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2018年 02月至 2019年 02月间我院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 45例 AMI患者,溶栓前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45例经过溶拴治疗后,再通 39例( 86.7%),胸痛缓解率为 77.8% ( 35/45);有  11例( 24.4%)并发轻度出血,  41例( 91.1%)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 1例因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asures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45 patients with AMI were treated by early thrombolysis with urokinase in our hospital. Before thrombolysis, venous access was established quickly, blood pressure and electrocardiogram were monitored closely,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were taken to preven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Results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 39 cases (86.7%) were recanalized, the relief rate of chest pain was 77.8% (35/45), 11 cases (24.4%) were complicated with mild bleeding, 41 cases (91.1%) had reperfusion arrhythmia, and 1 case died of heart failure due to ineffective rescue. Conclusio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rombolysi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duce the mortality.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向量(VCG)变化在早期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时的特点、诊断价值和敏感性。方法观察20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VCG变化,并对比VCG变化阳性率与同时检查的心电图(ECG)改变阳性率。结果T环振幅小于QRS环振幅的0.2者观察组116例,阳性率58%;对照组29例,阳性率29%。此116例中ECGT波改变49例,阳性率24.5%。VCG的改变比ECG的改变的阳性率高。结论VCG的改变对早期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向量心电描记术 诊断技术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将68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34例脑梗死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络胶囊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应用通络胶囊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脑梗死 通心络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宁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丹参酮ⅡA在0.01974~0.396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9.60%(n=5),RSD=1.98%。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宁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控制宁胶囊的质量。

  • 标签: ? HPLC法 宁心胶囊 ?丹参酮ⅡA?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胎监护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0例产妇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观察组(在分娩的过程中进行持续胎监护观察)和对照组(应用手摸宫缩,观察产妇的吸氧量和呼吸,判断胎动),对比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胎监护评分是判定新生儿窒息的可能发生的依据,尤其是当NST评分≤7分、CST评分≤9分时,提示胎儿可能在宫腔内有潜在缺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相对危险度随分值的降低而逐渐升高,正确的对待胎监护的评分。结论产妇分娩过程中持续进行胎监护,可以实时准确的观察、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可以结合胎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 标签: 胎心监护 分娩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6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其中观察组38例采用通络进行治疗,对照组38例采取银杏叶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通心络 心脑血管疾病 银杏叶片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90-01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1 年 02月至 2012年 02月间我院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 45例 AMI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溶栓前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45例经过溶拴治疗后,再通 39例( 86.7%),胸痛缓解率为 77.8% ( 35/45);有  11例( 24.4%)并发轻度出血,  41例( 91.1%)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 1例因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老年急性梗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中的102例患者,将其分为不同组别,每组51人。参照组实施常规的心内科护理法,而综合组进行了综合护理,最终从两组的心理状态、不良情况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中,患者SAS、SDS评分更低,证明其心理状态更佳,且不良事件出现率5.88%,低于参照组21.57%(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还能减少发生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风险,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急性心梗 效果 康复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胶囊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S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通络组(40例),停用活血化淤中成药1周后,对照组给予β-阻滞剂、长效硝酸酯类药及肠溶阿斯匹林;通络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上停用硝酸酯类药、加服通络胶囊3-4粒,每日3次,疗程15天。治疗前后查动态心电图,观察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总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明显改善(P<0.05);心肌缺血时间、缺血发作次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减轻(P<0.01);两组之间比较,通络组患者24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缺血总负荷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络胶囊治疗SMI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18年02月至2019年02月间我院用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45例AMI患者,溶栓前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心电图变化,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5例经过溶拴治疗后,再通39例(86.7%),胸痛缓解率为77.8%(35/45);有11例(24.4%)并发轻度出血,41例(91.1%)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1例因心力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溶栓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心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为外科护理管理的提供更好的改善依据。方法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在生活质量、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的情况差异。结果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在护理后的各项考察指标都比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之前有较大的改善,且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生命质量和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外科 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59-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后疼痛护理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1d、术后2d、术后3d),分别为(4.6±1.2)、(3.7±1.1)、(2.9±0.8);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54.5±2.6)。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术后1d、术后2d、术后3d),分别为(5.7±1.4)、(5.3±1.2)、(3.6±1.0);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44.8±3.2)。两组患者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疼痛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预后影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

  • 标签: 术后疼痛护理 胸心外科护理 应用价值 患者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在心脏停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我院心脏停博患者64例,根据其是否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在监测工作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结果 经比较可知,器质性心脏病组的各项生理参数均显示异常,迷走神经阻断后各项数据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患者的HRV处于中度降低的状态。无器质性心脏病组在治疗结束后心电生理参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

  • 标签:   动态心电图监测 停博 心电生理 
  • 简介:摘要“气上撞,心中疼热”作为厥阴病主症,历代医家仁智之见鲜有,咸以“”为所病。这里笔者通过从原条文病机分析、用词训诂、厥阴主方乌梅丸功用研究等多方面讨论,得证《伤寒论》厥阴病“气上撞,心中疼热”之病位并非是,应当在胃。

  • 标签: 伤寒论 气上撞心 心中疼热 厥阴病 乌梅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实施同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 110 例在我院门诊进行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间,并这 110 例患者按照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一组为参照组,给予本组 55 例患者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本组 55 例患者同理护理,并分析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得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对门诊患者实施同理护理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同理心 门诊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性梗抢救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抢救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5月为研究时段,选择该时间内在我院急性梗抢救的患者54例,按照护理路径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路径抢救,观察组行急诊护理路径抢救,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评估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存活率和二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病情评估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存活率等临床抢救指标上,均比对照组优,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快速对急性梗患者展开抢救,提高患者存活率和抢救质量,急救意义重大,可进行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梗抢救 黄金时间 二次复发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穴位埋线治疗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3年2月收治的患脾两虚型失眠症的患者84例,采用盲选的方式随机分为参考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参考组给予针刺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PSQI评分。结果 对照组临床有效率(95.24%)高于参考组(83.34%),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SQI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PSQI评分,睡眠质量得到保障,有效降低疲劳程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穴位埋线 心脾两虚型失眠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