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史上广西壮族土司的“攀汉现象”,既是政治文化的产物,也是英雄历史心性的体现。壮族土司以及受土司影响而在壮族民间所形成的“汉人后裔意识”,并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壮族自我意识的缺失。这种文化策略,也是历史上壮族“汉而不化”、“融而不合”奇妙现象的原因之一,对后来的壮族民族自我意识的再生亦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民族成分 身份认同 土司制度 情结
  • 简介:2012年6月1日至2日,《广西通志·金融志(1990-2005)》评稿会在北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副行长李华青,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顾问、自治区政协常委、

  • 标签: 金融志 北海 通志 广西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 办公室主任
  • 简介: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造成了中国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对此的研究已为数不少。然而,对其造成的文化资源的损失的研究还不够。所谓的文化资源就是能够传承文化传统的载体,诸如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学校等教育机构,图书馆等藏书机构,宗教寺庙,文化名人等等。对我国文化资源的掠夺、破坏和摧毁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但对日本在侵华中造成广西文化资源的损失给予的重视是不够的。

  • 标签: 抗日战争时期 广西 文化资源 中国 宗教团体
  • 简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清洗是石质文物保护的关键技术,本文以花山岩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了以激光、微粒子喷射、蒸汽清洗为代表的现代物理清洗技术在户外彩绘石质文物表面污染去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去除效率等问题,以促进物理清洗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岩画 表面污染 物理清洗 激光 微粒子喷射 蒸汽
  • 简介:广西通志》各专志编辑室,各市、县、城区地方志办公室及各有关单位: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由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全区古籍整理工作。为组织和完成此项工作,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决定成立广西古籍丛书编辑委员会,委员会组成名单如下:

  • 标签: 《广西通志》 编辑委员会 古籍丛书 编纂委员会 古籍整理工作 地方志
  • 简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葬俗。1991年9月12日,笔者在广西龙州县金龙乡贵平村峒坪屯,见到了当地壮族孝子背刀守孝、出殡、入土尽孝的独特葬俗。

  • 标签: 龙州县 孝子 葬俗 壮族 广西
  • 简介:下旬为加强广西城市工作的领导和把粤桂边区、滇桂黔边区辖区以外的广西各地区建成一个相当于战略区的游击根据地,中共中央香港分局决定撤销桂柳区工委,分别成立中共广西省城市工作委员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省城工委负责领导桂林、柳州、南宁、梧州4市的城市斗争,书记陈枫。省农委负责领导桂北、桂东、柳北、桂中、都宜忻等地区的农村武装斗争,书记李殷丹。

  • 标签: 广西省 中华民国 农村工作委员会 大事记 城市工作 中共中央
  • 简介:中国广西南宁宏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是首届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外商独资企业,投资南宁第一家大型定价天然水晶珠宝、翡翠、琥珀。本公司是一家具有国际水准专业性的100%天然水晶、珠宝生产,自己矿山,自己工厂的一站式企业,经过39年的励精图治,公司不断壮大,现已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技术力量雄厚,集矿山开发、加工厂、销售为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

  • 标签: 外商独资企业 跨国企业集团 天然水晶 矿山开发 广西南宁宏伟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简介:梧州市位于祖国的南疆广西的东部,与广东省西部接壤。这里山峦起伏,西江,浔江、桂江汇合,水上交通方便。六朝时为南方一大重镇,是广西商品出入口的孔道。二十多年来,我市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了一批六朝时期的墓葬,清理发掘了数十座,出土文物以青瓷为主,证明了青瓷...

  • 标签: 梧州市 广西梧州 六朝青瓷 六朝时期 青黄釉 釉色
  • 简介:人物志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编好社会主义时期的《广西通志·人物志》,对于学习和继承各民族历史遗产,借鉴历史经验,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团结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贯...

