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与七氟烷联合对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儿66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七氟烷麻醉,研究组患儿予以联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方法麻醉后,研究组患儿手术用时、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躁动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七氟烷联合可以使小儿苏醒躁动情况得以改善,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泊酚 七氟烷 小儿麻醉 苏醒躁动
  • 简介:氟哌酸对小鼠实验性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环氟哌酸注射液对金黄色葡球菌、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引起的小鼠全身感染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无论是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环氟哌酸均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其中对变形

  • 标签: 环丙氟哌酸 治疗作用 静脉给药 口服给药 小鼠实验 诺美
  • 简介:儿茶胺类物质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神经介质,具体种类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丁羟色胺、5羟色胺及其衍生物。儿茶胺类物质在体内调节基本生理功能,传递生理信号,是正常生理过程中重要的信号介质,同时在病理过程中也出现其含量的相应变化。儿茶胺类物质在血浆及组织间液中含量非常微少,同时各类生物样品中存在化学结构与儿茶胺相似的代谢物和/或内源性带有相关基团的干扰物,导致精确测定儿茶胺含量困难,而临床实践中选择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测定儿茶胺类浓度的方法,不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当前的研究难点。本文在此介绍几种目前应用的检测儿茶胺的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质谱分析做一重点介绍。

  • 标签: 儿茶酚胺 分析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毛细管电泳法 质谱
  • 简介:目的:探讨二巯磺钠(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Na-DMPS脑室内给药(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可造成脑水份,钙含量明显增加,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20minicvNa-DMPS900μg·kg-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二巯丙磺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