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让我们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这不管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各个领域也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在建筑领域,海绵城市的出现就是一种新的城市建设理念,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 标签: 园林植物 海绵城市建设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开始重视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建设和规划,希望能够通过园林园艺植物景观的设计和规划使城市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能够符合人们的日常所需,同时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满足。园林园艺植物景观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的环境带来有利的影响。

  • 标签: 风景园林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 简介: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园林的整体美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看出园林植物的选育以及栽培前后的管理和维护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重点从园林植物整体管理存在的问题、园林植物栽培的管理方法、植物的维护保养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 标签: 园林植物选育 栽培 管理 维护
  • 简介:通过对北京白河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生物量、生活型及区系特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河滩地共分布有水生、湿生植物33科98属178种;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区系特征以世界广布和北温带分布型占主导.该调查区域共有18个湿地植物群落类型;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秋季小香蒲(Typhaminima)群落为3200g/m2;芦苇群落(Phragmitesaustralis)为3000g/m2;有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ivar.caudata)群落为3500g/m2;褐鳞莎草群落(Cyperusfuscus)为1300g/m2.该地区主要植物群落的生物量、群落组织水平、多样性与人为活动干扰有密切关系.

  • 标签: 湿地植物 芦苇群落 植物群落 人为活动 群落类型 区域
  • 简介:摘要风景园林景观包含建筑、水体以及地理地形等内容,这些部分构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风景园林景观。而在风景园林中,园林的植物又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园林植物自带独特的属性,园林植物的特有质感,丰富多元的色彩与完美设计的整体姿态使风景园林更具灵动性。由于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在物质条件优越的同时,也把关注焦点集中到了环境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上,而植物景观可以带来大量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因此园林设计从业者对植物景观的关注度逐渐加深。

  • 标签: 风景园林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建设越来越好,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对房子的要求外,周围的环境也是顾客买房时必须选择的条件。所以社区环境是一个房地产的档次和价值的关键,现在开发商都在关注社区环境,创造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

  • 标签: 住宅小区 园林景观绿化施工 植物合理配置
  • 简介:选择长白山区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泥炭沼泽,对其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植物群落的α、β多样性指数,探讨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泥炭沼泽中,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沿湖岸到湖心梯度上都呈现减少趋势,反映出在个体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被向着多样性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β多样性在此梯度上变化规律性不明显,说明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物种也随环境变化出现增减,但变化幅度不一;群落过渡地带,草本层α多样性大于群落内部,说明群落过渡地带植物多样性比群落内部更加丰富.在整个泥炭沼泽演替序列上,随着演替水平的升高,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而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出微弱的减少趋势,这是由于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沼泽,植物群落的草本层虽然物种较为丰富,但优势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较低,从而使得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偏低.从植物群落的结构来看,随着演替水平的升高,呈现出草本层-(草本层+地被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因此综合来看,泥炭沼泽是向着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化,多样性丰富化的方向进行演替的.

  • 标签: 泥炭沼泽 植物多样性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 简介: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对河南省湿地植被特征种的区系组成、科属种三级分布区类型及其与植被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河南省湿地植被的特征。结果显示,维管植物有50科99属249种,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6个,属有10个,种有13个。科属都为世界分布类型最多,除此类型之外,泛热带和北温带成分占有突出的位置。种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显著减少,而以东亚分布为最多,热带亚洲分布次之,北温带分布居第三;中国特有分布中,中国亚热带分布为最多。从浅水湿地到草丛湿地植被,其建群种虽都以世界分布科为最多,但热带分布数量减少,而温带分布数量逐渐增多。河南省湿地植物区系与东亚和热带亚洲以及北温带的植物区系联系最为紧密,而在中国南北方湿地植被的区系关系中较接近于南方亚热带的湿地植被区系特征。

  • 标签: 湿地植被 特征种 植物区系 河南省
  • 简介:摘要:植物造景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应用。通过植物造景能够对风景园林的整体布局起到积极的影响,体现城市整体的审美,改善周边环境状况,给予人们亲近自然的机会。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可随意按自身意愿进行,必须利用科学的方法,保护环境、净化空气。

  • 标签: 植物造景 风景园林 设计应用
  • 简介:摘要在现阶段城市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做好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工作的意义十分重要。应该结合实际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让养护管理工作的执行更加到位,能够真正满足新时期高水平养护工作开展需求,并且进一步提升养护技术水平和能力,实现对整体养护工作效果的全方位提升。

  • 标签: 园林工程施工 园林植物 养护管理
  • 简介:摘要: 园林绿化工程属于城市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进行养护管理十分重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大养护管理的力度,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正确筛选相关的养护管理技术与措施,综合性的进行养护、维护,预防病虫害问题带来的影响,并提升生长态势,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 标签: 园林工程 养护管理 存在问题 强化措施
  • 简介:本研究自始至终测定了在若干不同CO2浓度增加实验中的6种陆生植物和2种水生植物的群重和干重,还从文献中摘录了另外18种植物的鲜、干重资料。一般说来,CO2浓度增加对植物干物质含量百分比几乎没有影响,除在有利于叶子中淀粉积累的情况下,那么它导致干物质含量百分比的增加。

