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构建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的实践经验,并探讨临床研究平台管理模式,为国内正在建设临床研究平台医疗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临床研究平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顶层设计,构建包括循证医学专业团队疾病资源样本库、临床研究协同网络、研究型病房4个核心功能单元,平台服务于临床研究人员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临床研究项目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及管理的技术支撑。结果医院围绕优势学科进行临床研究平台的顶层设计,专病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依托以"专家主导"模式,建立临床研究协同网络,开展多中心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普通学科依托于"医院主导"模式建立的开放共享平台开展临床研究,两种模式互补并存,力图在充分发挥神经科学和老年医学示范作用的同时,以优势学科为引领带动普通学科向高水平发展。结论基于大型医疗机构建设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医院向创新型医院发展。

  • 标签: 临床研究平台 平台建设 创新型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口腔疾病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过程,思考如何促进临床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数据共享平台、各学科量表体系、专科术语体系、电子病历接入和临床研究项目管理系统等内容。结果建立的平台通过统一的术语量表体系可协助医师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规范开展临床研究;通过无缝对接医疗数据与研究数据从而简化数据整合流程;应用临床研究项目管理系统可实现研究的全流程管理。结论平台的建立与运行显著增加了临床研究样本的纳入,促进了临床研究相关工作的高效有序发展,对临床研究的管理具有很强的助力。

  • 标签: 口腔医学 临床研究 公共服务平台 真实世界研究
  • 简介:摘要在大型医院中构建检查智能自动预约平台,可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缩短患者等候检查周期。本研究通过调研建立医院检查信息知识库,整合医院所有预约检查系统与项目集成到统一的预约平台,按照让患者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检查的原则进行预约,为医院构建统一智能化预约平台。结果表明,上线检查智能自动预约平台后,节省了预约中心及住院外勤人员的人力成本,缩短了各项检查预约周期,住院患者所有检查均保证在48 h内完成,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大型医院 预约检查 智能预约平台
  • 简介:摘要肝病与肝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成为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然而,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尚不成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海量健康医疗数据种类繁多,来源各异,但较为分散,缺乏一体化数据存储与分析平台。(2)不同医疗中心之间数据标准不同,数据概念亦存在较大差异,以及个人表达习惯等问题,均导致数据难以处理,无法充分融合。因此,大规模健康医疗数据并不等同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笔者团队结合东南肝胆健康大数据研究所在肝病与肝癌领域大数据平台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肝病与肝癌大数据平台建设标准化体系,包括大数据联盟统筹建设大数据平台、完善的大数据标准体系、标准化数据治理流程及结合循证医学与新兴技术的大数据应用。该体系可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模型,并可推广复制到其他专病领域,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 标签: 肝疾病 肝肿瘤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2020年4—5月,对全国31个省份的1 013所医疗机构进行了问卷调研,问卷内容包括CDSS安装部署现状、建立目的、知识库来源、需要设计优化的内容和阻碍使用的因素。结果199所(19.64%)医疗机构有CDSS,其中123所在全院使用,76所在局部科室使用;426所医疗机构未使用CDSS,但已有使用计划。调研发现,目前CDSS系统存在认知差别大、知识缺乏权威性、数据治理难度高、缺乏行业标准等问题。结论未来要从提高意识、树立知识权威性、建立标准等方面推动CDSS在医疗机构的规范使用。

  • 标签: 信息服务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医疗机构 数据治理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文化是基层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价有助于研究者和管理者理解患者安全文化的实质内涵,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成效的患者安全文化促进策略。文章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评价工具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评价工具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患者安全 文化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我国规范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起步较晚,试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旨在探索针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法。方法通过工作实践及查阅文献,分析国内医疗器械和体外诊断试剂临床试验的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措施,并通过实践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本文总结了3个限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提升的因素,即申办者研发实力不足、研究团队专业水平有限和注册核查与药品存在差异,并结合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理念,提出建立基于风险的质量保证制度、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系统保证试验质量和加强研究者临床试验能力培训等改进措施,通过医院2016年以来的实践经验验证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结论应用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和临床试验能力培训,可以为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提升管理质量。

