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翻译,本雅明在《译者的使命》(DieAufgabedesübersetzers)中曾经有过一个精妙的比喻,在原作中,内容与形式就像果肉与果皮一样紧密贴合、浑然天成,而在译作中,包裹着内容的形式就像一件遍布褶皱的黄袍,拥有独一无二的纹理。这衣服上的褶皱正是译者在劳作过程中所留下的心血。本雅明使用这个比喻并非为了贬低译文,恰恰是为了颠覆我们对于翻译的传统观念。

  • 标签: 王家新 本雅明 语言形态 译文语言 中所 翻译思想
  • 简介:维吾尔诗人黎·穆里甫的文学作品即使跨了好几十年的历程,却至今为止不失自身具备的社会价值。本文以解释黎·穆里甫作品里所反映的先进思想为主,以便更好地探讨诗人作品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性价值。

  • 标签: 黎·穆塔里甫创作 先进性 时代性价值
  • 简介:在西方现代派文学巨擘之一奥地利诗人莱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MariaRilke,1875—1926)离世后的近90年中,国内外学界对诗人的研究重点仍是解读其中晚期作品,而漏掉了对其早期杰作的阐释,没有形成观照里尔克诗学的整体观。本文将通过解读里尔克早期代表诗集《时辰书》与《图像书》,以说明诗人究竟如何以其独异的诗性语言,来呈现现代派文学核心的主题——申述与索问存在的焦虑经验及其意义。

  • 标签: 存在的焦虑 我言 图像 孤独
  • 简介:摘要马远的山水画皆取材于现实,并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画面虚实相生,充满着诗情画意,山水画在其笔下呈现出或缥缈、或空灵、或萧肃的意境美。马远的绘画风格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许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将从阿恩海姆格式心理学美学的角度通过马远风格的心理学成因,山水构图与“张力”,线条与“张力”,笔墨与“简化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 标签: 阿恩海姆 格式塔心理学 马远 山水画
  • 简介:《巴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事看似平淡,却颇具匠心。小说虽不魔幻,但仍然延续了马尔克斯一贯擅长的象征、影射等创作手法,在看似非常常见的做鸟笼、卖鸟笼的日常生活背后,揭示出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冲突,彰显了普通人的精神困境:人性的割裂,内心的孤独。

  • 标签: 象征 世俗 精神 割裂 孤独
  • 简介:知名美剧《权力的游戏》中塑造了百余个人物形象,观众在欣赏该系列影视作品时,对人物命运的变化普遍有较大的兴趣。本文以剧中人物珊莎·史克为例,分析该剧在描绘人物命运的时候,如何让观众始终无法把握人物命运走向,进而保持与增进对该作品的兴趣。美剧《权力的游戏》改编自小说《冰与火之歌》,该剧把握了原著中'冰'与'火'的主题,突出了人性的挣扎。剧中塑造了百余个人物,却并非孤立地凸现英雄主义和奸猾阴谋,而是从个性与命运出发,着

  • 标签: 人物命运 刻画珊 史塔克
  • 简介:近日,意大利兰托双海华侨华人工商会隆重举行成立庆典仪式。前来参加大会的有中国驻意使馆参赞唐友京、兰托省主席、塔兰托市政府市长、圣·乔治市市长、意大利宪兵总督以及罗马、那不勒斯等地区侨界负责人和媒体代表近两百人参加大会。

  • 标签: 华侨华人 工商会 庆典仪式 意大利 市政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2
  • 简介:)利奥这里说的崇高美学是指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崇高感的论述,利奥把形式上的探索与实验看作后现代艺术的真谛,利奥对元叙事和现代知识分子理论的解构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弗朗索瓦 无奈后现代主义
  • 简介:20世纪最后十年里,后现代主义一再被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范式、时尚风格或学术方法。被约集于这一名称之下的现象斑驳陆离,对其名称本身的溯源与界定也是五花八门。这引起了笔者对这一课题的兴趣,随即着手对其中的代表人物,法国当代

  • 标签: 后现代主义 利奥塔 元叙事 审美意识 文学理论
  • 简介:克里斯·沃尔夫的小说擅于将女性的疾病作为惯用的主题和意象,以象征和隐喻作为审美手段和叙述策略,感叹和控诉女性的悲苦人生,解剖积弱成疾的主体危机和社会病态.她的作品既是德国女性精神疗伤的备忘录,也是时代的精神隐喻和社会的历史表征.

