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盖诺(NVB)又叫诺维本、长春瑞滨,是从长春碱中获得的新的半合成长春花碱类抗肿瘤药,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治疗,特别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单药有效率可达30%~65%,与顺铂(DDP)合用则有更好的疗效。但是,NVB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对局部皮肤、组织、血管的刺激性较强,静脉注射后87%的病人发生静脉炎,即使采用地塞米松及硫酸镁湿敷,静脉炎发生率还是高达40%以上。轻者表现为局部血管疼痛,血管变黑、变硬或呈条索状,严重者局部组织红肿,形成水疱、溃疡、组织坏死。既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又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2005年2月我科对NVB化疗病人应用一次性精细输液,大大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静脉炎 输液器 一次性 临床观察 盖诺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呼吸训练肺康复训练在老年骨折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纳入的100例老年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研究组开展呼吸训练肺康复训练,对照组实施常规锻炼,比较两组干预结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血氧分压(PaO2)高出对照组,但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康复期脑梗死患者中联合应用上下肢康复训练及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1.10-2022.9期间收治的70例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数字表格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5)实施康复护理,研究组(n=35)实施上下肢康复训练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前后肢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段康复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上下肢康复训练联合康复护理措施合理应用在康复期脑梗死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上下肢体功能,促进患者行动能力不断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康复期脑梗死 上下肢康复训练器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生物培养阅读在低温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中的应用。方法:使用生物监测对低温等离子灭菌进行灭菌质量监测,其中采用传统生物监测法监测80锅次,采用快速生物监测检测80锅,比较两种监测方法的检测时间以及检测结果。结果:传统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48h才能取得监测结果,而快速生物监测法只需要30min,两者有显著差异。采用传统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的80锅结果均为阴性合格,合格率为100%;快速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的80锅,结果也是阴性合格,合格率为100%。结论:快速生物培养阅读的应用大大缩短了生物监测判断的时间,为急要器械使用的患者赢得了更多的手术时间,同时也为医院提供了高品质的无菌物品,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快速生物培养阅读器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玻切术后自制体位支撑在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1-2023.01,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眼科玻切术患者,共102例。按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1例/组。对照组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自制体位支撑体位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日平均体位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日平均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头位偏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5.88%,对照组为19.6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科玻切术患者体位护理中,使用自制体位支撑进行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 玻切术 体位护理 体位支撑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对永久性心脏起搏(PPM)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本院心血管二病区2023.5-11收治的14例PPM植入术后病人,予以术后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对起搏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记录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等住院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起搏健康管理知信行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14例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两例病人术后出现发热情况,但均为受凉感冒引起,非术后康复护理不良反应;患者住院平均(7.12±1.04)d。结论: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的患者于术后早期实施多维度的心脏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起搏术后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疾病早期康复,帮助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 标签: 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健康管理知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30例 )与治疗组 (31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耳穴治疗干预 3个疗程(每个疗程 7天),同时配合呼吸操干预 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 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得到较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均 P0. 05)。结论 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行耳穴治疗干预3个疗程(每个疗程7天),同时配合呼吸操干预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得到较明显改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呼吸操联合耳穴治疗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压力传感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压力传感监测CVP,观察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压力传感能正确监测所有患者的CVP,没有发生静脉穿刺置管堵塞、渗漏和滑脱;护士通过连续动态观察CVP波形和数值,结合患者心率、血压值来调节补液量、滴速及判断心功能,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结论应用压力传感可以正确监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的CVP,并能动态连续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数据;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压力传感器 中心静脉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稳定性慢阻肺患者接受呼吸训练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因慢阻肺入院,且为稳定期的患者内随机选择66例,依据治疗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与对照,各组病患人数为33例。对照组整体病患均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整体病患均接受呼吸训练,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以及用力肺活量(FVC)指标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结论: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实施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升疗效。

