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阿勒泰市史称承。这一地名,就是由清朝皇帝亲自赐名的承寺演变而来的。承寺18年的兴衰史,重点记述了棍噶扎勒参率领众僧人开荒垦地、团结御敌的历史功绩。承寺的建成与发展,不仅对阿勒泰的开发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成为保卫西北边陲安宁的一个重要城堡。承寺虽早已毁于匪患,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标签: 承化寺 棍噶扎勒参 阿勒泰
  • 简介:本文从乡村城市问题的阶段性演变过程出发,总结了近期乡村城市概念上的主要论点,并据此认为:乡村城市是乡村空间与经济相结合的产物,是涉及到地域经济系统、乡村人口的分布与集聚程度、乡村社会的现代发展水平、质量等多维度的一个概念。并初步探讨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 标签: 乡村城市化
  • 简介:我在征集《太原公安志》资料中,从太原解放初期的资料堆里,发现了一份《梁之死的经过》(梁之是太原绥靖公署副主任、特种警宪指挥处中将处长)。这个材料是梁之的卫士柏光元亲笔写的,记述了梁之与阎惠卿(阎锡山的五妹子)在1949年4月24日解放军破城时,在省府钟楼地下室服毒自杀后,柏光元用汽油点燃焚尸的前后经过。这篇资料文字粗糙,但记述详细,现予以公布,以揭开梁之自杀的真相。

  • 标签: 中将 阎锡山 资料 记述 真相 太原
  • 简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新世纪要继续加强编修地方志工作的指示精神,于2001年12月20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动员部署全面启动新一轮修志工作。2003年4月29日,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三级志书编纂工作的意

  • 标签: 地方志 “三个代表” 法制建设 管理机制 志书编纂理论
  • 简介:80年代开始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以来,我国的地方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地方忐编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地方志事业的管理也日趋完善,管理逐步走向法规、制度、科学、现代

  • 标签: 制度化建设 地方志工作 工作管理
  • 简介:山东省现已查明的地上地下不可移动文物二万多处,其中世界遗产2处,国家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近5000处。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不可移动文物,山东省文化厅于1993年从省、市文物部门抽调部分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

  • 标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 科学化 省级 专业技术人员 世界遗产
  • 简介: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和现代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家庭,作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本组织载体,其教育意义不可低估。家庭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体系中处于启蒙、基础性地位,具有积极意义。国家、一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应关注和重视家庭教育对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 标签: 家庭教育 新疆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 非遗保护
  • 简介:全球是一个历史潮流,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它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堪称势不可挡,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全球与民族文化多元两者之间,并非是必然的对立关系,并非不可协调.对于民族文化,不应是没有发展的保护即消极地保护,而是要实现有保护的发展,有发展的保护.从理论上说,人类可以实现全球经济一体与文化多元的和谐共生.

  • 标签: 全球化 民族文化 多元化 冲突与和谐
  • 简介:近年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各方关注。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成为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重要载体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基于恩施腾龙洞《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实践表明,大型实景舞台剧确实为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同时,这种转型必须遵从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必须与天然物质景观交融呼应,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 标签: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景舞台剧 《夷水丽川》 湖北恩施腾龙洞
  • 简介:天琴是广西壮族支系偏人最有特色的一种古老弹拨弦鸣乐器,有着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但在今天的天琴艺术保护与继承中,却存在着传统与现代脱节的现象,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对壮族天琴的仪式与表演研究为例,对天琴双重身份的表现、形成原因以及缓解措施进行分析,从而为天琴的现代性发展提出建议。

  • 标签: 壮族 天琴 仪式与表演 双重身份
  • 简介:经过实地踏戡,本文作者认为唐莫离驿、王孝杰米栅可能均在今共和县恰卜恰镇东巴村;兴海县切卜藏古城应是隋代刘权统兵驻守积石镇河源郡时所筑的军城;兴海县“大河坝营盘”古城基址很可能是唐代所筑大河坝驿。处在青根河、黄清河两河汇入大河坝河夹角中制高点上的无名小山,必是唐蕃大川之战中薛仁贵令郭待封卫守辎重的大岭无疑。

  • 标签: 薛仁贵 共和县 古城 隋唐 考察记 境内
  • 简介:四川省人民政府6月13日公布第三批四川省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四川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由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申报的“何天佐传统中医药正骨疗法”正式入选传统中医药项目名录。这是何氏骨科第五代嫡系传人何天佐(文职将军、大军区级)在古稀之年荣获的又一项殊荣。

