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ischemicstroke)是指在发病6h后至1周内,由于脑梗死缺血的进展或组织坏死的加重而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的一类脑梗死。其发生率为26%-43%。致残率和致死率较一般脑梗死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脑血管病治疗中的难点。我院自2005年2月~2008年11月采用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治疗 奥扎格雷 疗效观察 神经功能恶化 脑血管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优势开展深度剖析。方法 将邢台市信都区中心医院妇产科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纳入此次临床研究中,首先采取盲选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60例(单一低分子肝素治疗)与联合组60例(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统计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在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其血压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为了保障母婴健康,针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孕产妇的血压水平,同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大脑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并且与脑梗死的复发具有密切关系。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原因与大脑中的血管的管腔以及管壁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关系。若能够充分了解大脑中的血管的管腔以及管壁的特点,可以及时检测出疾病,对治疗也有指导意义。在检测中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可以将大脑动脉的狭窄程度检测出来,还能够检测出动脉的炎症,斑块成分以及斑块形态等因素,让医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疾病状况,对预防以及治疗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大脑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 简介:进展型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病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一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在该类疾病中的作用.我们于2005年12月-2007年12月间对52例被确诊为进展型脑梗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进展型脑梗死 低分子肝素钙 早期康复治疗 疗效观察 联合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 简介:脑血管病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病残、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公认,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亦是新的危险指标。而脑动脉粥样硬化则是脑梗死的重要因素。为寻求治疗脑梗死的理想方案,我们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伍尼莫地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尼莫地平 药物治疗 脑梗死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LMWH)在血液透析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11月—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改善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的作用。方法将82例AP患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9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63例,按就诊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2例,以健康志愿者22例作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以64层螺旋CT检测血流灌注参数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血流量、血容量分别为(342.21±145.24)ml/(100g·min)、(27.20±8.32)ml/100g显著高于MAP组和SAP组(P〈0.05),同时MAP组血流量显著高于SAP组(P〈0.05)。常规治疗组AP患者经常规治疗后血流量、血容量较治疗前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AP患者治疗后血流量、血容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平均治疗日程、住院日程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AP的CT灌注参数可以作为判断胰腺炎微循环严重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AP对改善胰腺血流灌注具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灌注成像 低分子肝素钙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连续3d后改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续5d;对照组采用血栓通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溶栓治疗24h后纤维蛋白原(FG)低于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阻止血栓的蔓延,控制梗死的进展,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可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尿激酶 脑梗死 急性进展性 疗效
  • 简介:天然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compounds)是植物体多酚类(polyphenoliccompounds)的内信号分子及中间体或代谢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久,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提出作用机制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干扰细胞信号传导、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关系等.本文对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目的对拮抗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小分子化合物进行综述和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针对现有的药物和新型结构类型化合物研究能够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拮抗CTGF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针对现有的药物或天然产物展开的;另一部分是一系列不同结构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结论CTGF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只在间质细胞中表达,主要介导TGF-β的促纤维化作用,是一个更有效和特异的抗纤维化作用的靶点,虽然仅有几种结构类型,但是也开启了能够拮抗CTGF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序幕。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组织纤维化 小分子化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9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32例,研究组30例,参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则给予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比两组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之间差异较大(p<0.05);参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研究组,数据之间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将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应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促进疾病治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每天100mg,并辅以其他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100mg,用25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sICAM-1和sVCAM-1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清中sICAM-1和sVCAM-1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01),且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sICAM-1和sVCAM-1水平有明确的降低作用。

  • 标签: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脑梗死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 简介:目的:了解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产与进口眼科外用药的应用结构及趋势,为发展、生产、使用部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对我院2009年眼科门诊电子处方国产与进口外用药应用药品种、分类、消耗量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我院眼科外用药的应用结构基本固定,国产与进口药品数基本平均。国产非甾体抗炎药品种居多,而含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与表面麻醉类药相比进口药物较少。应规范抗感染类药的种类与应用及进一步加大国产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眼科用药领域创造出更好的优势品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用药需求。

  • 标签: 眼剂 趋势 用药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某医院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的使用现状。方法:以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10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期间至少使用过1次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的住院患者经简单随机抽样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质子泵抑制剂注射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共调查病例1920例,仅9.9%(190/1920)的病例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注射。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用药指征不合理,占76.3%(1465/1920)。91.4%(1755/1920)的病例以预防性用药为主,而以预防应激性溃疡为目的的病例占50.3%(967/1920)。结论:应建立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用药指南,加强用药干预,以改善质子泵抑制剂的不合理使用现状。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合理用药 预防性用药 用药指征
  • 简介:近年随着各种影像检查设备的增多,CT、MRI增强扫描、动脉造影、介入诊断治疗技术在临床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于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但随着造影应用的增多,由此造成的并发症以及造影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亦明显增多,CIN已成为院内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的第3大病因,发病率仅次于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所致肾病,约占全部病例的11%。

  • 标签: 肾病 造影剂 危险因素 预防和防护用药
  • 简介:清咽袋泡是临床医师治疗慢性咽炎的常用组方,具有滋阴润肺,清热利咽的功效,根据临床用药特点,将原处方用药材饮片泡水代茶饮制成袋泡,不仅保持了原方特色,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加了溶出速率,又使服用剂量准确,卫生方便。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对其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

  • 标签: HPLC法 清咽袋泡剂 绿原酸 色谱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特定时段内在我院接受龋齿预防保健的儿童64例,依据预防保健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磨牙技术,观察组接受氟保护氟保护,对比预防后儿童龋齿、再矿化发生率和后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龋齿为3.1%,对照组为18.7%,观察组再矿化为25.0%,对照组为3.1%,观察组幼儿龋齿、再矿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恐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2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龋齿预防保健中实施氟保护效果显著,可明显较少龋齿发生率,提高牙齿再矿化,值得推广。

  • 标签: 氟保护剂 小儿龋齿 预防保健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中药注射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该院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药品以活血化瘀类、清热解毒类、清肝胆湿热类为主;3年来DDDs最高的药品均为疏血通注射液;DDDs排序前10位的中药注射的DDC均较高。结论:该院中药注射的使用总体合理,但个别品种的临床使用应加强监管。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L-谷氨酰胺及其胶囊的含量。方法:用DNFB进行柱前衍生化,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结果:测得线性范围12.82-128.2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0.85%(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 标签: L-谷氨酰胺 L-谷氨酰胺胶囊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