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应用琼脂扩散法、铁离子还原法(FRAP)和自由基清除实验法(DPPH)分别研究了猴头菇四种提取液的抑菌能力、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发现发酵上清液和菌丝开水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较差(p>0.05),菌丝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较好(p<0.05),菌丝超声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p<0.0l);菌丝超声破碎液抗氧化活性最高(p<0.01),其次是乙醇提取液和开水提取液(p<0.05),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最低(p>0.05);超声破碎提取液远大于其他几种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提取的猴头菇提取液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高.

  • 标签: 猴头菇菌丝 琼脂扩散法 丁基羟基茴香醚 铁离子还原法 自由基清除实验法
  • 简介:本文研究了灵芝深层发酵条件下富集钙的培养方法和生成多糖蛋白生物活性钙的最佳条件.发现培养基中低浓度的钙对灵芝生长和多糖蛋白生物活性钙合成有促进作用.红灵芝在深层发酵中,添加0.2%的硝酸钙和氨基酸钙,生物富集钙的能力最强,对提高多糖蛋白生物活性钙效果明显.

  • 标签: 灵芝 深层发酵 富集钙 多糖蛋白生物活性钙 制备
  • 简介: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微波辅助提取资兴柑橘皮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资兴柑橘皮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资兴柑橘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1:40(g/mL)、微波提取功率600W、提取温度70℃条件下提取20min,在此条件下,柑橘皮中总黄酮提取量可达21.11mg/g。影响柑橘皮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柑橘皮总黄酮对清除自由基有明显的作用,且黄酮类化合物的添加量在实验范围内与其抗氧化性呈正相关,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抗氧化功能食品原料,该工艺技术适用于工业化大批量提取柑橘皮中总黄酮。

  • 标签: 柑橘皮 总黄酮 微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壳聚糖及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方法大肠杆菌培养24h后,接种到含一定量的壳聚糖或N,O-羧甲基壳聚糖肉汤培养基中,研究不同浓度、取代度、pH、温度和盐时壳聚糖或N,O-羧甲基壳聚糖对壳聚糖或N,O-羧甲基壳聚糖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0h、12h、24h、36h、48h、60h、72h光密度值.结果壳聚糖和N,O-羧甲基壳聚糖的抑菌活性受其浓度、取代度、pH、温度和盐的影响.结论壳聚糖抑菌活性明显;N,O-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增加,抑菌活性下降.

  • 标签: O-羧甲基壳聚糖 抑菌活性 肠杆菌 肉汤 抑制作用 果壳
  • 简介:几种蔬菜烫漂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程宏侯金铎刘浪(吉林职业师范学院,长春,130052)0前言烫漂是许多速冻蔬菜生产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它关系着速冻蔬菜的质量。烫漂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破坏蔬菜中酶类的活性,使蔬菜在冻藏中其营养价值及原来具有的感官...

  • 标签: 蔬菜加工 烫漂 过氧化物酶活性 测定
  • 简介:目的对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肽(重组BMP)样品进行电喷雾质谱测定,初步确定其一级结构。方法离子化方式:电喷雾离子化;检测方式正离子;质量扫描范围m/z150~1000;干燥气(N2)流速5arb;雾化气(N2)压力35arb;毛细管出口电压4.5kV;碎裂器电压100V;碰撞诱导解离技术碎裂器电压为35%;碰撞气流量为电子流量控制器自动控制;进样方式:流动注射进样;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结果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初步测定重组BMP样品的一级结构为H-Lys-Gly-Asp-Glu-Glu-Ser-Leu-Pro-OH。结论该方法能够初步测定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的一级结构,为实验室生物工程菌构建提供准确有效的检测技术。

  • 标签: 生物活性肽 食品感官肽 电喷雾质谱 一级结构
  • 简介:紫苏是国家卫生部首批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种中药之一,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迷迭香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本文研究了紫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该提取物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含量为37.49±0.24%(质量比),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较抗坏血酸强,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不如抗坏血酸。

  • 标签: 活性氧自由基 紫苏提取物 能力 清除 实验研究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 简介:富马酸淀粉甲酯(SMF)的合成分为2步:先由富马酸单甲酯(MMF)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富马酸单甲酯单酰氯(MMFC),MMFC再与可溶性淀粉反应可得SMF。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酯化度为12.03的SMF合成工艺为:摩尔比为3:1的亚硫酰氯和MMF在100℃下回流45rain,得无色MMFC液体,收率可达92%以上。摩尔比为40:1的MMFC与可溶性淀粉在25℃反应16h,再分别经40%乙醇溶液和10%KHCO,溶液洗涤至pH=7,所得白色固体即为富马酸淀粉甲酯,其抗菌活性与富马酸单甲酯相当。

  • 标签: 防腐剂 富马酸单甲酯 富马酸淀粉甲酯 合成 抑菌活性
  • 简介:以枯草芽孢杆菌为抑菌试验指示菌,采用从凤凰单丛茶中分离到的内生细菌FH01的无菌发酵液进行抑菌试验,对内生细菌FH01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对抑菌活性影响较大的因素为碳源、氮源、初始pH、发酵温度、摇床转速、发酵时间。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方法对FH01的发酵条件进行六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FH01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提取物用量1.43%(m/v),大豆蛋白胨用量1.67%(m/v),初始pH5.0,发酵温度36.78℃,摇床转速129.52r/min,发酵时间67.36h。在此条件下,FH01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2.10mm,与预测值24.10mm相比,相差仅为2mm,比优化前抑菌圈直径的平均值14.50mm(n=3)提高了34.39%。

  • 标签: 内生细菌FH01 抑菌 发酵条件 响应面优化
  • 简介:L-抗坏血酸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然而L-抗坏血酸有稳定性不佳、脂溶性较差等缺点。本文以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酐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对L-抗坏血酸进行分子修饰,合成了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后,确认为目标产物。反应条件为:马来酸酐和甲醇摩尔比1∶1,60℃保温反应2.5h得马来酸单甲酯;L-抗坏血酸和马来酸单甲酯在摩尔比2.5∶1的条件下,25℃-26℃反应32h得产物。实验表明:本产物保留了L-抗坏血酸高效的抗氧化性能,进一步对其抗细菌、酵母和霉菌的效果进行研究,生长曲线的测定可以表明产物有较广的抗菌谱系,对细菌、酵母和霉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它们的最终生长量,而且效果优于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是一种有潜力的食品添加剂。

  • 标签: L-抗坏血酸 甲氧羰基丙烯酸-6-L-抗坏血酸酯 抑菌活性 合成
  • 简介:综述了葡萄来源的多酚类化合物(GPE)在预防癌症、炎症、神经疾患以及其它疾病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表明葡萄来源的原花色素以及白藜芦醇类物质具有预防胃癌、乳腺癌、口腔癌、肝癌、前:立腺癌、结肠癌以及白血病等的潜力.它们的抗癌作用机制主要有六个方面:(1)调节相Ⅰ细胞色素以及相Ⅱ脱毒酶;(2)免疫调节效果;(3)抑制环状氧合酶(COX)和蛋白酶激酶的活性;(4)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分化;(5)类雌激素效果;(6)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活性.另外,葡萄多酚类化合物还显出较好的预防炎症、神经疾患、糖尿症以及白丙障等效果,此类活性大多与它们对活性氧的清除活性密切相关.

  • 标签: 葡萄 葡萄酒 生理活性物质 白藜芦醇 抗癌 抗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