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早期病例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80例病例按病程长短分为两组,其中A组病程2~7天患者45例,B组病程8天至1个月患者35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抗病毒、营养神经、中药内服、外用药外敷、止痛剂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100%(45/45),B组总有效率97.1%(34/3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尽早发现,采取早期综合疗法疗效显著。

  • 标签: 带状疱疹 早期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就医层次,把握在社区治疗中临床特点,解析血糖控制效果差的原因。方法对社区门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糖尿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不良的原因剖析,建立随访档案,进行总结并归纳原因。结果糖尿病是终生的疾病,又是复杂的可防可治的疾病,其社区管理显得更为重要。糖尿病必须突出“预防为主”,预防切点的年龄应前移。结论应在代谢综合症时就启动,争取有30%~50%人逆转为正常,是可以达到的。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追踪治疗 预防发展
  • 简介:从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提出了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管力度的设想,以及要对法律责任加以认定并对损害受害者加以救济的观点。

  • 标签: 中药不良反应 监管对策 法律责任 救济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方案,从而为今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研究,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4例。其中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糖尿病肾病患者空腹血糖、尿糖、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等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好转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肾病 研究 分析Study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内科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6例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观察组以解毒、疏风、利湿、凉血为主进行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钙剂或奴夫卡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2%,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内科湿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西药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湿疹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远程医疗会诊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方式,可以通过医学专家的会诊和指导,为基层医院提供良好医疗服务。本文对远程会诊的概念,国际及我国医疗会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远程会诊工作对策。

  • 标签: 远程 医疗会诊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在2003年3月到2008年8月住院的应激性心肌病的12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特点、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及诊断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分析发现,应激性心肌病患者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收治的概率占急性心肌梗死总收治率的1%,所以,有效的鉴别应激性心肌病与应激性心肌梗死以及冠心病的区别尤为重要。结论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特殊的心肌病,通常情况下会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我们应提高对应激性心肌病的认识,如发现类似症状,要及早就医诊断治疗,在诊断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并做好预后工作。

  • 标签: 应激性心肌病 诊断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溶解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并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结合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36例,结果本组4例死亡,2例继发脑室感染,10例好转,22例基本痊愈出院。结论脑室内注入尿激酶综合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效果确切,疗程缩短,方法简便安全。

  • 标签: 脑室出血 尿激酶 脑室 外引流术 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