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措施。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门诊药方处方调剂差错案例7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分析差错原因,并将解决措施提出。结果引发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为处方核对不仔细,比例为57.14%,处方与患者病症不匹配,比例为21.43%;工作人员的疏忽,比例为14.29;不能及时清除不合格药物,比例为4.29%;其他原因,比例为2.86%。结论门诊药方处方调剂差错原因较多,因此需整治药房,结合实际情况将防范对策予以制定,这样不仅使处方调剂准确率提升,同时可以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调剂 差错原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及避免的对策,为良好的医疗环境创造条件。方法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实例分析,探究处方调配中出现差错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结果在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采用二次审核是有效减少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关键措施。结论二次审核能够有效的减少中药处方调配中出现的错误,推荐在中药处方调配过程中采用二次审核。

  • 标签: 中药处方 调配 差错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分血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展开分析探讨。方法将我站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发生的58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对差错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8例差错以没有遵守标准操作规程和不完整及时记录为主,主要因为工作人员不强的责任心和淡薄的质量意识,交接科室配合不顺利造成。结论针对本次实验的58例差错采取预防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使工作人员的质量也是提高,差错发生的关键控制点及时了解,提前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成分血制备 差错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的原因并研究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药房内部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中的120例差错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出错类型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药品品种出错23例,占比19.17%;剂量剂型出错20例,占比16.67%;药品数量出错8例,占比6.66%;退药出错9例,占比7.5%;用法用量出错11例,占比9.16%;生产厂家出错11例,占比9.17%;包装相似混淆13例,占比10.83%;医师医嘱15例,占比12.50%;发错科室10例,占比8.33%。结论我院对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产生的原因展开了调查分析后,根据结果制定了控制方法进行预防。并在日后工作中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改善我院的药品使用流程和制度,调整工作人员工作心态,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调配 差错原因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介绍相关预防措施的落实状况。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药房30例药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依据药品差错报告将处方药剂差错分为7个等级,同时依照预防合作国家委员会制定的预防措施予以相应的预防。结果本次研究发生药品调剂差错现象的主要种类包括相似外观、摆放位置相近、药名相似、药品数量、剂量差错和规格差错等,其中由医师原因造成的5例(16.7%),药师造成的22例(73.3%),其它原因造成的3例(10%)。结论针对本次研究中门诊药品调剂差错的现象,以加强对其系统化的管理,以提升药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细节的审慎性为出发点,减少该类药品调剂差错的现象发生。

  • 标签: 药品调剂 差错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 标签: 静脉配制中心 运行初期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输血差错事故发生率的降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50例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输血检验,视作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应用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完成输血检验,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输血差错事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后输血差错事故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输血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74%,P<0.05。结论优化输血检验流程有助于降低输血差错事故,保证输血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流程 优化 输血差错事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HACCP方法在我院药品调剂差错风险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药品调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调剂处方采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是未实施HACCP方法,有26300张;观察组则是将HACCP方法应用在药品调剂差错风险管理中,有37120张,对比两组出现的调剂差错率。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的差错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将HACCP方法应用于我院药品调剂差错风险管理中,可有效降低出现差错风险,还能对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提升,是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加以保障,值得推广。

  • 标签: HACCP方法 调剂差错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对降低检验差错事故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来该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奇偶数数字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血检验,观察组优化输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输血性疾病发生率、输血反应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在输血性疾病、输血反应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2.0%,远远高于观察组的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输血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3%,对照组为8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可以降低输血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可以降低输血反应情况的发生,还能够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输血检验 流程优化 检验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聘入的4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培育,观察组应用品管圈理论进行培育。对比两组工作后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护理满意度以及差错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差错率,可以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给予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护理 循证护理 差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