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加强循证护理,进一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保护。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为对象,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通过回顾式分析,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及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循证护理,分析应用成效。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了控制,并且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上看,观察组为3.3%,对照组则为1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在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25/30),能够提升护理治疗结局。结论: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并发症,特别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其次,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用自拟中药灌肠方剂治疗溃疡性直肠炎对患者MPV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分别给予美沙拉嗪和联合自拟中药灌肠方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MPV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血清PLT、MPV及CRP水平改善情况均好于参照组,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中使用自拟中药灌肠+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改善血清PLT、MPV及CRP水平,说明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

  • 标签: 慢性溃疡性直肠炎 自拟中药灌肠 MPV等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袋鼠式护理(KMC)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以及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我院出生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护理方案上采用KMC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情况,统计新生儿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39.58±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21±0.95)分(P<0.05);出生30d后,观察组身高、体质量、头围体格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BAT得分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新生儿实施KMC护理有助于促进神经行为和体格发育,并提高母乳喂养率,临床价值高。

  • 标签: 新生儿 袋鼠式护理 神经行为 体格发育 母乳喂养
  • 简介:患者xx,男,75岁,因发作性胸骨后憋痛、气短2年、加重6小时,于2007年6月17日上午7时10分入院,病人无高血压病史,患糖尿病10年,有烟酒嗜好,入院当天病人休息时,出现胸骨后憋痛、气短,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不缓解,查体:血压128/78mmHg,神志清晰,口唇微绀,无颈静脉充盈,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 标签: 房性早搏未下传 右束支阻滞 交替现象 高血压病史 心律 等频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EclipseplusC18(4.6×150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10%冰醋酸梯度洗脱;绿原酸和咖啡酸检测波长为324nm,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苷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采用液质联用法鉴定五个组分。结果:绿原酸、咖啡酸、黄芩苷、连翘苷和汉黄芩苷五种成分在测定的范围内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80%~101.94%(n=6)。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便,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为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主成分的含量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复方芩兰口服液 绿原酸 咖啡酸 黄芩苷 连翘苷 汉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浓度剂量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对蛛网膜下腔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将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前来我院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共计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NTRK2,DRD4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30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组。分析NTRK2 rs10780691、DRD4 rs3758653位点多态性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性。结果:携带NTRK2 rs10780691共显性模型CC、CT、TT的分布频率均逐渐降低(P

  • 标签: NTRK2 DRD4 多态性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疾病的诊断工作中应用血脂检测的积极性。方法:此次研究沿用回顾性方式展开,2022年1月-12月作为该研究限定时段,择取我院DM、NS患者各10例分别纳入观察组1及组2,同时选取同期内我院体检健康者10例归入对照组,对以上三组人员均展开血脂检测;判定对照组正常人群与DM、NS患者的血脂测定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DM、NS患者各10例,对其进行血脂检测后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其TC、TG、LDL-C数值较高显示(P<0.05)。结论:血脂检测在DM、NS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疾病检出率并符合临床推崇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脂检测 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
  • 简介:目的:进一步完善脑力宝丸质量标准。方法: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南五味子、石菖蒲、川芎及维生素E的薄层鉴别。结果:在同一薄层板上同时对样品中的南五味子4味药物进行鉴定;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 标签: 脑力宝丸 南五味子 石菖蒲 川芎 维生素E 薄层色谱
  • 简介: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降低细胞内第二信使的含量,进而影响下游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磷酸二酯酶2(PDE2)是磷酸二酯酶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尤其在海马和杏仁核部分密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DE2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调节,而相应的PDE2抑制剂可能具有治疗抑郁、焦虑和学习记忆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前景。本文综述了PDE2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在治疗相关疾病的应用。

  • 标签: 磷酸二酯酶2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 中枢神经系统 学习记忆
  • 简介:2009年11月4-6日,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成员王文全、张本刚、冉懋雄、林光美教授,由秘书长哈伟带队,对福建省三明申报的草珊瑚、黄精、虎杖、钩藤、铁皮石斛5个药材品种的种植基地进行现场评审。

  • 标签: 专业委员会 现场评审 草珊瑚 福建省 药材基地 三明
  • 简介: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特征性改变以及间接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2007年至2014年间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CT轴位图像、冠状位图像特点及增强扫描图像特点,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增强图像及后处理图像明确显示颈内动脉、海绵窦及眼上静脉均同时强化,患侧海绵窦、眼上静脉增宽,1例眼外肌增粗。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后处理的运用可以准确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原因,及时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

  • 标签: 颈内动脉 海绵窦瘘 CT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