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100,饮食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随访结束时的疾病知识认知度、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分、治疗总依从率、护理优良率及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GIQLI)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饮食护理 消化性溃疡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ICU危重患者48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2021年11月~2022年4月)24例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B组(2022年5月~10月)24例常规护理,比较营养代谢水平、治疗安全性。结果:营养代谢情况比较,A组HGB、ALB、TRF、NBI指标优于B组(P<0.05);安全性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对ICU危重病例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干预,可调节营养代谢,促进安全治疗,应用效果较好。

  • 标签: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 危重患者 营养代谢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随机抽取了78例2021年3月-2022年3月ICU接诊的肠内营养患者进行,按照腹泻与否均分为2组,各39例。其中,未发生腹泻的为参照组,发生腹泻的为研究组,对比分析腹泻的原因并予以针对性护理。结果:影响患者发生腹泻的因素主要包括营养液温度过高、输注速度过快、抗生素使用过多、低蛋白血症等,数据于参照组更高,组间对比明显(P<0.05)。结论:营养液温度过高、输注速度过快、抗生素使用过多、低蛋白血症等均会导致ICU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需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腹泻的发生。

  • 标签: 肠内营养 ICU 相关性腹泻 原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骨折并压疮患者采取复合营养护理后对改善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至实验的70例老年骨折伴压疮患者,受治疗时间均介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采取随机数表法原则行分组处理,就对照组(35例,常规饮食护理)和观察组(35例,复合营养护理)的生活质量评分作比较。结果:经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分值较之于对照组呈现更高(P

  • 标签: 复合营养护理 老年骨折 压疮 改善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鼻炎患者,分析特色营养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8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44例,特色营养饮食护理干预)与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比较2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躯体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比对,2组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鼻炎患者实行特色营养饮食护理干预,能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慢性鼻炎患者 特色营养饮食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随机抽选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实验组的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 标签: 规范化干预 食管癌术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分别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和早期肠内营养。于入院时和治疗14d时检测病人营养状态指标以及神经功能。出院后6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生活质量。结果两组病人治疗14d时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P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高血压 脑出血 重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伴有营养不良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使用多元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伴有营养不良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6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加上多元化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间护理效果。结果:多元化护理模式可使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负面情绪显著降低(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7月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神经介入术的30例危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营养治疗方案。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ICU接受神经介入术的危重症脑卒中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拟采用流程化营养护理流程,并采用戴明环持续改进。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 d生存率、24、48 h内启动EN例数、7 d内肠内营养(EN)达到60%目标量例数、白蛋白(ALB)、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28 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启动EN例数、7 d内EN达到60%目标量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LB水平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 介入护理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H2H营养管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方法:纳入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创伤骨科收治并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H2H营养管理模式。采用Harris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和比较,采用患者主观全面评定量表(PG-SGA)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营养状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Harris评分相似,无统计意义(P>0.05);实施H2H营养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H2H营养管理模式 老年 髋部骨折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4亿人,位居全球首位。肺结核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结核病所占比重超过80%,我国是肺结核高发地区之一。糖尿病患者是肺结核高发人群,且肺结核发生会加重糖代谢紊乱,引起病情加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营养不良是影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主要是由于肺结核发生会导致机体代谢升高,能量消耗增加,诱发低蛋白血症,而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两种疾病同时发生时,可能导致机体代谢障碍,营养风险升高。因此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情况。文章主要就护理干预降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风险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肺结核 糖尿病 营养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评价个性化营养干预对于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个性化营养干预;分析两组的生活质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结果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干预对于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营养干预 老年骨折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不同肠内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鼻饲流质食物肠内营养护理、营养肠液匀浆肠内营养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施营养肠液匀浆肠内营养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认可度,改善患者后续的护理配合情况,保障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活水平,值得参考。

  • 标签: 重症脑出血 微创术 肠内营养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肠内营养早期应用及快速康复治疗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疾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此实验严格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下胃肠手术的患者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外营养给予,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肠内营养应用,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指标。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行腹腔镜下胃肠手术的患者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肠内营养 快速康复 外科治疗 胃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婴幼儿采取个体化营养干预和儿童保健管理对其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于我院婴幼儿中随机抽取70例,分为对照组(儿童保健管理)和观察组(儿童保健管理+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比两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身高(81.37±2.44)cm,体重(11.15±0.22)kg,显著优于对照组[身高(78.24±2.14)cm,体重(9.29±0.26)kg](P<0.05)。观察组适应性(115.29±6.62)分,语言(114.37±6.4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适应性(105.25±6.38)分,语言(105.23±8.76)分](P<0.05)。观察组腹泻1例(2.86%),未见营养不良、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合计1例(2.86%),显著少于对照组[营养不良2例(5.71%),营养性贫血1例(2.86%),维生素缺乏3例(8.57%),腹泻2例(5.71%),合计8例(22.86%)](P<0.05)。结论:通过对婴幼儿采取个体化营养干预以及儿童保健管理更有助于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婴幼儿身心发育,减少营养性相关疾病,更有利于婴幼儿健康生长。

  • 标签: 婴幼儿 个体化营养干预 儿童保健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的优质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循证的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营养状况情况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CO、LVFS 、Alb、P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VEF、CO、LVFS 、Alb、PA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营养不良患者的心功能及营养状况。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不良 循证理论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危重患者进行改良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本院于2023年2月-6月接收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营养支持)和观察组(改良肠内营养),每组50例,将两组的营养指标变化情况、误吸发生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鼻饲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误吸、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0.00%、2.00%、2.00%,均低于对照组的6.00%、10.00%、6.00%(P<0.05)。结论:将改良肠内营养护理运用于危重患者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营养状况,同时可以预防误吸、感染性并发症等情况的发生。

  • 标签: 改良肠内营养护理 危重患者 营养指标 误吸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患者展开饮食护理对其术后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参与研究,研究时间范围: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从中随机抽选出80例,并以简单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饮食护理,加以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对比2组患者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直肠癌患者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营养水平。

  • 标签: 直肠癌 饮食护理 术后肠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空肠置管在小儿重度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50例小儿重度胰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鼻空肠置管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后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鼻空肠置管对小儿重度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儿各营养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鼻空肠置管 小儿重度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中医膳食护理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8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均等设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中医膳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机体营养状况[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及转铁蛋白(TRF)]、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护理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B、TRF及Alb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首次排气、首次排便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评价(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膳食护理能够改善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其身体机能恢复,并获得患者更高的评价。

  • 标签: 胃癌根治手术 中医膳食护理 营养状况 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