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现行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是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绝大部分学校,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校由各行政主管部门来承办,学生的分配也基本上是面向本部门、本行业。学校实质上就是某一个行政主管部门的

  • 标签: 办学模式 用人单位 普通高等学校 高校并轨 相结合 专业设置
  • 简介:江苏省是我国东部经济大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梯度明显,苏北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苏南的39.8%、全省的58.5%。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2006年起,江苏省开始实施南北挂钩共建苏北开发区的重大决策:由苏北地区在本地设立的省级以上开发区中,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区中园,由苏南地区的开发区负责规划、投资开发、

  • 标签: 江苏省 挂钩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 苏北地区
  • 简介:目前,从建工集团的情况来看,主要面临三大困难:其一,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其二,传统劳务型的企业组织构架,人多包袱重,企业负重发展,步履维艰。其三,资金和人才紧缺是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矛盾。那么,如何摆脱企业的困境呢?我认为:互.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四个调整”。调整经营内涵,从只做施工承包向总承包拓展;调整经营专业,从房屋建筑向币政工程、装饰工程拓展;调整产品结构,从传统产品向新的领域拓展;调整经营地域,从困于本市市场向外地和海外市场拓展,去年公司共承接外地工程39项,合同金额为引乙元。2.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合理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按照建

  • 标签: 突破传统 资产经营 项目管理 以人为本 企业组织结构 生产经营
  • 简介:织金县猫场镇是清香型红托竹荪原产地之一,该镇生产的竹荪形态优美,气息清香,味道鲜美,脆嫩爽口,是竹荪家族中的上品,近几年,经县科技人员对本地野生竹荪进行驯化栽培,1985年取得成功,并向群众推广,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99年是竹荪生产规模最大的一年,仅竹荪制种一项创产值1000多万元,为镇财政提供农业特产税20多万元,现已发展到年产量75吨的生产规模,产值达3600多万元,其中90%以上销住海外市场、省内部分竹荪生产者直接将竹荪在猫场交易,使猫场镇一举成为全省最大的竹荪专业市场,民间流传这样的民谣:“中国竹荪在织金,织金竹荪在猫场”,海外商家将猫场镇誉为“竹荪之乡”。

  • 标签: 织金县 猫场镇 竹荪产业 财源建设
  • 简介:随着19世纪中叶铁路股票的勃兴以及19世纪晚期工业股票的后来居上,证券市场发生巨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甚至成为“像蒸汽机一样的革命因素”。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一最新重大调整和最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马克思给予了密切跟踪、关注和深入分析,提出了许多至今仍闪耀真理光芒的理论观点。恩格斯晚年针对新情况和新特征作了重要补充和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证券市场理论更加全面、深化、更具时代特色。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实际相结合,从本国国情出发,充分借鉴但决不照抄照搬他国模式,努力探索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证券市场发展模式。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证券市场 股份公司 启示
  • 简介:旅游业发展旅游公共管理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协调关系,合理的旅游公共体制机制改革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基于现有文献和专家访谈法,构建了旅游业发展旅游公共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分析法,评价了山东省各市旅游业发展旅游公共管理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发现,山东各市间旅游业发展旅游公共管理的耦合度其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青岛等10市两者发展较为协调,菏泽等7市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调。依据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情况,将17个城市划分为三种类型:青岛市为同步发展型城市,烟台等市属于旅游业发展滞后型城市,威海等市为旅游公共管理滞后型城市。采用相关分析后得出,提高旅游委编制人数、完善旅游委职能处室提高互联网管理服务水平,可更好的促进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

  • 标签: 旅游业发展 旅游公共管理 耦合协调关系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意见》是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 标签: 农业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 创新体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 纲领性文件 中国
  • 简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新乡市部分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河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应以现代农业为立足点稳定农业基础,以二、三产业为支撑点解决农民就业,以基础设施为着力点改善农村民生,以中心村建设为切入点带动农村社会文化发展。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它可以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区域经济 城乡经济 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