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产后恶露时间延长人数增多,产褥期中恶露问题在产妇保健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对文献的检索,目前对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药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非药物疗法较少提及。我中心中医科以针灸理论为基础,提出以穴位埋线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方法,意在通过非药物疗法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减少产妇产后恶露的天数,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机体恢复,使产妇更容易接受,并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产后恶露不绝 穴位埋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CT与 X线诊断肠梗阻的价值。 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的 5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以上患者进行 CT检查以及 X线检查,从而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 结果 通过临床诊断的对比,发现 CT检查对患者肠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明显高于 X线的诊断结果,满足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X线诊断肠梗阻的效果不是十分显著,而 CT诊断肠梗阻的效果十分显著,可见 CT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在今后肠梗阻诊断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加强对 CT方法的应用。

  • 标签: CT X线 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X线胸片表现。方法分析84例肺结核病患者经临床、影像学诊断为I型肺结核的病例资料。结果84例中肺内原发病变位于右肺63例,左肺21例。病灶表现为肺小叶实变或斑片、结节影像者71例,出现在肺段实变或呈扇形肺叶24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人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它能显示其病变的基本征象,并可发现更多胸部平片分辨域值以下的病灶,结合临床及实验检查可作出明确的诊断与鉴别,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成人 原发型肺结核 X 线胸片 表现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06-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索X线成像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0例疑似隐匿性骨折的患者。为了更全面地探究骨折检查方法的有效性,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了数字X线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而实验组则采用了先进的多层螺旋CT检查技术。着重比较了两组的骨折检出率和检查方式对骨折类型的影响,并且还对患者对这两种检查方式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结果:实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骨折类型比较,实验组检查诊断符合度更高(P<0.05);实验组检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X线成像在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管X线成像在骨折诊断中有很大的优势,但它仍然可能无法检测到微小的骨折或软组织损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 标签: X线成像 骨折诊断 应用
  • 简介:摘 要:胰岛素抵抗(IR)是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疾病代谢紊乱的基础。本文就IR的产生原因与机制、检测方法以及穴位埋线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对IR的影响作一综述,并证实穴位埋线对调节内分泌系统和改善IR状态的效果显著,且施术简单、效高价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穴位埋线疗法 胰岛素抵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60例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肥胖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由30例患者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分别为:(74.16±8.32)kg、(25.95±3.08)kg/m2,对照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分别为:(78.56±3.49)kg、(28.19±3.1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症患者通过穴位埋线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控制体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穴位埋线 肥胖症 临床疗效 体质量 体质量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与CT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收X线(对照组)与CT(观察组)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检出率高、直观明了、能从多角度对骨折情况进行观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 CT 确诊率 误诊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转移瘤安排X线放射诊断、CT诊断两种不同诊断技术的效果,以此为疾病诊断确定最佳诊断方案。方法: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骨转移瘤的患者抽取58例,分别安排X线诊断、CT诊断,设为X线组、CT组,对两组诊断后疾病检出率和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组检出率高于X线组,P<0.05;对骨转移瘤中癌症类型占比分析,占比最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是肺癌,其次是乳腺癌、鼻咽癌、肝癌;骨转移位置主要在脊柱、头颅、四肢、盆骨、肋骨等处。结论:骨转移瘤临床通过X线诊断、CT诊断等技术均可以对骨转移确诊,明确转移位置和转移肿瘤疾病类型,其中CT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适用于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中推广。

  • 标签: 骨转移瘤 X线 CT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对颈椎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颈椎病患者34例,对其X线平片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3例,占比38.24%;患者钩椎关节发生改变6例,占比17.65%;患者发生颈椎椎间隙改变5例,占比14.71%;患者发生椎间孔改变4例,占比11.76%;患者发生韧带钙化3例,占比8.83%;患者发生颈椎移位3例,占比8.83%;结论:X线平片对于诊断颈椎病具有较高价值,是一种经济、快捷,且有效的检查方式,可以为各种颈椎病类型的临床诊断作为参考依据。

  • 标签: X线 颈椎病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用诊断X线机辐射防护方面,分析防护体系的最优化方法。方法选择X射线机,设置不同照射野的条件,对比辐射剂量,以及130kV与80kV的入射表面剂量和曝光量,以及增加过滤与0.15mm厚铜片,对入射表面剂量的影响。结果在影像的测试中,水体在不同照射野摄片的情况下,显示小照射野摄片的影响线对影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小照射野、高kV以及附加过滤,能够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同时,减少整体的辐射,对X线机辐射防护有良好的帮助。

  • 标签: 医用诊断 X线机 辐射防护体系 优化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肠梗阻诊断中,CT与X线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34例同意参与研究的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均统一接收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X线、CT检查结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经比较,X线诊断肠梗阻,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67.65%、20.59%、11.76%;CT诊断肠梗阻,确诊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7.06%、2.94%、0.00%;对比差异显著,CT诊断精准率明显更高(P

  • 标签: 肠梗阻 诊断 CT X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X线胸片摄影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 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X线胸片拍摄的患儿,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岁)和对照组(2-4岁)。所有患儿均采用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进行拍摄,分析X线拍片质量。结果 观察组质量合格率为82.00%,较对照组的64.00%高(P<0.05)。对照组体表辐射剂量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分析不合格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曝光条件;②小儿体位不正;③曝光时机。结论 在给患儿拍摄X线胸片时,为了保证图像质量,需要规避各类影响因素,如小儿哭闹、拍片时间等。另外,合理设置摄影参数,尽可能缩短曝光时间,最大程度减少伪影的发生,确保取得的图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 标签: 小儿X线胸片 摄影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