  • 标签: 大气 二氧化碳 植物 干物质 鲜重 淀粉
  • 简介: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沿高程呈现不规则的带状分异。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采用高斯回归方法,分析鄱阳湖湿地3种典型植物群落在全湖的分布特征及其在不同湖区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从全湖范围来看,茵陈蒿(Artemisiacapillaris)—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群落、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薹草(Carexspp.)—虉草(Phalarisarundinacea)群落分布的最适高程分别为14.3m、13.2m、12.5m,依次降低;茵陈蒿—狗牙根群落的生态幅宽大于其它两种群落;与前人研究结果相比,3种群落的分布都有向低处延伸的趋向。从典型湖区的比较来看,3种群落在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布高程都大于在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的分布高程,高程差接近1m。通过比较康山和都昌水文站的日平均水位发现,不同群落分布的高程差异及同一群落在不同湖区的分布差异与水文条件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大型湖泊湿地植物分布特征动态,对维护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区域生态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鄱阳湖湿地 植物群落 高程 高斯回归 空间分布
  • 简介:摘要城市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园林工程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而绿化植物的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全面体现出园林工程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 标签: 园林工程 绿化植物施工技术 养护管理
  • 简介:摘要:在当前时期,在市政园林施工当中做好植物搭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整个城市的建设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着重注意到此方面问题,并且不断探究植物搭配的有效方式,以便能得到更加理想的园林施工工作质量。基于此,本文也就这个问题展开深入分析,着重探讨了植物搭配在市政园林施工过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市政园林施工质量。

  • 标签: 植物搭配 市政园林施工 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植物造景手段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在植物造景阶段,应立足于植物自身的基本情况,把握其生物特点,全方位展现植物的独特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了无限可能,对园林景观设计技术进行充分运用,适合园林工程发展趋势。本文对植物造景的概念及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植物造景原则,最后探析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植物造景 园林景观 应用 探析
  • 简介: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7个采样点,于2004年1月10日、4月11日、7月11日、10月3日和2005年1月9日,在各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在实验室鉴定浮游植物样品的种类,计算浮游植物污染生物指数。结果表明,草海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共105种(含变种),分属7门10纲17目28科53属,以绿藻种数最多,其次为硅藻和蓝藻;常见污染指示种有33种,其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微小隐球藻(Aphanocapsadelicatissma)、点形裂面藻(Merismopediapunct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a)、分歧锥囊藻(Dinobryondivergens)和小球藻(Chlorellsvulgaris)等在群落中形成优势。计算得到的浮游植物污染生物指数平均值为2.50~2.69,表明草海水质被重度污染。

  • 标签: 浮游植物 污染指示种 污生指数 草海
  • 简介:在收集相关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纬度对红树林植物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以及生物量分配格局(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物量和树高都与纬度相关,红树林植物高度随着纬度的增加变矮,其植物生物量也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小;植物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红树林植物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与树高呈幂函数关系,生物量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当研究过程中加入代表内在控制因素树高时,生物量与纬度之间具有的线性相关系数更高,说明以纬度为代表的外在环境条件和以树高为代表的红树林内在控制因素能够真实地反映综合因素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树种间的地下与地上生物量之比差异较大,但都大于陆地森林地下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红树林优势树种的差异也是影响红树林植物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红树林 植物生物量 地下与地下生物量比值 纬度
  • 简介:于2015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对河北省昌黎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研究区域选择十九个采样点(39°26′30"-39°39′N,119°17′30"-119°34′03")。调查结果表明,春季共获得27种浮游植物,夏季63种。春季优势种包括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和夜光藻(Noctilucascintillans)。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sinensis)、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affinis)、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暹罗角毛藻(Chaetocerasiamense)、角毛藻属(Chaetocerassp.)、浮动弯角藻(Eucampiazodiacus)、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danicus)、尖刺伪菱形藻(Nitzschiapungen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结果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的总丰度为0.99×104cells/m3-43.08×104cells/m3,平均丰度为12.68×104cells/m3;夏季浮游植物的总丰度为7.83×104cells/m3-2418.97×104cells/m3,平均丰度为241.30×104cells/m3。春季和夏季的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分别为0.99和3.25。冗余分析(RDA)表明,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N)是影响浮游植物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

  • 标签: 浮游植物 环境因素 物种组成 RDA
  • 简介:摘要: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建设逐渐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作为独具代表性的城市风景线,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空气环境,降低噪音,而且能够为周围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场所。由于目前园林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缺乏严格的保护意识,加之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导致园林植物存活率较低,未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绿化价值。

  • 标签: 园林植物保护 问题 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