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患有糖尿病的96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按照患者的意愿检查血糖,观察组患者定期进行血糖检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检验后,观察组患者的HbA1c为(6.6±0.7)%、FBG为(6.2±1.1)mmol/L、2hPBG为(11.3±1.6)mmol/L,对照组患者的HbA1c为(8.0±1.6)%、FBG为(7.2±1.2)mmol/L、2hPBG为(12.6±2.4)mmol/L,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定期血糖检验后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血糖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现象、腧穴特异性、腧穴—脏腑效应和针灸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在针灸—经络系统理论的研究及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中具有切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针灸 经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67%、8.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30.61%,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采取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进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基层医院急诊中导致骨与关节创伤漏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发生骨与关节创伤漏诊的患者52例进行分析,总结导致其漏诊的原因。结果导致漏诊的因素病史采集不全3例(5.77%),体格检查不细致9例(17.31%),创伤复杂16例(30.77%),患者不配合7例(13.46%),医生经验不足5例(9.62%),影像学检查失误4例(7.69%),合并多种因素8例(15.38%)。结论加强基层医院急诊中导致骨与关节创伤漏诊因素的认识,采取措施进行规避,可以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基层医院 急诊 骨与关节创伤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切除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时机。方法常规采用三孔法完成手术,如手术操作困难或显露不良则改用四孔法。结果患者80例,C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转开腹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A组出现并发症1例为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B组出现并发症1例为腹腔感染,发生率为3.7%;C组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8.3%,其中腹腔感染1例、胆漏1例。结论腹腔镜下行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但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发作72h后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应给予重视。

  • 标签: 腹腔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老年糖尿病患者36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18例,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配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社区护理方式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治疗配合度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社区护理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泌尿外科病患者利用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通过临床疗效评价此手术在临床上的使用价值。方法我院泌尿外科自2009-2013年开展了50例,采用了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试验组,再选取行开放性手术的4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腹腔内脏器未受损,没有血管破裂等其他并发症出现。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虽然比对照组长,但是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后腹腔镜微创手术对于肾以及精索静脉等疾病治疗十分有效,安全、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各种特点,是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也可广泛运用于其他科室。

  • 标签: 微创手术 泌尿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在急性心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梗患者24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而言更为显著。同时在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梗患者的发病率相较而言比较高,在抢救的时候需要争分夺秒。将优化急诊救治流程应用到急性心梗中,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而可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救治流程 急性心梗 应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我院治疗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地将其分为两个组,一组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使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法,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1次/d,每10天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疗程,一般以3~8个月最为合适。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主要比较的是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治疗效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病情,降低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压氧 治疗股骨头 临床疗效 观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功效、不良反应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使用中药饮片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n=63)和对照组(n=63),研究组应用经过炮制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的中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2%)显著高于对照组(74.60%),研究组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约占12.70%,对照组患者17例发生不良反应,约占26.9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中药饮片经过炮制后,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中应用研究。

  • 标签: 中药饮片 炮制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结果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为正常健康人,还有20例为1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2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3级高血压患者。对这些人给予循环酶法进行血清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正常健康人40例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1.71±3.81μmol/L,20例1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3.26±4.16μmol/L,10例2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16.71±5.11μmol/L,10例3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26.71±13.81μmol/L。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对比健康正常人的血清半胱氨酸浓度要高一些,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主要的测量数据,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餐后最高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并通过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1例急性附睾炎的高频彩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断为急性附睾炎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高频彩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附睾炎患者的高频彩超情况。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21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中病变在右侧的有6例,占比为28.6%,病变在左侧的13例,占比为61.9%,病变在双侧的2例,占比为9.5%。检查结果显示,有14例患者合并有睾丸鞘膜积液。所有患者中病变部位有3例为附睾弥漫性肿大,3例局限在附睾头部,15例局限在附睾尾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后,没有Ⅰ级,Ⅱ级有7例,占比为33.3%,Ⅲ级有9例,占比为42.9%,Ⅳ级有5例,占比为23.8%。结论高频彩超是急性附睾炎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特异性强、诊断率高的特点,可在临床检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频彩超 急性附睾炎 实践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食管癌患者当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食管癌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梗死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神经功能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分为(7.25±2.64),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后评分为(14.18±3.54),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脑梗死 功能康复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检验在96例贫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贫血检验的96例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验,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在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容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贫血患者的过程中,应用血液检验的效果良好,有助于诊断治疗。因此值得在临床检验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综合征患者60例,由于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则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各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评分均远低于对照组,各小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血液透析综合征患者应注意的预防,并及时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综合征 预防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费抗结核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为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2~2016年12月接受免费抗结核治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用药健康教育,调查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行为,将有不合理用药行为的患者纳入不良组,余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有医学指征调整用药率21.0%,原因包括不良反应、耐药,自身有不合理用药率34.0%,良好组与对照组老年人、高中及以上文化学历、有家属监督、距医院车程<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费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尚可,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仍有不合理用药行为,不合理用药与文化水平、是否有监督、医院支持情况等因素有关,需加强监督指导,提供更多的支持。

  • 标签: 结核病 抗结核药物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将患儿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2.35±1.28)d、退热时间(2.28±1.14)d、肺部体征恢复时间(3.63±1.14)d、不良反应发生率(2.00%)、WBC总数(6.86±1.02)×109/L、降钙素原(0.23±0.08)ng/ml、血清CRP(3.45±1.52)ng/ml、IL-6水平值(10.68±1.84)ng/ml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肾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癌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35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诊断影像资料,判断该诊断方式对肾癌鉴别的效果。结果螺旋CT诊断明确透明细胞癌患者25例,乳头细胞癌患者6例,嫌色细胞癌患者3例,Bellini集合管癌1例,手术病理结果证实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8.57%。经典型12例,血管瘤样型16例,弥漫型5例,囊肿型2例。结论在肾癌诊断和鉴别中采用螺旋CT增强扫描方式具有较高的价值,即通过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进行明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螺旋CT增强扫描 肾癌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