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析前阶段的质量保证不仅是检测工作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院各有关科室人员共同参与和配合。本文从作者多年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来探讨作为检验科人员如何加强与临床科室的合作与沟通,正确采集、运送检验标本,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可靠,提高检验及医疗质量。

  • 标签: 合作与沟通 标本采集 检验结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乐山市内公立二级、三级医院超声专业的基本情况。方法市超声质控分中心于2017年4月—2018年7月每月抽调市内超声质控专家对上述医疗机构督查调研,并以调查表的形式了解超声科专业人员、仪器设备、工作量等情况。结果共收集到32个医院的基本情况,其中二级医院24家、三级医院8家。各医院超声从业人员平均总的人数和医师的人数、辅助人员的人数,二级医院分别为5.3人、4.2人、1.2人,三级医院分别为18.6人、13.1人、5.5人,超声仪器平均数分别为二级医院2.8台、三级医院8.7台,进口仪器占70%以上。仪器与人员比二级医院11.4,三级医院11.5。日平均工作量二级医院88人次,三级医院312人次,且呈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乐山市二级及三级医疗机构超声人员数量不足和工作量的上升是目前的现状,超声仪器性能绝大多数能够达到诊断要求。超声质量控工作对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声 质量控制 调查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医院质量控中IP形成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利用IP的平台技术来实现医院质量控第一,实时自动监控预警判断和现场纠偏纠错的事前控制交互平台;第二,约定俗成规范化的信息传递交换平台;通过IP的设计,列举了医院质量控中IP技术,在电子病历和信息传递交换中的应用。

  • 标签: 医院质量控制 信息化模板(IP)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中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以便对黄芩饮片质量做出综合的评价。方法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技术对黄芩饮片进行提取,在选择了共有峰后,以此当作变量因子对黄芩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实现降维分析作用。结果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黄芩饮片质量控情况,对黄芩饮片做出综合的评价和合理分析。结论应用主成分分析技术对黄芩饮片能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可以作为中药饮片常规质量控方法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黄芩饮片 质量控制 主成分分析法
  • 简介:摘要由于近年来人们饮食的复杂化和环境的逐渐污染,导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而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均造成的十分恶劣的影响。为尽量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用理化检验措施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也容易影响理化检验的准确性,因此,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理化检验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也很有必要。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理化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生物培养不合格标本的特点并提出质量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720份有效的微生物培养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不合格率及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质量控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总不合格率为16.25%,最严重的类型为痰标本。在所有不合格标本中,因血液标本脂血而导致不合格的问题最为严重,占比25.64%。结论加强对微生物培养工作的质量控,有助于提高微生物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降低不合格率。

  • 标签: 微生物培养 不合格标本 特点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决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控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总结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工作经验。结果查找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工作中出现质量控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结论使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工作中,对质量控的各个环节的检验结果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自动分析 生物化学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近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和质量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模型建立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近红色外光谱在中药鉴别领域以及质量控当中的应用及效果。结果近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别应用时,可起到差别药材产地、识别假药、测定药材主要成分含量、在线检测等作用,且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对样品无损坏等诸多优势,有效地控制中药鉴别的质量。结论由于近红外光谱具备的高效、快速、准确、绿色环保、便于在线分析、不破坏样品等特点,使得其在中药鉴别和质量控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而也为从事光谱及中药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 标签: 近红外光谱 中药鉴别 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质量控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尿液常规检查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受检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42例患者,参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方法实施尿液样本采集和尿液常规临床检验,研究组患者在实施前质量控基础上实施尿液样本采集尿液常规临床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和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应用前质量控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受检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降低不合格尿液检验样本的发生率,提升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医师开展相关疾病的诊断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条件。

  • 标签: 前质量控制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案三级质量控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0份2015年10月—2017年2月的病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份。观察组采用三级质量控的办法进行病案质量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病案质量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病案的质量检查评分结果。结果对照组病案的总体合格率为8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9%。结论采用三级质量监控进行病案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病案质量。

