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园林的生态环境复杂, 因此植物病虫害在园林中频繁发生,这给园林的养护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高效防控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本研究采用了综合管理的策略,通过分析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发生条件和防控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影响程度,显著提高了园林的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同时,综合管理策略还可以提高养护工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为我国的园林养护工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实施策略。

  • 标签: 园林养护 植物病虫害 综合管理 生态效益
  • 简介: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园林绿化施工及植物栽植技术面临诸多挑战。主要问题包括植物选择不当、管理技术不足以及园林长期维护的考量。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项策略:强调选择适宜性、多样性和持续性的原则,确保植物在新环境中健康生长;从土壤施肥、灌溉管理、施肥管理和修剪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关键技术要点,以提高植物生长环境的质量;强调了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目标,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园林绿化 植物栽植 施工技术 土壤管理 灌溉管理 施肥管理 修剪管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结合北京市采矿废弃地土壤地质环境情况,选取密云区西坨古金矿尾矿土、密云区冯家峪铁矿尾矿土和门头沟区桑峪煤矸石堆为研究对象,进行植物修复研究。共开展4种类型的修复试验,即选用高羊茅、紫花苜蓿和三叶草3种修复植物分别进行修复,同时与板蓝根、桔梗、波斯菊和薄荷等中草药进行混合种植修复,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集样品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4种修复类型中,高羊茅对金矿尾矿土中Pb、Zn、Cr、Cd去除效果最好,最大去除率达到18.10%、14.57%、13.81%、18.12%;混合种植对铁矿尾矿土中Cr、Ni、As、Hg去除率达到4种修复类型的最大值,分别为14.81%、9.80%、37.25%、50%。三叶草对煤矸石修复效果最好,对Cr、Pb、Zn、Cd的去除率分别为5.65%、37.15%、15.15%、20%,是4种修复模式去除率的最大值。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比4种修复模式对采矿废弃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发现有去除率先升后降的现象,因此可对修复植物的进行定期收割,为提高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的效率,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标签: 采矿废弃地 植物修复 去除率 修复模式 生命周期
  • 简介: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园林景观哟求不断提高。目前,园林景观绿化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绿化成为影响客户购买房屋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具体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工程,探讨影响绿化施工的因素,分析景观绿化原则,探讨植物合理配置以及优化绿化施工的对策,从而有效提升住宅小区的景观价值,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住宅小区 园林景观 植物配置 绿化施工
  • 简介: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WayIndicatorsSpeciesAnalysis,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CorrespondenceAnalysis,DCA)方法,对位于三江平原的建三江农垦分局内的湿地植物群落的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调查的86个样地中共发现49科133属226个物种;TWINSPAN将样地划分为8种群丛,将优势物种划分为8组,分类结果可以在DCA排序图上很好地反映出来,且优势物种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丛的分布格局;DCA的前两个排序轴提供了23.5%的信息量,其中第一排序轴提供了14.5%的信息量,主要反映出样地水分条件的变化;样地的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湿地植物群落 分类 排序 三江平原 建三江农垦分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10月,研究了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的南矶山湿地的南荻(Triarrhenalutarioriparia)群落、灰化薹草(Carexcinerascens)群落和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群落下的土壤垂直剖面的细菌群落结构,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方法,以及主成分分析、细菌群落-土壤因子相关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方法,探究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矶山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年变化显著,2011年10月的土壤细菌群落显著不同于2009年和2010年的10月;其次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布的是植物群落类型,在同一年内,狗牙根群落的土壤细菌群落显著不同于灰化薹草群落和南荻群落;而0~45cm深度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深度差异。尽管湿地土壤总磷含量显著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年际分布,各植物群落土壤总有机质含量、总有机碳含量、总氮含量和含水量都显著影响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但仅能解释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11.6%。

  • 标签: 土壤细菌群落 结构 植物群落 年际变化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样性(T-RFLP) 南矶山湿地
  • 简介:摘要:在室内设计中融入植物景观,具有美化室内环境,陶冶情操、净化空气等作用。对于身处快节奏生活背景的现代人而言在室内空间中种植植物景观,还可吸附有害物质,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人们通过观赏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植物,可放松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愉悦身心,获得直接接触、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充分体现现代人对品位生活的追求。

