换,适应新环境,胜任护理工作。方法根据培训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先后对六十余名护士采取不同的授课培训方式,包括讲座、录像、示范、现场讲解、指导,规范统一训练,经过考核,成绩合格后上岗。结果经过系统的、有计划的、科学合理安排的岗前培训,使新护士的素质修养、基本知识、实际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有明显提高,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入院新护士规范岗前培训的实施十分必要。

  • 标签: 新护士 规范化 岗前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路径在规范输血中的应用效果,为医护人员输血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输血流程中采用临床路径800例输血病例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临床路径前的600例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输血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护理记录、输血医嘱、血液输注及配发血报告单等各项指标合格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血液输注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中采用临床路径,可保证医院输血流程的规范,有效的降低输血差错率,保证医院输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路径 规范化输血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