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在养老机构利用护理安全风险认知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择取在2020.1-9月期间,研究对象为某养老机构所有案例中随机抽取的58例老年人,对其进行盲选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详细记录护理前后两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以及一系列反应安全风险护理认知的相关数据,并以此为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干预方案可行且影响价值显高,引用统计学予以计算,得出各数据较观察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检验结果P<0.05。结论 在养老机构利用护理安全风险认知干预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可全面性地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倡推广,建议大规模采取针对性实施操作。

  • 标签: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护理安全风险 认知干预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处于不断地发展进步的过程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将它运用到了工作当中,自然疾病控制机构也是其中之一。疾病控制机构把信息技术充分地应用到了档案管理的过程当中,其主要运用方向是档案的查找和资料共享等若干的方面。在实际应用当中,信息技术不但可以用来进行信息的采集,同时节约很多存储空间,另外还可以非常显著地提升管理档案的效率。因此,本文将针对在疾病控制机构当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策略以及需求进行探究,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更好地前进和发展。

  • 标签: 疾病机构 健康管理 信息技术支持 对策分析
  • 简介:疾控机构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适应新时期卫生防病工作要求而产生的,对其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必须给予充分的认识。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把握档案管理系统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拓展性,切实做好系统维护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只有这样,信息化系统才能融入各项卫生防病工作,适时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现档案管理的质的飞跃。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档案 信息化
  • 作者: 卞焱(沈阳市东陵区卫生监督所辽宁沈阳1110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区级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的基石,承担着数量庞大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供水单位、公共场所、医疗机构等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9部法律、20多部行政法规、200多个部门规章是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依据。当前,各级区级卫生监督机构面临人员编制不足、监督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下面,以沈阳市东陵区卫生监督所为例,浅谈区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需求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的时期,我国的疾控机构不再以疾病的防控作为唯一的工作重心,而是将“健康体检”“公共管理”作为新的工作中心。这是因为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使得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有关身心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必然导致医疗需求不再限于疾病的防治,而是更多地侧重于对健康的保持与促进。本文就新时期我国疾控机构在健康体检中的具体公共管理措施进行一定的探索,试析疾控机构应该怎样更完善地实现对健康的管理。

  • 标签: 疾控机构 公共管理 健康体检 疾病防控 新时期 工作中心转移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患者的自我安全意识以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在医疗机构外用制剂方面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国在医疗机构制剂方面的质量监管力度也不断强化,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机构制剂生产安全性以及临床使用可靠的基础保证。本文以医疗机构外用制剂为例,在分析医疗机构外用制剂的重要性的同时,对其风险管理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质量管理 医疗机构 外用制剂 生产
  • 简介:春季正值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和各种传染病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和各种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确保广大师生、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的学校(托幼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学校(托幼机构)开展晨检,儿童日常用品、玩具和餐具消毒,儿童活动室、休息室空气通风、消毒,被褥暴晒,室内外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饮食、饮水卫生,

  • 标签: 学校食品卫生 托幼机构 传染病 防控 餐具消毒 卫生监督所
  • 简介:为预防手足口病、麻疹等传染病在学校(托幼机构)发生和蔓延,按照枣庄市卫生局、教育局文件要求,滕州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 标签: 预防控制工作 托幼机构 传染病 滕州市 学校 手足口病
  • 简介:目的评估北京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并找到影响报告质量的因素。方法以现场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和收集经常性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分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报告质量。结果二级医院的报告质量高于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三级医院,城区医疗机构报告质量高于郊区,门诊部、住院部报告质量高于化验室;化验室是漏报的主要环节。结论针对不同的信息报告薄弱环节加强督导、培训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 标签: 医疗机构 疫情报告 现况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药师作为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但尽管如此,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仍然存在,加重患者的生理痛苦与经济负担,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对近几年来的医疗机构药师干预促进合理用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的改进措施。

  • 标签: 医疗机构 药师 干预 用药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害生物防治机构对有害生物防治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卫生服务的一部分,但作为新兴行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对提供服务机构进行管理,以达到经济高效的防治效果,通过近几年作为第三方监管实践总结,探索有害生物防治服务机构在防治服务前、服务中及服务后的管理内容,以为需方提供借鉴。

  • 标签: 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防治机构 管理
  • 简介:目的研究全国卫生监督体系在2007~2012年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现状,发现其主要成效及问题,为优化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建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运用EXCEL2007及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012年平均每机构人员数为30.19人。(2)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41.46岁;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占45.15%;中级职称人员占27.07%;预防医学和其他医学相关专业人员共占56.57%。结论2007~2012年卫生监督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在人员配置数量、人员素质结构等方面有较大改善,但因卫生监督职能调整所致大量人员流失现象亟待解决。

  • 标签: 卫生监督 人力资源 现状分析
  • 简介: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1999年卫生部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2002年卫生部等11部委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鼓励引进社会资源,多元化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社区卫生机构的建立、发展及进一步完善,是关系到我国今后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为寻求更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模式,我们将成都市青羊区汪家草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5~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与开展此项工作前的2001—2004年进行分析比较,报道如下。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简介:摘要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预防医学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长期积累的资料,对开展疫情的预测预报、流行病学分析、制订公共卫生实施监督监测方案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为若干年后发现或分析疫情流行规律提供依据。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将能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广泛开展信息交流,使业务档案发挥其利用价值,从而服务于卫生事业,并大力推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

  • 标签: 疾病预防控制 档案管理 信息化
  • 简介:目的了解国内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历史及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部分省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历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全国11个省市共278所医疗机构参与调查,其中1986、2005、2015年信息填写完整的医疗机构分别为78、175、278所。清洗人员由医生、护士和工人组成,其中护士和工人两者结合的医疗机构由1986年的2.56%上升至2015年的23.74%。1986年100%的医疗机构使用存储水进行消化内镜的清洗;2005、2015年均使用流动自来水清洗,且2005年有30.29%使用过滤水或纯化水清洗,2015年50.72%的医疗机构使用过滤水,17.63%使用纯化水进行消化内镜的清洗。1986年均未使用清洗酶,2015年已有98.92%的医疗机构使用酶液清洗消化内镜;1986年消化内镜孔道冲洗以简单冲洗为主(94.87%),2015年以强化冲洗(34.53%)和自动化冲洗(53.24%)为主。2005年及之前消化内镜清洗消毒〉90%不记录或采用人工记录,2015年采用信息化追溯系统的机构占36.33%。结论国内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人员配备、清洗用水质量、高效消毒剂的选用、监测及记录操作程序等方面较1986、2005年均有很大程度地提高,清洗消毒逐渐规范,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方法趋于多元化。

  • 标签: 消化内镜 清洗 消毒 现状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新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读后感想。方法通过强化法律地位、强化管理责任、加强血液保护、保障妇幼输血四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以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形式公布,完善了我国血液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其法律地位得到了本质性提升。结论《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公布与实施是我国临床用血管理的1个新的里程碑,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输血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标签: 医疗机构 临床用血管理方法 感想
  • 简介:摘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卡那毒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和来自小单孢菌的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小诺霉素等。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且还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作用。从抗菌作用的特点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生素,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卡那霉素对假单胞菌感染无效,尤其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及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已被新的药物取代。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的抗菌谱较卡那霉素广,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在临床广泛应用。半合成的氨基糖甙类药物阿米卡星等,为目前临床应用的氨基糖甙类的新化合物。

  • 标签: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