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3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动画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三个和尚》中的和尚、《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索民族形式之风"的过程中,运用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这些各具魅力的传统艺术形式与其承载的民族文化促使中国动画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风格,造就了"中国学派"动画艺术,其间创造的动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别于外国动画电影,承载了中国文化精神,展示了中国动画艺术的独特魅

  • 标签: 动画形象 民族文化特色 艺术形式 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 传统艺术
  • 简介:在新疆喀什地区,发挥电视节目在反恐维稳、"去极端化"宣传中的作用,可依据区域内宗教氛围浓重、电视节目受众群体特殊、外来人口众多等特点,适时注重传统节目的宣传优势,挖掘自办栏目的报道深度,突显新栏目的文化和时代特色,重视文化对冲在舆论宣传中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喀什地区 电视节目 受众 文化对冲
  • 简介:电影《湄公河行动》自放映以来,好评如潮,突破10多亿元的市场票房,出乎意料,但成功背后的多重因素值得探究与传播。电影好题材与好理念并不意味着有好作品与好市场,既要传播主旋律,又要得到观众好评,这对导演、编剧、演员与投资商都是极大考验。

  • 标签: 湄公河 传播 文化融合 电影 主旋律 市场
  • 简介:本文以分析2001—2010年拉美电影工业的资本运作方式入手,主张策略性地使用"拉美电影"这一术语,在兼顾国别差异的同时,思考影片的国际投资和区域性经济整合对电影文化的影响,并试图从三个方面——调动革命遗产呼唤社会整合,以不同社会阶级视角重访肮脏战争伤痛,持续关注庶民与底层——归纳新千年第一个十年拉美电影的基调性特征。

  • 标签: 拉美电影 社会整合 肮脏战争创伤 庶民关注
  • 简介:本文从人们审美需要的本能和当代传播的美学出发,结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结合的“和合之美”、蒙古族非遗动画传播的“综合美”及“生命美”的具体论述,详尽阐释了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传播的美学意涵。

  • 标签: 蒙古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画 传播 美学
  • 简介:少数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发展与地理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呈现了独立完整的民族文化形态和文化心理逻辑,这使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呈现了不同的文化审美特征。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通过电影强大的宣传媒介推行民族政策,使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经典作品《五朵金花》《刘三姐》《阿娜尔罕》《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等。尽管这些作品具有不可避免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在中国电影镜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地理空间分布 《刘三姐》 政治意识形态 民族政策 宣传媒介
  • 简介:根据印度工商联合会和安永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印度电影产业总产值增长27%,高达到1550亿卢比,其中宝莱坞(BOLLYWOOD)为印度电影净票房贡献了近40%的收入。2017年,在印度共有9部影片取得了高额票房,其中票房收入排在前50名的影片,为印度电影净票房贡献了97.75%的收入,相比于2016年增长11.6%。与印度本土电影的强势表现相反,好莱坞影片在印度电影市场的发展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17年票房收入仅为80.1亿卢比,占印度国内电影的13%的市场份额,2016年为79.5亿卢比[1]。

  • 标签: 印度电影 宝莱坞 文化表征 合伙人 好莱坞影片 票房收入
  • 简介:《丑女无敌》是湖南卫视的自制青春剧,因为改编自风靡全球的《丑女贝蒂》,模仿原剧的拍摄方式、制作线路甚至完全照搬剧情,又被冠以“山寨剧”之名。本文意图通过对这一范本的社会文化视角分析,探析风头日上的“山寨”剧的文化属性、文化品格,及其出现和存在的社会文化意义。

  • 标签: 山寨 大众文化 电视剧 社会文化意义 湖南卫视 拍摄方式
  • 简介:电视剧《老男孩》以都市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桀骜不驯的老男孩吴争在不惑之年经历的爱与成长的故事,不仅反映出城市知识阶层和白领阶层生理期与心理青春期在延长的现象,更表现出改革开放带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折射出社会的历史性变迁,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 标签: 《老男孩》 电视剧 研讨会综述 都市文化 专家 演绎
  • 简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危机,也反映了他对于西方文化的矛盾心态,这些作品是不同文化观念的分解和重写。从1944年的《苦恼》(Hets/Torment)(这部作品他只是编剧)到1984年的《芬妮和亚历山大》,他的所有这些作品事实上都在描述某种文化,人们依赖于它,但人们又因它而失落。这种文化或者在表述和实现人们的需要和渴望时显得十分不恰当,

  • 标签: 西方文化 女性主义批评 电影 矛盾心态 文化观念 亚历山大
  • 简介: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文化资源开发为主体的文化产业是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支柱与战略支点,而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层不仅具有重要的市场经济价值,而且颇具文化感召力与文化影响力,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具影响和贡献。新时期以来,作为国家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华语电影产业,在经济指标、文化形象等诸多方面都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标签: 电影品牌 国家文化产业 影响与贡献
  • 简介: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于2015年7月在印度上映,斩获43.3亿卢比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1]影片在海外传播的效果也非常明显,同年在北美市场获得了82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2]时隔近三年,电影于2018年3月在中国上映,获得2.86亿人民币的佳绩。[3]《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国内外市场中取得的票房佳绩,表征着影片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认同度,而其显在表现之下的内驱力,则是影片在跨文化传播中对文化想象体的构建。跨文化传播是一种越过本土文化体系界限,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进行交流传播的活动.