  • 标签: 广西通志 征求意见稿 人物志 历史人物 革命烈士 邓小平理论
  • 简介:仫佬族青少年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性别、父亲的民族身份和母亲的文化水平影响着仫佬族青少年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是否会讲仫佬语和是否生活在仫佬族聚居区影响着仫佬族青少年的本民族认同,但不影响其中华民族认同;仫佬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且二者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仫佬族青少年的本民族认同显著低于壮族青少年,但与汉族青少年没有显著的差异,仫佬族、壮族和汉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仫佬族 青少年 民族认同
  • 简介:2014年5月29日,广西地情移动传播平台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广西方志馆举行。广西地情移动传播平台由自治区天地方志办公室与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携手共建,依托政府公众信息服务平俞——魅力广西,率先在全国探索地方志资源移动化、智能化,打造“智慧方志”创新服务体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提供地情信息,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负责信息采编和平台管理。该传播平台是广西地方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地情网的延伸和拓展,是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广西地方志事业发展和繁荣的具体举措。

  • 标签: 传播平台 广西 地情 地方志工作 专家咨询服务 创新服务体系
  • 简介:本文报告3个分别位于桂北、桂中及桂南地区的与其他民族比较隔离的壮族居民组群的活体调查结果。并讨论了他们之间的及其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至今仍生活在封闭地区的壮族群体其民族体征仍是鲜明的。分布于城镇的壮族群体与同一地区的汉族群体在体征上已非常接近。与壮语分化为若干方言相似,壮族各组群间在体征上也出现一定的差异。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地理隔离屏障的作用日渐消失,不同人群的基因得以更为频繁地交流。作为这一变化的结果之一是各人群之一是备人群之间混血程度越来越严重,体质特征越来越接近。从这一意义上说,及时收集现今各民族的体质资料,建立比较完整的中国人体质数据库,也是一件抢救性工作。由于自秦汉以来历朝均鼓励壮汉之间互相通婚,使得壮汉之间混血的程度可能较为突出。不过,一般相信,在广西不同地区壮汉混血程度仍有轻重不同之别,在比较封闭的地区壮汉混血程度可能就比较轻。居住于城镇、交通发达地区的壮族居民体征已有调查研究报告(张振标、张建军,1983),但交通相对闭塞、壮汉混血相对较轻的地区的壮族居民体征尚未见报告。壮族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地域较广的少数民族。对不同状况,特别是对混血程度较轻的壮族居民进行人类学研究很有必要。在广西?

  • 标签: 壮族居民 体质特征 广西壮族 组群 封闭地区 体质形态
  • 简介:当今世界,风起云涌,什么问题最揪政治领袖的心?答日:民族问题。古往今来,民族问题始终是社会最敏感的问题之一。从远处说,千百年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为协调民族关系,可谓是绞尽了脑汁,费尽了心机,但冲突与战争往往成为民族关系的文化表达,

  • 标签: 中国民族团结 广西 民族问题 民族关系 政治领袖 文化表达
  • 简介:为提高《广西文史》的办刊质量,自治区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于3月20日和22日分别在南宁、桂林召开座谈会,邀请两地专家学者、部分馆员就《广西文史》如何明确定位、拓宽稿源、扩大影响等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文史研究馆 座谈会 广西 南宁 桂林 作者
  • 简介:民国时期,广西的一些个人与机构开展了整理乡贤遗著的工作,认识与掌握了广西乡贤文献的状况,整理出版了一些乡贤文献,从而对保护乡邦文化遗产,弘扬乡邦文化做出了贡献。整理工作也存在着范围不广、形式单一、数量有限等不足。其时从事乡贤文献整理工作的广西学人表现出的对本土文化的"责任意识",值得今天的广西学人肯定与学习。

  • 标签: 民国 民国时期 广西 乡贤遗著 乡贤文献 文献整理
  • 简介:广西第一轮修志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自治区党委1981年9月下发的《关于恢复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的通知》(桂发[1981]61号)为标志正式启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和大力协作,经过自治区、市、县三级数万名修志人员30年默默无闻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广西第一轮修志任务至2010年10月已全部完成,地方志工作者向广西人民献出了一份厚重的工作成绩单。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修志工作 20世纪70年代 2010年 方志工作者 修志人员
  • 简介:2005年10月,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桂林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隆重召开表彰先进社会科学学者专家的会议,钟文典老师荣获“桂林社会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这是钟老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研究所获得的高度赞赏和崇高荣誉。

  • 标签: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桂林图书馆 十大 文物 广西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