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完善适合恶性肿瘤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模式,以改变患者家属不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科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直接陪护的直系亲属,根据患者入院时所在的治疗组不同分为2组,分别为A组(常规教育足)50人和B组(复合式健康教育)57人,分别给予不同的入院健康教育。结果复合式健康教育较传统健康教育满意度增加、疾病的认知度增加、健康教育的再询问次数减少,但所需时间增加。结论在恶性肿瘤家属中开展复合式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健康教育 恶性肿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乌甲素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检查的应用,探讨高乌甲素最佳给药时间。方法90例行无痛宫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前20分钟静注高乌甲素4mg(A组)、术前10分钟静注高乌甲素4mg(B组)、麻醉前静注高乌甲素4mg(C组)。三组均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术中肢体反应情况、丙泊酚用量、离院时VAS评分;记录麻醉前和手术开始时的MAP、SPO2、HR。结果A组术中体动反应轻于B组和C组(P<0.05),与麻醉前相比,三组手术开始时的MAP、SPO2均显著下降(P<0.05),丙泊酚用量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高乌甲素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检查麻醉,安全、效果确切,术后疼痛轻,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高乌甲素 丙泊酚 宫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合龈距离低的磨牙残冠利用髓腔固位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牙冠大面积缺损,合龈距离小于3mm,根管治疗完善的磨牙病例32例,利用磨牙髓室作为固位型制作嵌体冠,观察6个月至3年。结果32例均固位良好,无一例脱落。结论通过以髓室固位冠修复可以满足磨牙残冠修复的功能要求。关键词残冠髓室固位嵌体冠桩冠已广泛应用于修复残根残冠。但对于合龈距离低的磨牙,全冠固位力不足。本人通过利用髓腔固位的方法制作嵌体冠,使这部分患牙得以保留,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门诊随访患者27例(32颗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32—63岁,平均47.3。上颌12例,下颌20例,Ⅰ类洞型嵌体冠9例,Ⅱ类洞型嵌体冠23例。选择已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合龈距离低于3mm的磨牙残冠32例,要求牙体预备后髓腔深度在3mm以上,至少三面轴壁剩余牙体厚度在1mm以上,缺损面残余龈壁位于龈上。1.2方法1.2.1牙体预备常规牙周洁治,完全去净腐质,磨除过高过锐的牙尖和边缘嵴,要求至少三面轴壁剩余牙体厚度达到1mm以上,髓室底平,洞壁外展2-5度,冠边缘圆顿,髓室内与轴壁要取得共同就位道。1.2.2以Silagum硅橡胶取印模,灌注超硬石膏模型,技工室制作完成,临床试戴,检查冠边缘密贴程度,调合磨光,以VocoMeron玻璃离子水门汀粘固。1.3评价标准成功修复体边缘密合无继发龋,稳固,邻接关系好,无食物嵌塞,基牙牙周及根尖组织正常,咀嚼功能良好。反之则为失败。2结果经过6个月至3年观察,32例均固位良好,冠边缘密贴未探及继发龋,咀嚼功能正常,牙龈无红肿,未探及牙周袋。3讨论磨牙残冠在临床很多见,随着人们对牙齿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深入,保留残冠的要求越来越多。并且随着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发展,使这一要求更大程度地得以满足。传统意义上,最基本保留大面积缺损的磨牙残冠的修复方法,就是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桩核冠修复,它利用插入根管内的桩获得固位。对于合龈距离低的磨牙残冠,如果按照传统修复方法制作桩核冠,缺点是由于合龈距离低使得铸造金属冠的固位力不足,易脱落。如果设计为铸造桩冠,由于磨牙一般有2—3个根管,根管桩方向一般会不一致,桩核冠就可以采用铸造分裂桩核来解决共同就位道的问题,而桩冠就很难解决,或者减小根管桩的长度或者减少根管桩的数量。本方法通过髓腔固位就可以保证修复体的固位力,同时简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磨牙残冠的保留率。以往的嵌体冠利用牙轴壁呈连续的圆筒状,和牙冠颈部边缘形成环抱,再加上髓室嵌体共同构成抗力系统来提供足够的抗力。但在临床上,Ⅱ类洞型在磨牙牙体缺损中非常多见。本文所选病例中有23例牙体预备后呈Ⅱ类洞型,其三面轴壁的保留牙体厚度在1mm以上,缺损面轴壁位于龈上0.5mm以上,这样冠颈部可以形成环绕,保证箍效应的形成。本组病例进行了6个月至3年的随访,对于Ⅱ类洞型嵌体冠的修复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参考文献1张新春,王炎,米乃元,等.不同余留牙高度对桩冠箍效应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2,3(1)12.2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4.3徐成文.髓室固位的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4,9(5)156-157.4滕伟,张辉.后牙残根残冠保留修复临床远期疗效浅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1,2(1)4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例70-75岁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普通组,每组100例,比较胃镜完成情况、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检查前、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无明显不适,未出现难以耐受的不适,咳嗽、恶心、呕吐均较普通胃镜组显著减少(P<0.01)患者感觉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HR、SMP、DMP、SPO2均正常,无痛组检查中、检查后SPO2同本组检查前和普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普通组检查中HR、SMP、DMP升高,与无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量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胃镜检查 丙泊酚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小儿短小手术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术中静滴维持,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对比两组的氯胺酮用量,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氯胺酮用量(58.0±20.8)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5.9±3.2)min,完全清醒时间(15.0±3.3)min,术中呼吸抑制率为5.0%,术中体动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氯胺酮用量少,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安全有效。