  • 标签: 三级质量监控 病案质量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增设护理质量督导员进行护理质量控的效果。方法在科室选拔增设科室护理质量督导员,以“质量控,人人有责”为监督原则,对科室各环节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控制。将增设了督导员之后的科室护理质量与没有增设之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科室增设了护理质量督导员之后明显的提高了科室的各环节的护理质量,在调查中表明对于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病区管理、急救药品及器械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治疗室物品管理、健康教育知晓率等方面的护理,病人的满意率均高于增设护理质量督导员之前。结论在科室增设护理质量督导员是全面高校地提升各科室护理质量的科学有效地管理方法。

  • 标签: 护理质量督导员 护理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方法,为保持其功能和检测结果真实准确提供支持。方法依据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对医疗器械检测设备和实验室实施质量控。结果探讨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结论加强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确保医疗器械检测结果准确和可靠。

  • 标签: 医疗器械 质量控制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自2017年7月起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实施质量控小组管理模式,统计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以及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并与2017年1月到6月期间,传统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下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模式相比,运用质量控小组管理模式,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物品交接不清发生率显著降低,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手术安全核查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质量控制小组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微生物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种类极为多样,大多数泛耐药菌株和耐药菌均能显著阻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因此,及时加强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并提出改进策略能够有效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临床信息,本次研究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临床微生物检验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改进策略。

  • 标签: 临床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对策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质量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病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乳腺组织标本展开免疫组化学染色,并实施有效的质量控措施,观察乳腺切片标本以及检验结果。结果乳腺组织切片没有出现收缩干裂现象,组织结构细胞形态相对清晰,能够对乳腺癌细胞、炎症细胞予以清晰的辨别。HE染色鲜艳,细胞核染色结果显示,颜色为鲜明蓝色。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癌的病理检查具有重要意义,染色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病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清楚PDCA循环法对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因素的有效控制,进而研究基于PDCA循环法的PDCA质量控体系对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能产生多大影响,为最终在医院实行PDCA质量控体系达标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将对比组和实验组选取影响护理质量的七项因素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患者满意率、消毒合格率、制度完善率、环境管理满意度等几个指标方面均有提升的同时,手术护理差错率、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手术感染发生率几个指标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结论基于PDCA循环法的PDCA质量控体系达标建设对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能产生深远的影响。是现代医院加强质量管理,特别是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使其达到高效、优质的一种最先进、最具科学管理理念的质量控体系。

  • 标签: 医学护理 比较分析 PDCA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药品检验的过程中质量控的必要性及其有效措施和办法。方法对于药品检验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结果不正确的诸多影响因素。结果能够确保对药品质量进行科学性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结论对药品的检验过程可大致分为了三个步骤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

  • 标签: 药品检验 质量控制 安全措施 必要性
  • 简介: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跟每个人是息息相关的,唯有确保食品供给安全,人们身体健康才能得以充分保障,认真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此,本文将简要探究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质量控措施。

  • 标签: 食品 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肠镜单人操作与双人操作对比分析,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比较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不同结肠镜操作技术的结肠息肉检出率,同时观察,结果结肠镜操作成功率、进镜速度和长度、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单人法组中总计780例数,其中检出息肉232例(29.75%),结直肠癌48例(6.15%),双人法组中总计438例数,其中检出息肉50例(11.42%),结直肠癌21例(4.79%);大于50岁的患者比较单人法组中总计292例数,检出息肉134例(45.89%),结直肠癌33例(11.30%),双人法组中总计104例数,其中检出息肉37例(35.58%),结直肠癌17例(16.35%);两组到达回盲瓣的例数、到达回盲瓣时的时间及镜身长度、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镜单人操作,可提高基层医院结肠镜检查结肠总的息肉的检出率,能达到结肠镜检查质控要求,同时因缩短镜身而更方便内镜的各种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结肠息肉 结肠镜单人操作 结肠镜双人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低流量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是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收的,以麻醉用药的种类不同分为两组,33例实行异氟醚麻醉患者为对照组,33例实行七氟醚麻醉患者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常规指标的变化情况和麻醉后的恢复情况。结果气管插管后和手术结束时,试验组患者的常规指标与对照组的相比明显较低;维持麻醉2h后,试验组患者的常规指标与对照组的相比明显较高;试验组患者的导管去除、眼睛睁开和意识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流量七氟醚麻醉药在腹腔镜手术中起着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维持了患者的常规指标的稳定,缩短了麻醉恢复时间,可以作为手术的首选麻醉药。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麻醉 七氟醚 低流量 作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