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酪蛋白初筛、羊毛降解复筛,选出一株高效产角蛋白酶耐盐菌K-18,结合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为Bacillussp.。对其进行产酶发酵条件优化,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5.9g/L,胰蛋白胨1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9℃,初始培养基pH值8,培养时间60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液角蛋白酶活力达到289.9U/mL。该耐盐角蛋白酶在盐腌皮脱毛工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耐盐菌 角蛋白酶 发酵特性
  • 简介:利用健康成人粪便提取物体外模拟低聚异麦芽糖的肠道发酵,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3种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生成量,揭示6株源乳酸菌对低聚异麦芽糖肠道发酵产酸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粪便提取物单独发酵低聚异麦芽糖12~48h时可产生短链脂肪酸,且其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分别添加6株源乳酸菌于发酵体系后,发酵产物中3种短链脂肪酸的生成量明显增加,其中丁酸量增加最为显著,从0.12mmol/L增至6.55~12.45mmol/L。不同菌株促进低聚异麦芽糖肠道发酵产酸能力不同,从整体上看,屎肠球菌和鼠李糖乳杆菌促进低聚异麦芽糖产生3种短链脂肪酸的能力最强。

  • 标签: 低聚异麦芽糖 乳酸菌 肠道发酵 短链脂肪酸 气相色谱
  • 简介:关于益生菌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同醇含量的特性是其主要的益生作用之一,也是目前的主要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也对此项特性进行了相关试验,来验证益生菌降低胆同醇的功效如何。本课题主要进行了两项试验:益生菌在培养基中降低胆同醇试验和益生蓠在发酵乳中降低胆固醇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和表5。

  • 标签: 相关特性 益生菌 技术 乳品 三元 降低胆固醇
  • 简介:目的菌株YT-1107是一株从污染食物中分离得到的非脱羧勒克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病原菌,用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分析,采用MEGA4.0软件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对该菌株生理生化特征的研究及16S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是革兰阴性菌,属于Enterobacterasburiae。结论通过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初步认定菌株YT-1107与EnterobacterasburiaeLF7a为同一物种。

  • 标签: 非脱羧勒克菌 鉴定 16S RRNA 序列分析 食品安全
  • 简介:<正>作为啤酒的主要原料,麦芽中的许多异味都会残留在啤酒中,过去酿酒师们注意到了因为焙焦温度不够而引起的生青味,近来酿酒师们又注意到了二甲基硫前驱体含量高所引起的二甲基硫味,但是,还有许多异味没有引起酿酒师足够的重视。我们也是在与用户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麦汁品评的重要

  • 标签: 协定法麦汁 感官品评 啤酒 麦芽质量 闻香 口尝
  • 简介:讨论了造纸大麻芯秆(PHW)和纺织大麻芯秆(SHW)的碱-H2O2机械法制浆(APMP)特性.实验的结果表明,与PHW相比SHW的热水抽出物及1%NaOH抽出物明显较低,而苯醇抽出物明显较高,半纤维素及灰分含量略低,木素和综纤维素含量则大体相当.经过相同的APMP制浆过程,二者各种成分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但变化的幅度不同.与PHW的APMP相比,SHW的APMP木素含量较高,而综纤维素含量较低,成纸的抗张强度、耐破强度和撕裂强度均较低.

  • 标签: 机械法制浆特性 造纸大麻芯秆 纺织大麻芯秆 非木才纤维 大麻芯秆 APMP
  • 简介:发酵基质中长链脂肪酸物质(C14-C18)是影响酿酒酵母生长代谢的重要营养成分。本文重点阐述源长链脂肪酸对酿酒酵母脂肪酸代谢、生长繁殖,抗逆性和产生香气化合物的影响,以及在葡萄酿酒产业的应用,以期为葡萄酒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脂肪酸 酿酒酵母 生长繁殖 抗逆性能 香气
  • 简介:将来自嗜酸乳杆菌K1的胞阿魏酸酯酶应用于糖化过程,以释放游离酚酸进入到麦汁中.该酶在生物反应器中制成,并部分纯化从而获得单酶.在52℃时,游离阿魏酸和香草酸释放到麦汁中(糖化醪中酶的用量为4.09-14.60U/L),在62℃能检测到阿魏酸(酶的添加量为14.60个单位/L).在26℃时,酶的任一浓度都能使游离P-羟基安息香酸和丁香酸得到有效释放;在52-74℃,游离的P-羟基安息香酸也能释放(酶使用量为14.60U/L);在26-52℃时,游离儿茶酸也能被酶制剂(酶用量为8.75U/L和14.60U/L)有效水解;起源于绿原酸的游离咖啡酸在26-62℃也能有效释放.在糖化过程中,虽有细菌酯酶的活性,但没有P-香豆酸释放出来.而由于其较低的热稳定性,在62℃或74℃时,嗜酸乳杆菌K1的阿魏酸酯酶不能释放酚酸.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K1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产生阿魏酸酯酶的来源物质,在糖化初期可用于抗氧化酚酸的释放.

  • 标签: 抗氧化剂 细菌 阿魏酸 阿魏酸酯酶 乳酸糖化 嗜酸乳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