  • 标签: 跨文化传播 文化想象 叙事策略 印度电影 票房收入 海外传播
  • 简介:面临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国的电视媒体顺势诞生了以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为主旨的电视节目,跨文化交流的谈话节目以其即时无预知的观点火花碰撞,展现不同文化的异同,让受众足不出户知天下。各领域全球化的步伐让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知道不同文化的人走到一起并融洽相处到底是怎样进行的,这一类型的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个潮流。

  • 标签: 跨文化交流 电视谈话节目 《文明之旅》
  • 简介:本文关注的是香港导演邱礼涛在其独立电影中进行的一种实验性的跨界文化实践。他将文化研究与商业类型电影相结合,通过文化研究方法将关于边缘者的知识以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从而改善边缘者的生存处境及大众的意识形态。本文以邱礼涛的两部作品《等候董建华发落》和《性工作者十日谈》为例,探讨他在融合文化研究与商业类型时所使用的文本操作策略,尤其是他对商业类型电影叙事惯例的移用与转化。邱礼涛在其独立電影中所展开的文化实践一方面证实了边缘者与大众、文化研究与大众传播之间沟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这种沟通与融合的困难。由于文化研究与商业电影在终极诉求上的差异,使得两者在融合时必然面临一方的牺牲或双方的妥协。

  • 标签: 邱礼涛 独立电影 文化研究 类型电影 跨界
  • 简介:由省文化厅承接主办、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协办的2015年第六届“江苏廉政文化周”,紧扣廉政主题,突出公益性和惠民性,集中展示了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创作的一批以廉政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据统计,全省文化系统组织了102场(次)活动,包括文艺专题演出、地方曲艺巡回表演和摄影、书法、绘画、漫画、图片、微电影展等多种形式。本届“江苏廉政文化周”坚持节俭务实原则,活动形式多样,

  • 标签: 廉政文化 社会影响 江苏 文艺作品 新闻出版局 文化部门
  • 简介:群众文化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满足和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作为一名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专业音乐人,重点是要做好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辅导工作,立足本职,做好教学,努力帮助学员们提高演奏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准,引领他们去追求更为完美的艺术境界。一、技术训练辅导重在打牢基本功一个演奏员在舞台上的丰富音乐表现力是依靠全面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撑的,是

  • 标签: 中的二胡 二胡辅导 工作中的
  • 简介:作为一种基于新媒体技术平台的文化形式,微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影响力日增,这具有深层社会、文化原因。微电影因其主流作者群的“大众性”,体现着大众文化品位,因而可视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其作品类型不仅包括艺术作品,主要还包括非艺术专业人士的制作品以及企业宣传类制作品,因而可视为一种“文化产品”。因此,不能简单以“艺术”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而应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审美性仍然从本体论层面规定着微电影。

  • 标签: 微电影 当代大众文化 诗意审美性
  • 简介:电视剧从产生以来,因其受众面的广度,就与“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对于其属性、本质,地位及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认定却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任何一种理论的完善都离不开长期而艰苦的实践积累,正是因为中国电视剧的实践还处于现在进行时

  • 标签: 电视剧 大众文化 多元化发展 意识形态 文化传播 叙事风格
  • 简介:陈凯歌力作《梅兰芳》以十年为一个段落,讲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精彩人生,不但展现了他精深的艺术造诣,更将镜头的视点深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歌颂了他崇高的精神气节与人格尊严,自上映以来好评不断。2008年12月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协办的“电影《梅兰芳》学术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多功能厅隆重召开。

  • 标签: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梅兰芳》 文化发展战略 学术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纪要
  • 简介:<正>美国电影作为反映美国文化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美国文化的缩影,全球著名的娱乐影视城好莱坞就位于美国的洛杉矶,它的形成推动了20世纪电影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好莱坞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它在无形中成为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同时也折射着美国的文化价值观。正义、爱情、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等文化价值观不仅仅是美国乐于呈现的文化,同时也是人类所关注的热点,美国电影之所以在国际上有这么大的发展市场,除了好莱坞式的叙事风格外,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播。高科技的制作手段为美国在电影行业赢得了霸权,不论是视觉方

  • 标签: 文化价值观 美国文化 美国电影 个人主义 英雄主义 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