  • 标签: 克里斯塔·沃尔夫 疾病意象 主体危机 隐喻 表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17
  • 简介:利奥的艺术理论,利奥对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界定不是描述性地谈论后现代艺术的种种特征,这种现代知识分子理论受到后现代哲学家的批判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弗朗索瓦 无奈后现代主义
  • 简介:日本作家上田秋成的《蛇性之淫》是对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的翻案,但有着本质不同,《白娘子永镇雷峰》主意劝导世人戒色,《蛇性之淫》增加了女性怨魂向男性报复的主题,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卑下地位。

  • 标签: 蛇精传说 中国 日本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蛇性之淫》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26
  • 简介:)利奥这里说的崇高美学是指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崇高感的论述,康德引入理性理念——想像力在崇高对象面前的挫败感,康德在这里所说的理性理念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理性

  • 标签: 后现代主义弗朗索瓦 无奈后现代主义
  • 简介:研究五四新文学的优秀论文与论著,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不过,最近出版的《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仍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虽然它只是薄薄的一本。五四时代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具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难以比拟的丰富性——那种自由、宏放的文化心态,那种躁动不安的青春气息,那单纯与深刻的奇妙结合,那多种学说的混杂与交织——至今令我们望尘莫及并生出无限感慨。也许是因为这个时代太辉煌、辉煌得令人炫目,

  • 标签: 五四新文学 文艺出版社 五四时代 青春气息 一本 文化心态
  • 简介:尔·山多尔(TarSandor,1941-2005),匈牙利小说家,社会学家。1941年4月5日,尔生于匈牙利东北部的一座平原小镇——哈依杜萨姆逊(Hajdnsdmson),农民出身,家境贫寒。年轻时,他在德布列森市(Debrecen)机械工业技术学校读书,毕业后留在那里工作,再没离开过这座大工业城市。尔先在一家兵工厂从事关于枪支、子弹、炸药生产的技术工作,后来转到一家医疗器械厂当技术员。1989年匈牙利体制变革,开始了艰难的经济转型,许多工厂纷纷倒闭,失业人群增多。1992年,51岁的尔也被工厂辞退,成了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失业者,直到去世。

  • 标签: 匈牙利 小说家 多尔 作品 安静 酒馆
  • 简介:<正>海因利希·伯尔是西德战后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他那些成就卓然的出版物中,最引读者争相阅读的就数《丧失了名誉的卡琳娜·勃罗姆》这部中篇小说了。这是伯尔于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第一部作品,成书于1974年,8月初版印行10万册,是年底销售了20万册,单单胜布赫出版社一次出版达100万册,成为伯尔作品中发行量最大的一部。先后被译成18种外文出版。它在国内外的影响,由此亦可略见一斑。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卡琳娜·勃罗姆是一个年轻的家庭助理员。她每天东奔西忙,

  • 标签: 中篇小说 代表作家 作品 审美理想 国内外 家庭
  • 简介:英国当代作家A.S.拜厄特的小说《巴别》,从“语言”的角度描写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纷繁复杂的历史风貌。它以丰富的文学想象历史性地“再现”了当时语言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变迁,以及由此带给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本文围绕小说的中心意象,即古老的圣经典故“巴别”,解读它如何通过当时盛行的语言危机,重构60年代英国从社会思想观念到个人生存状态的混乱无序。

  • 标签: A S 拜厄特 《巴别塔》 语言危机 “60年代”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