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流程分散策略联合二次诊模式对发热门诊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流程分散策略联合二次诊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就诊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就诊时间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流程分散策略 二次分诊模式 发热门诊 护理服务质量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护理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参与本项研究,时间段覆盖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随机硬币法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每组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急诊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急救响应时间、诊断准确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响应时间、诊断准确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预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急救质量,缩短急救响应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预后,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 护理急救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二法"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一般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和一般性心理护理联合治疗性心理护理"二法"(试验组)。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HAMA评分,出院时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试验组出院时各因子均低于住院时(P〈0.05);在出院时,试验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二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广泛性焦虑 心理护理 HAMA 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次预检诊模式在儿科门急诊高危患儿识别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8年 9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 3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预检诊,选取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3月在本院就诊的儿童 300例为观察组实施二次预检诊模式,比较两组高危患儿识别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就诊等待时间及患儿家属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高危患儿识别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就诊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二次预检诊模式应用于儿科门急诊能有效提高高危患儿的识别率及患儿家属诊满意度,缩短就诊等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儿科 门急诊 二次预检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压(PetCO2)监测异常的原因,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患者病情发展,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本院ICU治疗的108例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PetCO2监测的数值、波形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记录到8种212次PetCO2异常波形和数值,异常发生率为13.40%。其中呼吸环路漏气占30.66%,气管导管位置不当占6.60%,气囊漏气占11.32%,分泌物阻塞占22.17%,通气过度占12.74%,通气不足占7.55%,肺灌注不足占5.66%,机械故障占3.30%。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通过持续的监测PetCO2数值和波形曲线变化,结合心电图进行分析,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气末二氧化碳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5钟沟通对肾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年3月-2022年5月50例肾内科住院患者,双盲随机法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5钟沟通。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内科住院患者实施个性化5钟沟通效果确切。

  • 标签: 个性化5分钟沟通 肾内科住院患者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手术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74例急腹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诊治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及确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腹症手术患者救护中实施基于思维导图的急诊预检诊护理流程干预能提高患者诊治效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思维导图 急诊预检分诊 护理流程 急腹症 救护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诊导诊护理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进行分级诊疗前收治的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在进行分级诊疗之后的收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组,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分级诊疗 满意度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在门诊预检诊中的作用效果。方法:研究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时段内我院门诊接收的患者中挑选8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利用抽签法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一组研究组,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比较预检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门诊预检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均P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皮肤激光治疗患者心理情绪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我科2022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皮肤激光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50例:全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情绪、创面愈合时间、复发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结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皮肤激光治疗1w,2w后症状自评表(SCL-90) 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98%)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激光治疗患者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全方位护理干预 门诊皮肤激光治疗患者 心理情绪 创面愈合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 MP抗体检测与 MP-DNA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 MP 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 100 例 MP感染的患儿进行检测,其中应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检测出 94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4.00%,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出 9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5.00%,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 4-6岁组患儿阳性率均最高,均为 10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在各年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被动凝集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中特异性强,且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05),均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被动凝集法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儿童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新冠疫情期间门诊预检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新冠疫情期间门诊收治的148例就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2020年4月门诊预检诊开始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按照本次研究对象门诊预检诊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4例:门诊预检诊常规管理)与实验组(74例:门诊预检诊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准确率(97.29%)以及患者对门诊预检诊护理满意度(97.29%)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持续护理质量改管理 新冠疫情期间 门诊预检分诊 准确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门诊预检诊实施优质护理后对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纳入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22年6月前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抽取2022年6月后500例门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采取不同干预后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对比差异。结果:两组挂号时间、等待时间、投诉率、退号率、挂错号率、护理满意度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具有较高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预检诊过程中可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加快患者就诊速度,缓解医疗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大力度推广。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 优质护理 缩短等待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门诊预检诊实施优质护理后对缩短等待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及价值。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纳入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022年6月前门诊就诊患者500例作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抽取2022年6月后500例门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采取不同干预后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对比差异。结果:两组挂号时间、等待时间、投诉率、退号率、挂错号率、护理满意度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观察组具有较高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门诊预检诊过程中可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加快患者就诊速度,缓解医疗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大力度推广。

  • 标签: 门诊预检分诊 优质护理 缩短等待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提高门诊预检诊准确率与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到2022年10月我院120例门诊就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预检诊工作的准确性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门诊护理当中应用能够使预检诊的准确性提高,使门诊的整体工作效果得到改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更高。

  • 标签: 门诊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预检分诊准确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联合流程优化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预检诊及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治疗急性胸痛的70例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35例,研究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协作联合流程优化。对比两组的急诊预检诊时间和急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的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生化检验时间、抢救前准备时间、抢救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急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预检诊及急救中应用多学科协作联合流程优化可以提高其急诊救治效率和急救成功率。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流程优化 急性胸痛 急诊预检分诊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这是我国教育部门为职业教育开展的重要改革措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我市中职学校为例,分析了中职学校中护理专业中1+X证书推进的现状,并就实施措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标签: 中职护理专业 1+X证书制度 幼儿照护(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能级进阶培训需求模型的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在提升预检诊护士核心能力中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6月份至12月份实施基于能级进阶培训需求模型的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对比培训前后护士核心能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不良事件中患者医生投诉率、预检诊差错率都低于培训前(P<0.05)。结论:基于能级进阶培训需求模型的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可以明显提升预检诊护士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模块化分级培训策略 预检分诊 护士核心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常态化防疫背景下医院急诊预检诊的管理策略方法。方法:此次从院内选择急诊患者62例实施双盲法分组,分成探究组及参比组,探究组均实施急诊预检诊的管理策略,参比组应用常规管理,对比不同时期急诊耗时、急诊预检筛查的准确性。结果:探究组急诊预检筛查的准确性与参比组比较明显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探究组疫情前期、疫情中期、疫情后期急诊耗时相比参比组更短,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急诊预检诊的管理策略可促进常态化防疫背景下急诊预检筛查的准确性提高,缩短急诊耗时。

  • 标签: 常态化防疫 管理策略 急诊预检分诊 预检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