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特莎·哈德利(TessaHadley),英国学者兼作家,1957年出生于英格兰布里斯托尔,生活在一个文学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是爵士小号手,母亲是艺术家,舅舅彼得·尼古拉斯是剧作家。哈德利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她在巴斯温泉大学(BathSpaUniversityCollege)讲授创意写作课,并研究英国小说,特别是简·奥斯汀、亨利·詹姆斯、琼·里斯和伊丽莎白·鲍恩的作品。

  • 标签: 英国小说 《纽约客》 小号手 亨利·詹姆斯 奥斯汀 彼得
  • 简介:2015年7月,笔者就哈琴夫妇的新作、理论研究、跨学科研究与加拿大文学等问题,对哈琴进行了邮件专访。哈琴强调文化对理论研究及理论自身发展的影响,提出"理论"即"方法","方法"则是研究者的信仰、价值旨归及其对文化的猜想。诸多理论在当今的文化语境下再议后现代主义的局限,是谓重访后现代,而她本人则更倾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哈琴还认为,理论无所谓兴衰沉浮,因为学界对理论的关切早已渗透到一代学者的思维方式中,或融入到文学教学之中,故而在后理论时代,理论依旧无处不在。

  • 标签: 理论研究 加拿大文学 文学教学 价值旨归 后现代时期 门罗
  • 简介:埃德温·根茨勒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比较文学系教授兼翻译中心主任,主要研究翻译理论、文学翻译以及后殖民理论,著有《美洲的翻译与身份认同:翻译理论的新方向》(2007)、《当代翻译理论》(1993)等,曾与玛丽亚·铁木志科主编《翻译和权力》(2002),与苏珊·巴斯内特主编《翻译论丛》系列丛书。在本次访谈中,根茨勒教授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开始,对其中有关"操纵"、"意识形态"、"译者主体性"等关键问题做了深度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以及文化视角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根茨勒教授认为,文化视角的翻译研究有"宏观地域倾向"和"微观地域倾向",将会出现更广泛意义的"多文化转向"。

  • 标签: 埃德温·根茨勒 翻译研究 文化转向 多文化转向
  • 简介:唐君,名增源,清光绪二十七年六月初六(1901年7月21日)生于无锡严家桥(今属羊尖镇),自幼聪颖,好学勤思,曾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和苏州东吴大学,奉父命中辍学业,参与筹建和经营棉、毛纺织企业,为我国纺织业尤其是精毛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标签: 唐君远 纺织业 中国民族 新中国 功臣 家族
  • 简介:霞专著《中国当代文学身体政治研究》,对身体政治学在中国当代文学的表现形态有独到发现,对其症候性危机也有很强的批判性。更重要的是,该书又是一部试图从"问题性症候"出发,将整个当代文学做联系性思考的著作。

  • 标签: 刘传霞 《中国当代文学身体政治研究》 症候性危机
  • 简介:上海师范大学宋丽娟博士的题名《“中学西”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1735-1911)--以英语世界为中心》(简称“宋著”),作为“中西文学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的第四部专著于2017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付梓问世.宋著以1735-1911年这一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古典小说的西文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宏观照察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明清期间“中国古典小说的西”;通过中文文本和西文译本的对比研读,进行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梳理考证译成西文的中国古典小说篇目,分析求证西人翻译中国古典小说的动机和策略,考察承担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译者身份,描述中国古典小说在翻译中产生的异变并分析变异现象的文化缘由,探究中国古典小说西文译本的多种载体形式或文本形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