  • 标签: 氯胺酮 七氟醚 儿童 麻醉
  • 简介:目的为观察CO2激光复合扩肛术治疗肛裂的疗效。方法对96例肛裂患者在局麻下行CO2激光加扩肛术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治愈时间7~11d,平均9.5±1.2d,随访时间3~6个月,近期治愈率100%。结论结果显示CO2激光复合扩肛术治疗肛裂具有疗效好、出血少、痛苦小、愈合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

  • 标签: 肛裂 CO2激光术 扩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行宫腔镜手术的串者,随机分成两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各30例,记录患HR、BP、Spo2,同时观察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和丙泊酚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心率HR、BP、Sp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和丙泊酚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镇痛效果好,对生命体征影响小。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宫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诊治青光眼的疗效进行分析评价。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实验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两组的前房和眼压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正常前房率为96.67%,对照组的正常前房率为76.67%,两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两组眼压在术前和出院时相较差异较小(P>0.05),在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治疗效果较好,可以较好控制眼压和前房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术后镇痛随机分三组I组舒芬太尼1μg?kg-1?d-1、II组舒芬太尼1μg?kg-1?d-1+右美托咪定1μg?kg-1?d-1、III组舒芬太尼1μg?kg-1?d-1+右美托咪定1.5μg?kg-1?d-1;三组PCIA设置为持续量2ml/h,单次负荷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容量100ml。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三组术毕(T1)及术后4h(T2)、12h(T3)、24h(T4)与48h(T5),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2~T5时I组VAS评分明显高于II组和III组(P<0.05),I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和III组(P<0.05),III组的嗜睡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I组和II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能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同时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值得注意的是较大剂量右美托咪定产生的过度镇静和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麻醉中采取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剖宫产患者分为参照组(n=15)与实验组(n=15),参照组行罗哌卡因麻醉,实验组行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评分、镇痛维持时间、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参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但是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在剖宫产麻醉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剖宫产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合换药法在老年压疮患者局部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压疮分期、发生部位将204例压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复合换药法,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替硝唑、胰岛素、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后湿敷,辅以电磁波照射,再用湿润烧伤膏、碘胺嘧啶银油纱外敷包扎。对照组合采用单一换药法,仅用生理盐水湿敷疮面,未使用电磁波治疗,其它同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1%,治疗效果及愈合天数两组比较X2=12.902,P<0.001;T=9.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换药法疗效明显,能缩短压疮治疗时间,有效率高,明显优于单一换药法。

  • 标签: 老年压疮 局部 复合换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消化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抛硬币方法将最近几年前往我院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80例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静注丙泊酚,B组静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比两组患者的HR、MAP、Sp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HR、MAP、SpO2对比,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高于B组的2.5%,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在无痛消化内镜中应用,效果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 无痛消化内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镜通过丙泊酚复合镇痛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和对照组20例(单纯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达到了100.00%(20/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1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00%(2/20),低于对照组25.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药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镇痛药 无痛胃镜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施手术治疗的52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患者麻醉药剂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和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各为26例,对比两组患者氯胺酮用量、苏醒时间及术前术中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P>0.05;术中,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0.05;两组患者心率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氯胺酮用量及苏醒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的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手术麻醉中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氯胺酮 瑞芬太尼 小儿手术麻醉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84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仅行全身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阶段麻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比较无意义(P>0.05),麻醉后各个节点,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