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两组不同留置导尿时机对麻醉苏醒患者躁动的影响。方法:对29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病房进行留置导尿,而试验组在麻醉后进行留置导尿。结果:观察中发现实验组麻醉苏醒的躁动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麻醉后留置尿管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恐惧,但此种方法导致患者在全面清醒极度躁动,难以控制并会给自身带来不良影响,麻醉后留置导尿与清醒时导尿相比较弊大于利,因此,应选择适宜的留置导尿时机和方法。

  • 标签: 留置导管 麻醉 随机对照试验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功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7月我院所接收的76例青春功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随机法将其划分为病例各38例的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为治疗性护理,干预组基于常规治疗施予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抑郁评分、感染、服药正确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正确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青春功血的临床治疗中基于常规治疗性护理,针对患者自身病情和心理需求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防止其出现抑郁现象,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青春 干预 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成形术治疗的尿道狭窄患者临床围手术护理当中,优质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全年内收治的28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成形术治疗,根据单双号均匀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为传统组与分析组,传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接受围手术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分析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量少于传统组,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对象,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尿道狭窄且接受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方式选择而言,给予患者围手术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尿道狭窄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成形术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可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对照组满意率65%,观察组满意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运用血糖检验方法的诊断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159例命名为研究组,另选择159名同期入院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检验分析的结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其空腹血糖、服糖后1h静脉血糖、服糖后2h静脉血糖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中出现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的患者百分比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检验分析可以作为妊娠糖尿病检测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血糖检验分析 检测结果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青春痤疮和青春后期迟发性痤疮临床特征比较。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痤疮患者156例,按照<25岁,≥25岁,分成青春痤疮组98例(青春组),青春后期迟发型痤疮58例(迟发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结果两组发病位置以及病情程度数据差异不大(>0.05);青春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化妆品使用情况与迟发组差异显著(<0.05)。结论青春痤疮及青春后期迟发型痤疮组患者发病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差异不大,青春痤疮患者多喜食甜食,而青春后期迟发型痤疮患者睡眠习惯较差,而且辛辣食物、化妆品使用情况对其影响更大。

  • 标签: 青春期痤疮 青春后期迟发型痤疮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FTS理念在脊柱手术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6年7月到2018年7月选取我院实行脊柱手术的患者100例,根据使用围手术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围手术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FT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手术后腰椎功能评分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脊柱手术中实行FTS(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护理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FTS理念 脊柱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功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所接收的76例青春功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随机法将其划分为病例各38例的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主要为治疗性护理,干预组基于常规治疗施予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抑郁评分、感染、服药正确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服药正确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病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青春功血的临床治疗中基于常规治疗性护理,针对患者自身病情和心理需求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身心健康,防止其出现抑郁现象,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青春 干预 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2016年收治的酒精依赖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前后,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护理实施前后对患者的进行SAS和SDS评分,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调查结果均不同程度的优于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酒精依赖恢复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疏导,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酒精依赖恢复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总分10分的A2DS2评分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3月~2016年3月连续入组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AIS汉族患者,收集入组人群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检验结果,计算A2DS2评分,统计住院期间SAP发生率,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来确定A2DS2预测SAP发生的最佳敏感度和特异度,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确定与发生SAP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入组AIS患者SAP发生率为18.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2DS2评分(OR1.59,95%CI1.42~1.68,P<0.05)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2DS2评分预测SAP最佳截断点为4.5分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和0.844;结论A2DS2评分是一个预测AIS住院患者SAP发生的有效风险评分工具。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卒中相关肺炎 A2DS2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护理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ICU进行中心静脉导管患者238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每组119例。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有效降低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ICU 中心静脉导管 相关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行系统化护理,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行系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急性胆囊炎 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将88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2组,4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压疮护理干预、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将两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6.82%)、患者家属及陪护的压疮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实施压疮风险预警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家属及陪护压疮防护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在预防压疮发生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住院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的控制作用。方法以300例住院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预警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和预警性护理管理,对比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率,投诉率和满意度。结果预警性组坠床、跌倒、院内感染发生率均远低于参照组,且前者投诉率远低于后者,总满意率远高于后者,对应比较均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2组护理满意度分布情况对比也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警性护理管理能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改善其满意度。

  • 标签: 预警性护理管理 住院患者 护理不良事件 投诉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接受护理干预的198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并未接受护理干预的198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比对两组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8例(4.04%)显著低于对照组45例(22.7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认为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接台手术、手术时间>3h以及非层流室手术是引发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对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发现手术时间过长、接台手术以及参观手术人数过多等原因均会引发切口感染,此时,通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 手术室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反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共计50例,根据患者最终的治疗结果,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因会影响患者预后情况,TBIL、ALB、Cr、PT等数值的升高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肝性脑病分期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反复发生与患者的肝肾功能、诱因、凝血功能以及肝性脑病的分期等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临床中应当加强对于相关生命体征的监控。

  • 标签: 肝性脑病 乙型肝炎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品管圈(QCC)活动在改善肌注黄体酮致臀部硬结发生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8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小组,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臀部硬结发生率圆员QCC、团队精神、责任荣誉、协调沟通、质量意识、脑力开发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比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实施后臀部硬结发生率降低且圈员工作能力评分明显提高,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利于并发症的降低、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提高,整体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肌注黄体酮 臀部硬结 工作能力 护理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在降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瘀斑发生率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注射瘀斑的发生原因,并同时成立品管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对应措施处理。结果实施品管圈前后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性十分明显,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解决低分子肝素钠注射部位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率。

  • 标签: 品管圈 低分子肝素钠 注射 瘀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间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分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类型、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所涉及的药物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占比最大(26.8%),头孢西丁占比最小(2.4%)。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25.6%),循环系统反应发生率最低(8.5%)。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差异,用药期间或前后12h内饮酒,环境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合并用药,饮食因素,情绪因素,患者本身生理、病理、免疫学状态,药物用量过大,输液速度过快,药物质量不合格,个体差异占比最大(30.5%),药物质量不合格占比最小(1.2%)。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应加强用药管理。

  • 标签: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头孢菌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慢阻肺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率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94例高龄慢阻肺患者为此次研究任务的主要对象,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综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7例,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为47例,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分析,综合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23%),同时综合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为(8.51%),参照组继发性真菌感染发生率为(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慢阻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 标签: 慢阻肺 综合护理 继发性真菌感染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