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艺术独立升格为第15个学科门类后,“艺术”三个字成为了庞大学科群体的总称,其内涵逐渐边缘化、空洞化。艺术怎样才能真正“说话”?这是艺术学学科发展所面临和亟需解决的课题。因此,该文在对梁玖的《审艺》进行系统解读的过程中,一是揭示了《审艺》是对艺术本体论构建的一次有效尝试,是从围绕艺术本体视点而审视的一个结果,它既有拓宽艺术研究视野的价值,又有提升艺术认识论、丰富和深化艺术创造实践理论艺术传播应用、促进艺术批评的意义。二是肯定《审艺》对于艺术学科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三是回答论证了“审艺”成为的内涵。四是倡导有更多的艺术学界学者参与到审艺学学科的讨论和建设中来,让审艺的羽翼渐丰,实在地促进中国艺术学学科的完善性建设。

  • 标签: 梁玖 《审艺学》 审艺
  • 简介:漆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其现代创作和教学是漆艺术学科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本人从中国美术学院漆艺学科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漆的语汇、语法语境"的重建,希望能推动现代漆艺术的再度复兴。

  • 标签: 漆艺术 教学 漆工艺 漆文化
  • 简介:本雅明和阿多诺的争论体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多面性。如果进一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就会发现这不仅仅关涉法兰克福学派,而是扩大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相结合的话题。本雅明和阿多诺分别代表了西方现代性中的前卫美学和现代主义美学的立场,因此他们的争论可以具体到“反艺术自律”和“艺术自律”的话题中来分析。前卫美学本质上是反对艺术自律的,本雅明号召艺术家成为生产者、组织者,预见艺术走出巫术,失去灵光等皆可归于此。与此相对,现代主义美学则强调艺术自律,因为艺术唯有保持自足性,才能彻底批判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从这一点上讲,阿多诺认为艺术的自律性就是艺术的社会性。

  • 标签: 艺术自律 艺术生产 前卫艺术 现代主义
  • 简介:以天真的心贴近和体悟生活是简宁现代诗创作的态度,或者说是他进入诗歌内部世界的一条路径.从简宁诗歌创作的文本个案分析出发,会得到一种透彻的、充溢理性光泽的启悟--"具有智慧的诗歌语言"是简宁最终完成的方向,也是简宁为之不断探索、不断在焦虑祈祷中追求心灵震撼相遇的一条艰苦道路.

  • 标签: 诗歌创作 诗歌语言 天真 现代诗 体悟 祈祷
  • 简介:当今世界充斥着图像媒体带来的视觉冲击,人们不断对种种新的视觉形象接纳、消费和认可。"震惊"取代了"韵味","奇观"取代了"艺术",那些紧张而又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力时刻刺激着人们的敬畏之情和消费欲望。在这样的大浪潮中,建筑也难逃被裹挟的命运。建筑细部作为建筑整体形象中微妙的视觉成分,将会走向何方?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 标签: 建筑细部 视觉文化 影响 媒体
  • 简介:徐志伟:你近几年比较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农民”想象问题,并相继发表了多篇相关论文,为什么会关注这一问题?张丽军:我对中国现代文学农民形象的关注始于硕士研究生阶段。2000年考上硕士研究生,在当时还是一个很值得庆贺事情,因为那时研究生数量还不多,找一个较为理想的工作还不是很难。

  • 标签: 新世纪文学 乡土中国 张丽 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生阶段
  • 简介:一序言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是现代性的产物,它诞生于十九世纪下半叶现代主义洪流之中。一八四四年,柏林洪堡大学设立了欧洲第一个美术史教席,瓦根为教授。八年后,奥地利对普鲁士这一文化策略作出了回应,约瑟夫皇帝亲自任命艾特尔贝格尔为维也纳大学考古美术史教授。

  • 标签: 维也纳大学 美术史 现代性 集体肖像 学派 柏林洪堡大学
  • 简介:创新性继承多元化传播是传统川剧现代转化的主要路径。就前者而言,内容上是对川剧传统戏、传统故事的再解读、再创造,形式上是对川剧代表性剧目的再包装;就后者而言,主要是探索川剧的分层次传播渠道,既注重面对面、近距离展示,又注重点对点、多维度传播。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正是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传统川剧现代转化的重要成绩。

  • 标签: 川剧 现代转化 创新性继承 多元化传播
  • 简介:电影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但由于审美观念的剧变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从创作风格上已有传统电影和现代电影之分。作为一门当代颇有影响力的综合艺术,电影的发展是各时期的各种文艺思潮社会现象和大众心理密切相关的。颇有意味的是,从艺术发展的轨迹来看,电影绘画不仅相互影响和渗透,而且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嬗变中,有着相似的探索过程。本文试以西方绘画风格的变革为参照,从绘画、电影所共有的空间视点、时间、光线色彩等元素的角度来辨析现代西方电影的画面构成,努力从一个侧面来观照现代电影艺术的特

