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分析其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67例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87)与对照组(n=80)。研究组行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行再次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分娩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4%,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符合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而言,可鼓励其行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可有效降低其住院时间及分娩出血量,有助于自身身体恢复和婴儿健康成长。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产妇14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试验组(n=74),对照组实施轮班制助产护理,试验组实施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比2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结果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第三产程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产时体位管理有利于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产时体位管理 助产责任制护理 分娩结局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对于负性情绪、不确定感以及应对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所接收的92例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护理干预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全面组和对照组,各组分别为46例。全面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不确定感评分以及应对方式。结果各组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不确定感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护理后全面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不确定感均低于对照组,全面组面对率39例(74.78%)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65.2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面对率,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 标签: 全面护理干预 乳腺增生症复检患者 负性情绪 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液间断输注和持续输注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鼻腔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以胃肠营养泵持续注入肠内营养液;对照组30例,患者以50ml注射器间断注入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和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析两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后,试验组TSF为(6.6±0.9)mm,TP为(72.0±1.8)g/L、LYM为(1.5±0.2)109/ml,APACHE-Ⅱ评分为(19.2±2.8)分,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期间,试验组腹泻1例(3.3%),反流1例(3.3%),未见胃潴留和吸附性肺炎病例,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行持续输注或间断输注均能基本保证营养供给,对改善患者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具有积极意义。但肠内持续营养输注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更具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 持续输注 间断输注 营养支持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胛骨外侧缘入路与标准Judet入路方式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肩胛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外侧缘组39例和标准Judet组,分别采取肩胛骨外侧缘入路、标准标准Judet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同标准Judet组相比,外侧缘组均要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缘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标准Judet组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9.5%,外侧缘组要明显高于标准Jud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肩胛骨外侧缘入路要比标准Judet组入路效果更好,更具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肩胛骨外侧缘入路 标准Judet入路 肩胛骨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疗效及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接收的98例(98眼)翼状胬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9例(49眼),其中甲组患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乙组则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周对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以及角膜散光度等三项指标与术前3周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术前和术后3周这三项指标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肉患者的治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在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屈光变化的影响相近,具体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角膜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卵巢瘤剥除术中使用双极电凝、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镜下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0月94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按不同的止血方法,将其分为三组双极电凝组24例、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36例、镜下缝合组34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比较患者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PSV)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三组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窦卵泡计数、卵巢体积、卵巢基质血流速度下降和FSH增高。但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电凝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明显,与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组和镜下缝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创面采用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和镜下缝合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影响小,双极电凝+生理盐水冲洗止血简便易行,是值得提倡的止血方式

  • 标签: 卵巢瘤 腹腔镜 双极电凝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MT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利于降低其血压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度。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生活方式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9例/组,前一组采取右美托咪定持续注射治疗,后一组实施右美托咪定单次注射治疗。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各个时间段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同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中单次持续注射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确切。

  • 标签: 子宫肌瘤 右美托咪定 给药方式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地佐辛不同给药方式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苏醒期拔管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32人。对照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地佐辛进行肌肉注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地佐辛进行静脉注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器官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镇静评分和镇痛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3%,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结论在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采用肌肉注射地佐辛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 标签: 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 地佐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清洗方式(镍钛机动器械、超声仪)对一次根管治疗疗效的影响,为日后临床中对不同根管清洗方式一次根管治疗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为31例,对照组采取K锉双氧水+生理盐水注射器行根管冲洗,观察组采取镍钛机动器械联合2.5%次氯酸钠超声冲洗清理根管,对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根管清洗方式进行一次根管清洗后清洗质量合格率及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急性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30(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23(74.19%),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镍钛机动器械联合超声在一次根管的清洗中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清洗质量合格率,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术后疼痛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镍钛机动器械 应用效果 合格率 超声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60例来我院接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情绪变化、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提高患者的临床认知水平和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有效提高了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肥胖型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方式在关节重度烧伤中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了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重度关节烧伤患者来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了A组50例和B组50例,其中A组给予切痂植皮修复,B组接受削痂植皮修复。结果A组关节活动度显著低于B组,A组患者对外关满意度显著低于B组,A组微循环变化幅度较B组剧烈,P<0.05。结论应用削痂植皮可显著提高关节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效果及满意度,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关节烧伤 植皮方式 修复效果 微循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及及消化系统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达到 41.5±3.7分, SDS评分达到 50.1±3.3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方面的 MCMQ评分达到 22.4±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回避和屈服方面的 MCM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为 88.8±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且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化学性胃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的影响确切,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减轻,应对方式有所改善,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几率。

  • 标签: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 肺癌患者 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随机分组,就全身麻醉方法(n=40,参照组)及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n=40,研究组)实施后对患者呼吸道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免疫功能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方法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比,后者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较低,且患者各项免疫指标较正常,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采取公共卫生护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在我社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公共卫生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生活方式的改变效果。结果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吸烟和饮酒等情况在干预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体重和腰围等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公共卫生护理运用在心血管病患者及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中,有助于改善其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健康,从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血管病 公共卫生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不同麻醉方式,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的麻醉效果、镇痛及术后24hPOC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患者例数100例,时间2016年5月~2017年5月,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对应组别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镇痛效果优良率、术后24hPOCD发生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的术后24hPOCD发生率(10.00%)数据指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要更低于对照组(40.00%),P<0.05,差异显著;且研究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98.00%)与对照组(96.00%)数据指标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喉罩通气下镇静复合腰麻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之中,能够有效确保患者的镇痛效果,降低POCD发生率。

  • 标签: 麻醉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镇痛 PO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