  • 标签: 四川省人民政府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中医药 名录 疗法 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简介:广西隆安县出过一件事情,一个叫陆世长的人,在当地做了14年的公安工作,一直做到了公安局的局长,树大根深。后来发现,14年中他奸污了一百多妇女,贪污了多少万钱财,最后在1993年的中秋,被依法处死。这个案子有趣的是,陆世长开始只是小弄弄,但却为上司所赏识,每过几年,把他上升一次,因而胆子越来越大,贪污越来越多,案情也越来越严重,终至不可救药,被处死刑。一个人在一个县里,要人有人,要枪有枪,没有任何监督,一切由他说了算,这就为他的犯罪创造了条件。案发之后说他奸污了一百多妇女,其实当这位陆局长威风凛

  • 标签: 公安工作 县委书记 广西隆安 被处死刑 妇女 贪污
  • 简介:文章对智寺龙纹大鼓的修复步骤进行了介绍。对缺失鼓面的复原、鼓身'沥粉描金'工艺进行了说明。

  • 标签: 龙纹大鼓 沥粉描金 髹漆 修复
  • 简介:年鉴条目的规范,是指年鉴条目的编写要有一个合乎年鉴性质、例式和基本内容、编纂工艺、文体文风、检索手段等标准,也是年鉴编纂应当共同遵守的总则。对此,许多年鉴同仁根据各自的年鉴编辑实践,围绕怎样写好年鉴条目这个中心,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理论探讨、发表论文,陈述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经验。笔者根据几年来积累的年鉴编辑实践经验,认为当前若要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就必须在规范年鉴条目上下功夫。

  • 标签: 年鉴条目 规范化 编纂工作 实践经验 选题选材 写作原则
  • 简介:若将军,是我的老上司。他可以说是八路军、解放军中第一位孙子兵法专家。还在延安时代,有一次郭若在毛泽东住的窑洞里遇上从重庆回延安的周恩来,周对郭说:“你写的孙子的文章蛮好

  • 标签: 孙子兵法 郭化若 毛泽东 八路军 延安时代 抗日游击战争
  • 简介:规范编纂地县年鉴是由新疆的区情决定的。年鉴规范,首先框架设计要做到结构合理、内容完备、比例适当,其次条目编写要准确规范。

  • 标签: 地县年鉴 编纂 规范化
  • 简介: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出:“故自宣武以后,洛阳之汉化愈深,而腐化乃愈甚,其同时之代北六镇保守胡亦愈固,即反抗洛阳之汉化腐化力因随之而益强……其后高欢得六镇流民之大部,贺拔岳、宇文泰得其少数,东西两国俱以六镇流民创业,初自表面观察,可谓魏孝文迁都洛阳以后之汉化政策遭一大打击,而逆转为胡,诚北朝政治社会之一大变也。”

  • 标签: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东魏 政权 鲜卑 北齐 汉化政策
  • 简介:清代一部分汉人特别是八旗汉军自编入旗籍始就不断“满”,他们摒弃汉姓,改从满姓;习“国语骑射”;改从满俗。经过200多年的演变,这些汉人在民族心态和政治立场上已经心向满人,并自称满族。

  • 标签: 清代 汉人 满化 八旗
  • 简介:据有关谱牒资料记载,张孙是张氏入闽始祖张端的五世孙。张端是唐韶州别驾张君政的第二十二代孙,张九龄的第十八代孙,原居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镇,于北宋重和年间(1118~1119年)入闽居宁化县石壁都葛藤凹(今南田村)。张孙(1175~1267年),讳衍,字传万,宋岁贡生,赐进士,以诰赠中宪大夫终老,原住宁化县石壁村,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迁居上杭北乡深坑尾西洋村(今自砂镇茜洋村),建宅于宫店前上吉街。元配陈氏(1174~1262年),谥慈大娘;德配阙氏(1184~1271年)谥惠二娘,俱赠恭人。生18子,有108孙。其墓在上杭县白砂镇茜洋村李屋背头大坪岗上,墓地呈“金盘载珠”,又称“倒插金钗”自然造型,碑石上书。

  • 标签: 张化孙 中国 福建 生平 《百忍歌》 谱系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