  • 标签: 西方电影 现代电影 绘画风格 画面构成 心理空间 大众心理
  • 简介:平面设计的“现代感”传统文化意味的融合,旨在从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独特的“现代感”设计思路,彰显平面设计的独特艺术魅力。事实上,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平面设计“现代感”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灵感,如何实现两者的交相辉映,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升华多元化格局,保持平面设计的“现代感”。本文将就此展开探析。

  • 标签: 平面设计 传统文化 “现代感” 融合
  • 简介:在当代的艺术界里许多画家为了探寻水彩画新的发展领域,对材料和技法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新材料的诞生为现代水彩画家运用综合技法和综合材料提供了比以往更为宽广的发挥空间,现代水彩画更加注重对材料的创新,对技法和工具的拓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水彩画艺术 水彩画技法 水彩画家 综合材料 水彩艺术 绘画语言
  • 简介:"戏曲·呼吸"小剧场戏曲节已经四年了,如今我们可以说的东西更多了,也更自信了。一个品牌的初长成,起码需要三年的时间。而第四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依旧秉承小而精的路线,8个剧目均从全国报送的20多台戏中遴选而来。8部小戏,每一部都耐人寻味,都值得仔细推敲。最重要的是,一些新的亮点闪现,小中见大呈现了当代海派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精神。

  • 标签: 小剧场 戏曲 上海 耐人寻味 兼容并蓄 剧目
  • 简介:从2015年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创办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极富现代女性意识的好评剧目,如梨园戏《御碑亭》、昆曲《伤逝》、越剧《潇潇春雨》《再生·缘》、黄梅戏《玉天仙》,等等,其中既有从女性视角对传统老戏的创新改编,也不乏借用现代故事进行的戏曲化再创作。尽管这些作品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探索深浅不一,但或许可以大胆地期待:"小剧场女性戏曲"作为一种具备"现代"自觉的戏曲探索类型,正通过上海小戏节的凝聚效应逐渐成型。

  • 标签: 现代女性意识 戏曲化 小剧场 现代精神 上海 女性主体意识
  • 简介:谢无量是中国近代学术的先驱和开拓者。1915年,谢无量即融入中华书局发起的以《大中华》杂志为阵地、由梁启超领导的新传统主义思潮。期间,他出版《阳明学派》、《孔子》和《朱子学派》三部著作,弘扬和张大儒家学说,尤其对宋明儒家心性之学给予特别赞同,可以说开现代新儒家转向宋明儒学的风气之先,发挥学术先导作用。质言之,谢无量既是新传统主义者,也是广义上的现代新儒家。

  • 标签: 现代新儒家 新传统主义 谢无量 思潮 近代学术 宋明儒学
  • 简介:现代首饰设计发展的瓶颈时期,睿智的设计师和品牌策划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传统元素上,以期为现代首饰设计谋得新的发展方向。传统绢花工艺作为传统工艺传统元素的杰出代表,当之无愧的地成为现代首饰设计文化传承和工艺借鉴的首选。绢花的文化内涵和题材寓意为现代首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绢花的质感和形态所彰显的工艺魅力为现代首饰设计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这种传统文明现代设计的邂逅中,设计师有望创作出既富有传统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观念的首饰设计作品。

  • 标签: 首饰设计 传统工艺 传统元素 绢花工艺
  • 简介:建筑环境的灵魂是空间,建筑的美随着内部空间构筑的变化被赋予不同的人文精神而体现出不同的意境和情调。进入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现代纤维艺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介入和二度创造,传递出不同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充满独特个性魅力的、具备旺盛生命力的艺术气质,丰富着建筑空间的内涵。

  • 标签: 现代纤维艺术 建筑空间 纤维材料 文化系统 人文精神 空间艺术
  • 简介:现代艺术正处在多元共生的时代,地域、气候、环境等因素成为新的言说对象,人类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存状态。水器作为其中一种说明问题的方式,它对于其地域文化具有无法回避的负载力,所以便以一种复杂的当代方式存在。作为东方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它几乎浓缩了东方人所有的情感和艺术智慧。

  • 标签: 现代形态 水墨 地域文化 东方绘画 多元共生 现代艺术
  • 简介: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关注、对于精神享受的追求,为现代餐具设计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发展空间。本文从现代餐具设计的特征、形态和功能、装饰图案、色彩设计四个方面对现代餐具设计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

  • 标签: 现代餐具 特征 形态功能 图案 色彩
  • 简介:现代汉诗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发生后,无论在语言、诗人经验等方面均拥有自身相对于古典诗歌的异质性,因而,以诗意来通约现代汉诗和古典诗歌必然遭遇其限度。以现代汉语对现代经验复杂而精确的处理要求写作策略的改变,从而造成追求空灵意境的传统古典诗意之收缩现代诗性言说之扩张,这一诗性扩张又集中体现为诗歌中的形上诉求审美诉求这一根本张力。现代诗歌史上,以卞之琳和穆旦为代表的诗人们从对诗意的两极处理中,同时促成了现代汉诗的诗性建构。

  • 标签: 诗意 诗性 形上诉求 卞之琳 穆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