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听诊法确定气管导管套囊压力的效果。方法120名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性别不限,气管插管后随机分M组和T组,每组60例。M组采用经验法给气管套囊注气,T组采用听诊法给套囊注气,然后两组均用压力换能器测定套囊压力,确定无漏气后机械通气静吸复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术后24h对患者进行访视,记录患者咽痛、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及血丝痰情况。结果M组套囊压力明显高于T组(P<0.05),M组患者术后咽痛、咳痰、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高于T组(P<0.05)。结论听诊法确定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可在合适的套囊压力下封闭气道,又能明显减少插管后气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听诊法 气管导管 套囊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血管断面重建对确定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GELightSpeedVCT扫描仪对冠状动脉进行容积扫描并在AW4?3工作站上对68例患者共89支病变血管的225枚斑块进行断面重建、测量斑块平均CT值并根据结果将斑块进行分类。由两名医师采用双盲法评价冠状动脉CTA显示病变血管斑块的性质和管腔狭窄程度,DSA显示对应的病变血管及ECT显示异常灌注区所对应供血血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CTA与DSA二者符合率87.1%,Kappa值为0.823,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冠状动脉CTA与ECT灌注缺损对应的血管二者符合率87.6%,Kappa值0.927,Kappa值>0.75两者一致性较好。结论冠状动脉CTA血管断面重建不仅能够明确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而且对于指导临床进行治疗和预防有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断面重建 冠状动脉
  • 简介:摘要密度是衡量一些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品质的重要指标,同时测量不确定度是评价结果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产品为例,以建立密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依据YBB00132003标准的要求对产品的密度进行检测并对其密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以口服固体药用高密度聚乙烯瓶为例,其密度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U=(0.9505±5.938×10-3)g/cm3K=2,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确定对选用大于相应直径为主牙胶尖进行根尖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诊治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病例120例各有1颗患牙,常规开髓揭顶备洞,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60例患牙,实验组用确定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选用比根尖基点直径大的牙胶尖为主牙胶尖和根管糊剂进行侧向加压充填。对照组常规根管预备和消毒,选用根管工作长度的牙胶尖和根管糊剂进行侧向加压充。结果实验组3例欠充2mm,恰充57例,无疼痛出现,对照组1例欠充2mm,恰充46例,超充13例,充后当天出现疼痛5例,4例无需服药,7天后疼痛消失,1例重新治疗后并口服消炎止痛药2天。结论确定根尖基点(根尖狭窄口)直径选好主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对提高根管治疗水平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根尖基点 牙胶尖 根管治疗术
  • 简介:摘要分析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的含量的不确定来源,计算各个不确定度分量,以合成不确定度计算扩展不确定度,评定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大小。该方法对HPLC法测定阿莫西林胶囊中阿莫西林的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具有指导作用,对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 标签: HPLC,阿莫西林胶囊 含量测定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符合天津市人群实际的Graves’病和桥本甲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诊断切值。方法以2007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断指南为标准,采用157例初诊Graves’病患者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测定值和18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TPO-Ab测定值分别与234例正常人TPO-Ab测定值对比,绘制ROC曲线,计算最佳诊断切值。结果区分Graves’病患者和正常组最佳诊断切值为12.85U/L,此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91.9%。区分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正常组最佳诊断切值为64.2U/L,此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96%。结论ROC曲线法是确定Graves’病患者TRAb的诊断切值的理想方法,根据ROC曲线法得到的诊断切值符合天津市实际,能够减少误判,提高诊断效率。

  • 标签: Graves&rsquo 桥本甲炎ROC曲线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并于首次血液透析时进行同步干预,3次/每周,共4周。干预结束后均随访2个月,在首次MHD治疗前、治疗后2、4个月采用Mishc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2、4个月两,试验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023、-7.259,P=0.003、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5.887、12.186,P=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降低MH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行为干预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粉中总砷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方法中不确定度来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样品制备、标准物质、回归工作曲线、重复测量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在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为重复测定因素,在95%的置信概率下得到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8㎎/㎏。

  • 标签: 原子荧光法 大米粉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3D打印应用于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的定位精度。方法选取本院患者60例作为样本,分为传统定位组与三维打印组两组。传统定位组采用CT辅助定位,三维打印组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定位。结果三维打印组定位误差(0.12±0.05)mm、一次穿刺成功率96.67%、治疗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3.33%,与传统定位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3D打印应用于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定位精度较高,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治疗有效率,预防再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3D打印 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 定位精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卡托普利片中氢氯噻嗪含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复方卡托普利片检验方法对氢氯噻嗪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对测量结果中带来的各个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评定和量化。结果量化各个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该法测定氢氯噻嗪含量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0.08%(k=2)。

  • 标签: 氢氯噻嗪 测量不确定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及合量进行评估,明确了对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的分量,进一步优化测试方法,提高实验准确度。方法根据GB/T5750.5—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离子色谱法)建立数学模型,从样品重复测量过程、标准系列配制过程、标准曲线拟合过程和方法回收率来讨论各不确定度分量。结果12次重复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含量均值为0.2347mg/L,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1mg/L,k=2。结论标准曲线回归拟合过程对扩展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大,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不确定度 氟化物 饮用水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共收治58例行化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29例)与综合性护理(综合组29例),对比两组结肠癌的疾病不确定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开展护理后,综合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能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结肠癌 放疗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完成对碳酸钙中镉的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按照药典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标准加入法,对含量检测中的各个检测环节的测量不确定的分量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并进一步得出含量测定测量不确定。结果计算出各个分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得出影响含量测定测量不确定的主要分量,并给出含量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论碳酸钙中镉含量测定的实验中拟合标准曲线的斜率和重复性实验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分量,其含量的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4.6%(k=2)。

  • 标签: 测量不确定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标准加入法 碳酸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我院风湿科住院AS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组接受由研究者提供的与疾病和康复相关的系统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能明显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

  • 标签: 中西医结合临床健康教育路径 强直性脊柱炎 疾病不确定感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