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食管流病( GERD)是一种高发消化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疗效显著。谢晶日教授认为郁为本病发生的根本,与肝脾关系密切,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提出了从肝脾解郁之法,力求标本同治,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名医经验 谢晶日 从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流性胃炎患者应用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收治的62例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系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性胃炎患者应用全方位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全方位系统护理 反流性胃炎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瘫合并膝张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脑瘫合并膝张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和家庭护理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52例,多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人数45例;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29%,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3.33%,并且<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对小儿脑瘫合并膝张患儿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家庭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值得进行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 综合康复 小儿脑瘫合并膝反张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潘立酮应用于临床治疗流性胃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流性胃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安慰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行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通过多潘立酮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3.2%,相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所达到的临床总有效率72.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流性胃炎患者应用多潘立酮治疗,其不但安全可靠,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有效性的提升,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反流性胃炎 多潘立酮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物理治疗防治腰椎间盘突出臭氧消融术后症状“跳”的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行CT引导下臭氧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起采取超短波和半导体激光联合物理治疗,对照组不进行物理治疗,术后1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法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跳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显效35例(87.50%),有效5例(12.50%),跳1例;对照组显效30例(75.00%),有效8例(20.00%),无效2例(5.00%),跳5例;两组结果具有极显著性差异(χ^2检验,P〈0.01)。结论臭氧消融术后辅助物理治疗不仅可提高显效率,并可减少术后症状跳的发生。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 臭氧 导管消融 物理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流性食管炎患者260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药物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31%、护理满意率为95.3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流性食管炎患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和护理满意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反流性食管炎 治疗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在食管流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食管流病患者53例,按照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对其进行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比患者不同体位和有无典型症状时5min内的流时间及流频数。结果53例食管流病患者右侧卧位、左侧卧位、平卧位时5min内流时间及流频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典型症状患者胃食管5min内流时间及流频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对食管流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查时选用右侧卧位的效果最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清胃汤对临床中治疗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笔者提取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自拟疏肝清胃汤(黄芩、栀子、柴胡、枳实、芍药、大黄、吴茱萸等)加减治疗流性胃炎48例为治疗组,另外选取48例同例病患者进行口服吗丁啉、硫糖铝治疗,是为对照组。在同一经过4周后对患者内镜检查情况和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57%,经统计学处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清胃汤对临床中治疗流性胃炎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疗法 疏肝清胃汤 胃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食管流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16年 5月 2017年 5月到本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流病的患者 7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36例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雷尼替丁治疗方式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奥美拉唑 ,对比二者疗效。结果:在治疗的效率方面 ,观察组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 ;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 ,观察组的情况要略好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有利于加速患者症状的消失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门诊 胃食管反流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食管流管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为找出更好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本院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流病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雷尼替丁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服用奥美拉唑,对比二者疗效。结果在治疗的效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要好于对照组;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要略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食管流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有利于加速患者症状的消失,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门诊 胃食管反流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流性食管炎的非药物性干预方法包括保持正确体位、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和药物治疗。本文探讨了流性食管炎的非药物性干预方法,综合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对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加用心理干预、生活护理干预、饮食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非药物性,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前牙合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内接收的126例前牙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选患者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下颌中切牙角、上颌中切牙角、ANB、SNA、SNB角变化情况,并采用Eichner分类法评价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结果患者经治疗后上颌中切牙角、ANB、SNA、SNB角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大,且下颌中切牙角较治疗前均显著变小(P<0.05)。患者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P<0.0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牙合患者经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后下颌中切牙角、上颌中切牙角、ANB、SNA、SNB角均显著改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逐渐恢复,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可推广使用。

  • 标签: 前牙反合 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 牙齿美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胃食管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因慢性咳嗽就诊,伴反酸、胸骨后烧灼感、胸闷疑为GERC的病例,行抗流诊断性治疗。筛选出有效的100例进行分析,记录患者咳嗽与流症状、进食、发作时间的关系。结果明确进食相关性咳嗽患者70例,占84.1%,夜间咳嗽患者58例,占63.5%,有流症状者48例,占54.2%,烧心症状67例,占71.9%。结论进食相关性咳嗽,夜间咳嗽,肥胖患者,可伴有或不伴有烧心、反酸,对提示GERC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性治疗,可证实诊断。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咳嗽 临床特征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