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夏商周考古》评介许天申由南京大学教授张之恒、南京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周裕兴合著的《夏商周考古》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4万字。夏商周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夏商周考古取得了很大成就,大量新的考古资料有待在...

  • 标签: 商周考古 夏商周 考古资料 考古学文化 中国考古学 学术研究
  • 简介: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二十六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悄然开启,以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宝藏而震惊了中外。并由此而兴起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1个世纪过去了,敦煌学的发展方兴未艾。而且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许多教学、科研机构都致力于敦煌学研究生的培养,在不少大学,敦煌学也成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然而,敦煌学内容庞杂,学科种类众多,除了石窟考古、石窟艺术之外,敦煌文献、历史地理、民族宗教、文学作品、语言文字、乃至科学技术等,都是敦煌学本身所必须涉及的。

  • 标签: 敦煌学 评介 教程 新兴学科 石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
  • 简介:<正>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形形色色、神秘隆重的丧葬就成为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而对于历史文化久远的中国而言,丧葬更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从史前的祖灵、祖先崇拜发展到殷人的尚鬼事神,丧葬礼俗达到极盛,丧葬越来越被世人所重视。特别是制礼作乐的周人就对丧葬礼仪作了种种严格规定,由孔子及其弟子收集整理成册的《周礼》、《仪礼》、《礼记》等书中有专门的篇章加以讨论。不仅如此,士大夫们还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渗入到丧葬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

  • 标签: 丧葬礼俗 丧葬文化 丧葬礼仪 祖先崇拜 收集整理 历史文化
  • 简介:由于《管子》的作者、成书的时代及其篇章的复杂性,故将《管子》视为一个学派的成果。《管子》的轻重篇具有相当丰富的货币资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理论。所谓轻重篇,除了名为《轻重》的六篇以外,《巨乘马》、《乘马数》第十二篇也属轻重篇。这些作品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其形式均为齐恒公同管子的对话:二是它们的内容都与经济有关。在讨论经济时。有意无意地论及了货币问题,由币分三等、货币的定义和功能以及黄金货币构成了那个时代最优秀的货币理论。

  • 标签: 货币理论 《管子》 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 《轻重》 第十二篇
  • 简介:2001年,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墓葬壁画》是一本资料翔实,图版精美的好书.值得推荐和介绍。

  • 标签: 十六国 嘉峪关 壁画 墓葬 魏晋 资料
  • 简介:<正>《夏商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夏殷文化考古学研究》)日文版,饭岛武次著,1985年2月由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引用考古材料丰富、全面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全书除序言外共分九章,其中前八章分别是: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和夏商遗迹;遗址和文化层;宫殿址;小型建筑址;墓葬;陶器;青铜器和玉器。几乎包括了已

  • 标签: 考古学研究 商文化 二里头文化 考古材料 殷文化 青铜器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场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为了有效地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让子孙后代不再蒙受战争的痛苦,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那一天起,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爱好和平的人们就以各种方式为实现人类这一共同的目标而奋力呐喊,即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日本,当今仍然能听到谴责战争,呼唤和平的正义之声,一些具有良知的人们在反躬自省并付诸与行动,这就是近年来轰动扶桑的"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展览.

  • 标签: 日本 展览 和平 战争
  • 简介:《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评介晏昌贵南阳盆地,淮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分区的过渡地带,历史时期,这里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中心,我国古史时期的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峙,宋与金的抗衡大都以此区为分野,实在有其深刻的历史地理背景.先秦时期,这里更是东西...

  • 标签: 历史地理 诸侯国 青铜器 楚文化 先秦史 历史文化
  • 简介:汉魏洛阳故城是我国著名的古代都城遗址.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曾在这里建都,长达330余年;若再加上春秋晚期至战国晚期周敬王及其后诸王在此立都200多年,这就几占夏代至清末各王朝历史的七分之一,遂成为全国建都时间最长的古城.

  • 标签: 建都 洛阳 北魏 都城遗址 外郭城 汉唐
  • 简介:博物馆对于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公共博物馆在中国成长已逾百年。这期间,学界一直都在探索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也几经修改,以适应新社会的需要。辨明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学(museology)、博物馆技术(Museography)三词的关系,对于理解博物馆至关重要。简单地说,博物馆是个教育机构。博物馆学即以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博物馆历史、目的、宗旨、管理运营、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博物馆学 公共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 国际博物馆 博物馆事业
  • 简介:<正>高文先生编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四川汉代画像砖》和由巴蜀书社出版的《四川汉代画像石》两书,汇集了四川境内出土的汉画像砖(含纪年、文字砖)、画像石拓片(照片)606幅,与目前我国发现的汉画像砖、画像石较多的几个省区和已出版的汉画专著相比较,具有显著的地方特点:画像石,以众多汉阙画像和崖墓画像为全国罕见;画像砖,则以内容丰富而数量众多居全国之首。这六百余幅汉画作品,再现了四川境内1700多年以前的政治、军事、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的不同侧面,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大百科全书。

  • 标签: 四川汉代 汉画像砖 汉画像石 拓片 金石 石刻画像
  • 简介:《国际博协通讯》2002年第四期宣布了国际博协执委会确定200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和朋友”,并以此为聚焦组织了一组稿件。“编者的话”中指出,博物馆离不开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博物馆才有了很多成功的故事。这期刊物在聚焦栏目下,

  • 标签: 《国际博协通讯》 2002年 博物馆之友联盟 志愿者
  • 简介:王国维先生倡导以传世文献与地下出土材料相印证,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已成为上古中国研究之圭臬。近年来,简牍文献的整理与发表,为早期儒家经典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或能校订旧说,或能补缺去伪,有价值的成果颇多,蔚为大观。最近,武汉大学徐少华先生的新作《简帛文献与早期儒家学说探论》(下文简称《探论》,商务印书馆2015年5月版)出版,收录了他十余年间关于早期儒家学说的重要成果,文章尔雅,颇能比异析疑,

  • 标签: 儒家学说 简帛 简牍文献 民之父母 传世文献 郭店楚简
  • 简介:法国汉学曾为海外汉学之正宗。巴黎素有“汉学之都”的美誉。最早的学院派汉学研究的传统就是法国汉学大师雷慕沙(AbelRéusat)开创的。深厚的法兰西人文精神、严谨的中国乾嘉式考据方法和新颖的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交相辉映,使得法国汉学独树一帜,占尽风流。百余年来,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影响曾广被欧美、东瀛,并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产生过一定的贡献。(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虽然二战后,由于日美汉学的迅速崛起,法国汉学逐渐丧失了往日独占鳌头的地位,显得有些衰落,但仍是海外汉学的一个重镇。尤其是西域研究和敦煌学.他们仍有不可低估的实力。

  • 标签: 汉学研究 敦煌学 乾嘉 西域 国学 大师
  • 简介:《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S.6981—S.13624)》评介白化文作为《香港研究吐鲁番研究丛刊之四).这部书已经在1994年7月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的青年学者荣新江教授。评介这部书,可能是在作一件...

  • 标签: 英国图书馆 佛教文献 卷目录 敦煌文献 敦煌佛教 敦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