  • 标签: 呼吸训练器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应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联合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  从胸外科2022年11月-2023年4月患者中随机抽取129例,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62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67例,ACBT+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中,采用ACBT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 呼吸功能训练器 胸外科 围术期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在小儿泌尿外科较大患儿生殖术后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收入的泌尿外科较大患儿中随机抽取2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接受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对比患儿的预后效果。结果: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2.40%),对照组不良反应10例(8.0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有效120例(96.00%),对照组综合有效111例(88.8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SAS、SDS、VAS、GCQ指标改善更好(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可以改善小儿泌尿外科较大患儿生殖术后病症,患儿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 小儿泌尿外科较大患儿生殖器 术后 应用
  • 简介:摘要:从临床角度上来看,床旁临时起搏植入术患者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电极移位,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本身就是在急救情况下用于恢复患者心脏功能的常见手术,一旦出现电极移位情况和问题,有可能导致心脏起搏信号传导异常问题,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心率市场、心动过速等等问题,轻则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情况下则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对于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需要重视电极移位这一并发症现象和问题原因分析,并且实施针对性护理,这一点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紧急起搏器 临时心脏起搏 电极移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联和一体化护理用于起搏植入术后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起搏植入术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LVEF等指标。结果:关于LVEF这个指标,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69.32±4.18)%,和对照组数据(60.34±5.92)%相比更高(P<0.05)。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3.23%,和对照组数据29.03%相比更低(P<0.05)。结论:起搏植入术后用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 并发症 起搏器植入术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适合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更为安全高效的排痰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振动排痰背心进行排痰,观察组患者应用兼具排痰功能的呼吸训练进行排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口痰咳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疼痛评分、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兼具排痰功能的呼吸训练进行排痰,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术后排痰排出,且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肺癌 振动排痰 肺叶切除术 呼吸训练器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 。 方法 选取宫腔镜、腹腔镜等腔镜器械 1000 件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实施循环灭毒,分析消毒效果。 结果 1000 件器械中,一次性清洗成功 987 例,其中 13 例灭菌失败原因详细如下:消毒物品未实施干燥处理 5 次,装载物品多 4 次,操作人员失误 3 次,机械配件损坏 1 次。实施再次灭菌,均灭菌成功, 生物学检测、化学检测满足灭菌要求。 结论 腔镜器械可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实施灭菌消毒,可有效提高效果,效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灭菌效果 腔镜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永久起搏植入术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永久起搏植入术的28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144例,对照组患者给与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与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手术制动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病史是导致永久起搏植入术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永久起搏植入术患者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较多,其中术后制动时间较长、合并基础疾病、存在冠心病和糖尿病病史为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术后结合预防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上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分析的是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这次的研究中,所有的患者都是在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这一年收集的患者,此次研究样本的资料均由我院相关部门真实提供,为确保项目的真实有效,相关人员将所参与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38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与观察,确保每一组的患者人数为19例,将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即常规术后护理以及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经过专业的护理管理之后,对患者的新功能指标改善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关注。结果: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与研究,对相关的指标进行比较了解到,经过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的患者,其心功能指标得到了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较之对照组患者的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改善,相比较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情况更显著,护理的效果更佳,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内科 心衰 康复护理 运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其对透析凝血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  本文主要针对2021年2月-2022年2月来我科室接受治疗的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些研究对象主要应用随机抽选的方式,主要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人数各33例。其中干预组主要应用了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常规组和干预组在应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其透析凝血发生的概率、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的对比。结果  干预组在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后,透析凝血发生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患者 透析器凝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心脏永久起搏置入患者合理开展预见性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睡眠质量、遵医行为的实际影响。方法:在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间接收的心脏永久起搏置入患者中择选84例并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各计42例。参照组会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而探究组则会为其开展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其SDS分数、SAS分数、SRSS分数皆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活动、用药、饮食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数据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心脏永久起搏植入患者合理实施预见性护理既能够显著性改善其负性情绪与睡眠情况,又可以促使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获得提升,推荐参考。

  • 标签: 遵医行为 心脏起搏器 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