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刊号:ISSN2095-5782,CN11-9339/R)创刊于2013年,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介入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指定的官方学术刊物。总编辑为单鸿教授,常务总编辑为翟仁友教授,以光盘附纸质导读形式公开发行出版。杂志为季刊,每期80页左右,大16开本,铜版纸印刷,印刷精良,图片清晰。

  • 标签: 介入放射学 电子杂志
  • 简介: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学电子期刊。2007年创刊,双月刊。常设的主要栏目: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病例报告、新进展文摘、综述、继续教育讲座、视频讲座、手术录像等。本刊特色栏目“视频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每期作30~40min的视频讲座,可视性强,是泌尿外科医生了解当前学科最新知识,掌握最新技术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泌尿外科 电子版 征稿启事 杂志 腔镜
  • 简介:为了方便作者投稿、查询稿件,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编辑部工作效率,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网上投稿系统已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启用,请作者登录http://chaosheng.cilia-cmc.com.cn进行投稿。本刊编辑部从2010年7月1日起一律不再接受纸质稿件,请广大作者配合和支持。

  • 标签: 网上投稿 医学超声 电子版 系统 杂志 中华
  • 简介: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的网上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已经建成,热忱欢迎大家登陆http://www.jendourol.com或http://jendourol.yywkt.cn注册投稿,自2010年起一律只接收网站投稿,投稿成功后会自动获得一个稿件编号,请作者邮寄包含文章的图片、录像等的光盘至我刊编辑部,也可通过邮箱chinaen-dourology@126.con发送,如太大可直接通过qq734836483传输(注明稿件编号)。审稿费及单位介绍信在收到稿件录用通知后连同版面费一起交付。

  • 标签: 泌尿外科 电子版 征稿启事 杂志 腔镜 中华
  • 简介:全国骨科医师:为了解我国骨科事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摸清我国专职骨科医生的数量和结构,为今后骨科专科会员发展和骨科专科医师注册奠定基础,中华医学会决定白2009年4月起开展全国骨科医师的登记工作。

  • 标签: 骨科医师 中华医学会 骨科医生 专科医师 骨科专科 登记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尿常规检验患者施予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尿常规检验患者的资料,对全部患者施予尿液干化学检验(A组)、尿沉渣检验(B组)、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C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A组红细胞检出率大于B组,白细胞检出率小于B组,C组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大于A组、B组,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检验联合尿沉渣检验在运用到对尿常规施予监测后,监测的成效较优。

  • 标签: 尿沉渣检验法 监测 尿液干化学检验法 效果 尿常规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在取得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在我院检验科随机选取 2016年 1月到 2017年 4月的血样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酶免疫和金标免疫来检测乙肝五项,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检测结束后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对确诊乙肝有无异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成功率是否有差别。结果 结果可发现,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在乙肝五项的检测中具有高度一致性,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大三阳检出率一样,小三阳检出率较金标免疫的效果好,酶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金标免疫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酶免疫和金标免疫对乙肝五项检测的结果具有一致性,且酶免疫较金标免疫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两种方法检测结果都很理想,可以运用于临床。

  • 标签: 酶免疫法 乙肝五项检测 金标免疫法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刍议PCR检验与细菌培养的应用对提高阴道细菌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随机抽取了110例阴道细菌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分组分为实验组55例与参照组55例。其中实验组实行PCR检验而参照组采用细菌培养,重点对比两组的检验效果。结果:(1)实验组与参照组致病菌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参照组检验灵敏度、特异度相比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的应用可提高致病菌检出率,而且检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P与PBL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的护理实习生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PBL,观察组使用CP进行教学,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在实践操作成绩的对比中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成绩比较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和PBL在心内科护理教学中均具有应用优势,可提高护理实习人员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二者对比中,CP在知识理论护理带教中,优于PBL教学法。

  • 标签: CP法与PBL法 心内科护理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采用细胞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中心于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集采集到的流感样病例的350份咽拭子样本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采取细胞培养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式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阳性检出率为11.43%高于细胞培养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在临床检测中具有简单快捷、简单快捷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流感爆发初期大面积快速筛查。

  • 标签: 细胞培养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检测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直径和血流速度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用彩超直径和血流速度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评估和检查。并据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直径灵敏度98.23%,假阴性率5.46%,特异度80.23%,假阳性率23.66%,约登指数0.6,流速灵敏度99.83%,假阴性率3.57%,特异度89.35%,假阳性率13.86%,约登指数0.6。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与分别用彩超直径和血流速度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评估和检查,其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两者相较而言,血流速度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较高于直径

  • 标签: 超声 彩超直径法 血流速度法 颈动脉狭窄
  • 简介:摘要对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防止穿刺点出血的有效方法。选取血小板低于正常值或凝血时间延长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PICC置管后,试验组采取凝血酶压迫,对照组采取压迫,观察穿刺点出血持续时间。实验组平均出血时间为8.2h,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4.6h,比较后差别有显著意义(T=20521,P<0.05).采取凝血酶压迫明显缩短有出血倾向患者PICC置管后穿刺点出血时间。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化学发光免疫(CLIA)较放射免疫(RIA)的优越性。方法此研究共讨论108例血清样本,均为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用LIAISON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和放射免疫计数GC-911-r测定其血清AFP,并进行精密度实验、对比实验、线性实验、回收实验。结果R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0.5-108.3%,平均为95.7%,线性实验为5ng/ml-401ng/ml;CLIA方式检测回收率为92.1%-107.5%,平均为97.1%,线性实验为2ng/ml-939ng/ml。CLIA线性关系和回收率明显较好。对比分析实验直线回归性分析,r=0.994,此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中值、低值的精密度实验表明CLIA有较好重复性。结论测定AFP指数,建议可根据实际状况采用RIA或CLIA方式,此两种检测方式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定相似,但CLIA方式安全性、精密度、准确性更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胶体金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在HIV抗体筛查中的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期间的8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胶体金、ELISA检测HIV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60例患者中经HIV抗体复查显示其中阳性4例,ELISA检出阳性5例,胶体金检出阳性7例。以复查结果为准比较阳性检出率,ELISA、胶体金阳性检出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HIV抗体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60%、阴性预测值99%,ELISA的敏感性与阴性预测值上均高于胶体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之下ELISA筛查HIV抗体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胶体金,临床实际筛查中如有必要可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 标签: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HIV抗体 艾滋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检测血清 AFP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与酶联免疫检测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80例患者的血清样本,数字进行随机抽取,各抽 40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用化学发光免疫的为研究组,用酶联免疫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检测回收率和批内批间的灵敏度 CV值。结果:研究组回收率比对照组好( P< 0.05),灵敏度 CV值比对照组优( P< 0.05)。结论:检测血清 AFP时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回收率较高,灵敏度高,准确性更好,相对于酶联免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血清 AFP 化学发光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 回收率 灵敏度 CV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静脉采血及末梢采血为病人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将108例患者选进,时间分别在2019年4月、2020年5月,使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前者和后者均有54例,前者实施末梢采血,后者实施静脉采血。最后采用统计学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中观察组血常规检查结果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中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果有差异。结论:对患者展开血常规检验中实施静脉采血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静脉采血法 末梢采血法 血常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