  • 标签: 植物景观 室内设计 应用
  • 简介:摘要:现阶段发展中着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园林绿化是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抓好这个部分绿化建设。园林绿化离不开植物,通过对各种植物科学合理搭配,可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绿色景观,满足欣赏需求,体现城市底蕴,同时还能取得良好生态效益。本文以园林绿化建设为探讨对象,分析在这项工程中植物配置基本原则,指出并针对园林植物配置具体应用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园林绿化 植物配置 基本原则 应用分析
  • 简介:以美国萨克拉门托-圣华金三角洲为研究区,提取高光谱遥感影像上沉水植物水蕴草的光谱数据,计算水蕴草的光谱特征参数,将水蕴草盖度与光谱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R725、BD602.9和NBDI587.53个特征参量,与水蕴草盖度建立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以NBDI587.5为变量建立的盖度估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 标签: 高光谱 光谱特征参数 水蕴草 盖度 HYMAP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相关工作的关注度明显提升,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有一定的要求,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也要求生活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现如今城市建设中关于园林景观设计相关工作诸多,将建筑行业、城市基建与彩叶植物有机结合,能给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实力,突出彩叶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 标签: 彩叶植物 园林景观设计 实践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和城市化逬程加快,对于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要求也与日俱增。园林设计可以利用现代艺术结合自然风景,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做好造景的工作,充分发挥植物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总而言之,合理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美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 标签: 园林设计 植物造景 应用
  • 简介:截至2011年7月,福建省发现的维管束植物有250科1611属4839种(含亚、变种),是中国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福建维管束植物主要集中分布在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地区,其中武夷山脉北段具有物种丰富度高、特有种多等特点,是中国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之一.武夷山脉中段是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以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戴云山脉中段,分布着大面积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有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位于戴云山脉南段的博平岭则是福建省南亚热带雨林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分布区,其植物种类在福建省植物物种多样性中独树一帜.分布在福建滨海湿地的维管束植物虽然种类不多,但地域特色显著,是福建维管束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维管束植物 物种多样性 分布格局 福建省
  • 简介:摘要近几年,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园林绿化对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城市园林植物能够净化空气质量,能够美化城市环境,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园林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园林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主要论述了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特征、目前我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及措施。

  • 标签: 园林绿化工程 植物病虫害 防止方法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迅速,对精神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植物作为风景园林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唯一的有生命、有变化的要素,在整个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植物景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观,如何营造出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成为当今讨论的热点。植物对于园林景观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利用植物自身的特性出发,参考植物景观设计的优秀案例,对风景园林中植物的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 标签: 风景园林 施工过程 如何选择 配置植物
  • 简介:现今,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迅猛,高楼建筑琳琅满目,道路施工从不间断,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园林工程建设可以通过种植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空气和城市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通过一座座园林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放松消遣的活动场所,暂时远离城市喧嚣,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解压,暂时忘掉工作和生活中的不愉快。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是整个园林工程的核心内容,决定着园林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建设效果,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

  • 标签: .园林工程施工 植物养护 技术
  • 简介:柳属(Salix)植物是洞庭湖湿地唯一的原生木本植物,对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以往研究大多关注草本植物,缺乏对木本植物的认识。本研究通过2008年5月和2013年11月的洞庭湖湿地大面积调查,揭示洞庭湖湿地柳属木本植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柳属木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东洞庭湖,其次是南洞庭湖,分布形式为小面积点状分布和大面积带状分布。2008年5月,洞庭湖湿地柳属木本植物分布区的面积为993.7hm^2,2013年11月减少至192.9hm^2。2008年5月,洞庭湖湿地柳属木本植物以原生型植物为主,2013年11月,其以种植型植物为主。在2008-2013年间,柳属木本植物呈现分布面积急剧减少、原生型植物减少、种植型植物增加的变化趋势,业已成为本地区的濒危物种。2013年11月,各柳属木本植物分布点的乔木层特征差异明显,树高为4.37-15.2m,胸径为3.63-68.71cm,原生型植物树高和胸径明显大于种植型植物。在原生型植物区,林下优势植物主要为短尖薹草(Carexbrevicuspis);在种植型植物区,林下优势植物主要为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荻(Miscanthussacchariflorus)和短尖薹草。水位降低、淹水时间缩短、水质下降与大面积种植杨树等是导致洞庭湖湿地柳属木本植物退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柳属 木本植物 洞庭湖湿地
  • 简介:摘要: 城市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依据,并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园林工程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而绿化植物的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全面体现出园林工程在建设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 标签: 园林工程 绿化植物 施工技术 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