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精益管理的方法提高护理病理质量。方法在进行精益管理前要通过首席护士质控出院的护理病历,选择2015年6月到2016年3月的病历成绩和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的病历成绩进行对比,然后将病历归档。根据精益管理的要求,主要建立三级的质量监控流程。最后由首席护士在整理终了将病历归档。护理部在每个月都随机选择20份运行护理病历,20份归档护理病历,将进行分析检查的成绩进行对比。结果使用精益管理后的病历管理成绩在院病历成绩(91.25±3.06)分,归档病历成绩(92.15±3.18)分要明显由于精益管理前的成绩在院病历成绩(95.93±1.87)分,归档病历成绩(95.81±2.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精益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书写病历、管理病历的能力,提高管理病历的质量。

  • 标签: 精益管理 护理病历 质量改进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及相应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250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250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切口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对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实行相应的手术室管理措施,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切口 感染 手术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合理用药安全性与管理措施的开展措施。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实施两种不同的用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用药不良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不合理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选取针对性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 标签: 心内科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检验科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质量管理。因此,检验科需实施规范化管理,对质量管理常抓不懈,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精确性,强化相关检验人员自身素质,以达到为临床提供真实的诊断依据。本文就检验科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确保检验科医疗安全,给予患者一定的安全感。

  • 标签: 检验科 质量管理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药事管理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月药事管理改革实施为界将病患分为研究组(实施后)和对照组(实施前),每组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用药后并发症药物中毒、药物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事管理应用于临床药学服务中可提高用药安全和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 药事管理 临床药学服务 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减少院内感染是建立安全医疗环境的重要内容,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目前正在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理念已经被广泛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提出,在进行医院管理评价时,需要持续改进医疗资料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管理核心,并对医院感染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作出明确的规定,探索出管理感染的持续质量改进途径,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本文阐述了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情况。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 感染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案首页填写的终末质量监控,分析缺陷原因,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方法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对我院2017年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量检查。结果4330份病案首页存在填写缺陷问题。结论应对临床医师加强病案首页填写培训,加强质控医师及编码员对病案首页的审核。

  • 标签: 病案首页 缺陷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检验试剂与设备管理的措施。方法在参照行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对我市中心血站实验室检验试剂和设备管理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室检验试剂与设备均得到了高效的管理。结论站在现代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的现状有针对的制定措施,有助于高效的管理各种试剂与设备。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实验室检验试剂 设备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1月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细节管理,选取本院2016年7月—12月开展的腔镜手术30台作为常规组,另挑选2017年1月—6月同样条件的腔镜手术30台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手术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细节管理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配合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还可降低器材缺失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推广应用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

  • 标签: 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细节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事食品的生产和经营及服务行业的人员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根据规定,凡从事食品的生产经营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的人员必须进行健康体检,拥有健康证明后才可以从事工作。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不仅对食品的卫生及公共场所的卫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从业人员本身的健康也是一项保护措施。为此,确保健康检查的质量极其重要。

  • 标签: 食品从业人员 健康体检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试验组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比较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对患者干预后的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促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让其血压控制效果得到保证,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规范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化管理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药房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前1年作为对照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工作运行情况。结果观察组药品验收时间、药品供应周期、票据入库时间及单品库存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取药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医院药房工作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善用药合理性,并有助于缩短取药时间。

  • 标签: 信息化管理 医院药房 合理用药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科技水平的发展突飞猛进,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的手段也更加的五花八门,这给检验检测机构带来了新考验、提出新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报告既是行政机关日常监督管理的晴雨表、行政执法的审判锤,也是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的指南针。因此,检验检测报告必须具有公正性、准确性。机构负责人一岗双责,对每份报告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势必要对实验室进行严谨高效的管理,既要重视检验结果的准确,更要重视检验过程的控制。本人现就检测机构的法人所承担的责任和需要开展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等方面来进行浅析。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 高效管理 实验室 大型仪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开展当中,应用新型护理查房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骨科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均匀分组方式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查房,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新型护理查房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少于常规组,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科患者护理管理而言,应用新型的护理查房模式整体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骨科 新型护理查房模式 护理管理 满意度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基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人力资源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基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人员,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精防医生平均年龄27±10岁,初级职称占80%,中专学历占85%,公卫专业占80%,公卫医师转岗占75%,从事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平均时间为18±8个月,接受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培训平均时间为12±6小时,平均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为231±139人,从事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占用工作时间的(5±2)%;村医平均年龄51±6岁,职称未定级占93%,中专学历占100%,临床专业占100%,从事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的平均时间为20±7个月,接受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培训平均时间为3±2小时,平均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量为4±7人,从事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占用工作时间的(1±2)%。结论目前基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人员配置还不能满足基本的工作需求。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PICC护理门诊的建议及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PICC置管50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均接受PICC护理门诊PICC置管护理,评价置管效果。结果本组病例平均PICC置管时间(175.58±15.69)d,按时复诊率92.00%(460),并发症发生率17.00%(85),总满意率为97.00%(485)。结论PICC护理门诊的建设,并落实规范化管理具有必要性,可获得理想PICC置管时间、按时赴诊率,可控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表现满意度较高,故认为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PICC 护理门诊 规范化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自测小屋应用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健康自测小屋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在社区设立健康自测点对社区高血压管理的影响及意义。结果在社区设置健康自测小屋并使用2年后,高血压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都得到很大提高,2016年通过健康自测小屋测量血压率显著高于2015年,2016年通过健康自测小屋测量其他项目率显著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健康自测小屋应用对社区高血压病管理有积极作用,是现行的高血压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

  • 标签: 健康自测小屋 高血压管理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产儿鼻饲后不同体位干预观察胃残留量。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A组仰卧位、B组交替左右侧卧位、C组俯卧位,每组30例,于鼻饲后采取相对应的护理体位,每2小时鼻饲一次,于下一次鼻饲前抽吸胃潴留量并记录。连续观察7天,每天观察时间为900~1700时。结果俯卧位组总胃潴留量1.85±0.36ml(P<0.01),发生腹胀2例,呕吐1例(P<0.05);侧卧位组总胃潴留量2.73±0.57ml,发生腹胀8例,呕吐7例;仰卧位组总胃潴留量5.32±0.54ml,发生腹胀16例,呕吐15例。结论俯卧位、左右交替侧卧位与仰卧位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早产儿胃潴留量,降低腹胀及呕吐的发生率。

  • 标签: 早产儿 体位 胃潴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有效管理。结果通过对气道的有效管理,保持了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护理满意度为95.8%。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气管切开的正确护理方法,以改变患者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维系患者生命。

  • 标签: 气管切开 护理 有效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血站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已经成为血站医疗工作者的主要措施。血站医疗工作者对于自我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因此,拥有一套健康合理地规章制度以及熟练的技术展开培训,将工作人员健康记录、和防护设备、检验器具消毒工作做好检查,通过对上述措施的阐述,在最大的限度上对检验科内的医源感染进行了控制。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文章对如何开展保护工作展开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相关工作保驾护航。

  • 标签: 血站检验科 医源性感染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