  • 标签: 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 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某岛礁医院主要医疗设备的使用现状,发现设备间歇性闲置增加了维护保养难度,试剂、仪器、设备配备现状与卫勤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开展诊疗工作的重要限制因素。恶劣的气候因素、尚未构建完善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以及轮岗队员间交接工作落实薄弱是远海岛礁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困难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岛礁医院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补足关键设备、试剂,通过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模式、充分利用远程会诊、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化辅助手段,合理利用医院船统筹协调岛礁医院相关资源,为有效提高岛礁卫勤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 标签: 岛礁医院 医疗设备 配置调整
  • 简介:摘要本文就移动医疗概述,移动医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疾病预防、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面,探讨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研究方向,以期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综述 移动医疗 压力性尿失禁
  • 作者: 舒晓 杨良琴 杨子敬 周玉兰 张琪 陈茜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04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 四川大学华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成都 610041 护理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简介:摘要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有利于减少终末期患者过度治疗,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视频决策辅助能有效传递临终决策信息,已成为安宁疗护发展较好国家和地区实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其应用类型及效果进行总结,并对我国构建和使用相关工具提出建议,为视频决策辅助在我国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综述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视频决策辅助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对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制定相关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4月,对全国多所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进行方便抽样,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医学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经历和对相关培训课程的期望与意见,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有效问卷1 935份。1 234名(63.8%)医学生认为互联网医疗服务是未来为患者服务的重要手段,只有78名(4.0%)医学生表示未来不愿意参与互联网医疗服务。有1 543名(79.7%)医学生从未参与过互联网医疗服务。有400名(20.7%)医学生表示对互联网医疗服务不了解,只有635名(32.8%)医学生是通过讲座、实习等培训途径了解互联网医疗。医学生期待的培训内容主要有软件应用[1 515人(78.3%)]、沟通技巧[1 343人(69.4%)]、法律法规[1 260人(65.1%)]、信息管理[1 258人(65.0%)]等。学生还建议开展远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视基层医疗人才培养。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功能与发展前景已经得到医学生的广泛认可,但目前相关的培训途径有待丰富,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能力的培训。

  • 标签: 学生,医科 互联网医疗服务 认知 医院,教学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基于能力的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门诊患者投诉的热点问题,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某三级医院门诊患者的投诉信息,进行投诉问题分类、严重程度分级以及严重程度高的投诉问题和高风险隐匿事件的热点分析。采用双录入法建立数据库,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使用χ2检验。结果共纳入4 160条有效投诉,涉及6 340个问题,投诉科室中临床科室的问题最多,为3 682个(88.51%),投诉问题分类中"环境"问题最多,为2 451个(38.66%)。投诉问题的严重程度与就诊环节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1)。严重程度高的投诉问题类型与就诊环节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倾听和沟通类的热点问题最多,共62个(26.38%)。投诉中符合高风险隐匿事件的问题161个,其中与环境相关的热点问题最多,占45.24%。结论某三级医院的门诊投诉热点主要集中在临床科室的入院和诊断环节,且环境、倾听和沟通类问题较多。医院未来应重点优化就医环境,建立有效医患沟通机制,改善医患关系,以避免高风险隐匿事件发生,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

  • 标签: 患者 投诉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公立医院医师的医疗类网络直播风险意识现状,为促进我国医疗类网络直播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3月15—31日,课题组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借助《医师报》网络平台,对公立医院医师进行医疗类网络直播风险意识问卷调查,对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收回问卷1 015份,其中有效问卷828份,有效回收率81.6%。741人(89.5%)了解医疗类网络直播,752人(90.8%)认为医疗类网络直播存在风险;超过50.0%的医师认为对公众产生误导、泄露患者隐私、意识形态风险为直播风险点,健康科普、医患人文活动、义诊活动为直播适宜内容,直播带货、医疗诊断是直播不宜行为;不同职称医师对直播中的意识形态风险、泄露患者隐私、健康科普、医患人文活动内容、直播带货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9人参加过医疗类网络直播,其中进行直播报备者148人(67.6%)。结论公立医院医师普遍对医疗类网络直播有所了解,认为医疗类网络直播存在风险,但不同职称的医师对医疗类网络直播风险点、适宜内容、不宜行为和直播报备方面的认知存在差异。

  • 标签: 信息交流媒体 医师 网络直播 风险意识 医院,公立
  • 作者: 马良 罗睿 丁雯 肖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战略与业务发展部,郑州 45000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办公室,广州 51063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科研办公室,杭州 31005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务处,重庆 400014
  • 简介:摘要作为构建我国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工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医疗资源整合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横向扩容和纵向下沉双重资源整合属性进行阐述,结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各自主导的两条建设路径及工作进展,梳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构建协同体系、深化合作模式、增强主体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应坚持主导地位,输出医院和依托医院要分别承担起建设过程中的运营管理和承接配合的主体责任。

  • 标签: 卫生资源 医疗资源整合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横向扩容 纵向下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B/S架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在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烟台市某三甲医院进行医疗废物处置持续质量改进,通过医疗废物相关理论知晓情况、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效率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流程规范率等各关键指标来验证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的可行性,通过监测指标及结果反馈评估,判断医疗废物管理系统对医疗废物处置改善是否存在积极意义。结果以采用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为节点,进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效率和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流程规范率等关键指标前后5个月对比,医疗废物分类日错误率从6.00%降到1.33%,工作程序日混乱率从6.67%降到0.67%,医疗废物处置时效滞缓率从7.33%降到2.00%,医疗废物处置管理流程规范率从93.33%提升到100%,且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废物管理系统自运行以来,通过管理员自上而下的管控和以其独特的时间检索功能,极大解决了以往人工管理的时效滞缓问题;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功能则解决了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且混乱的诟病;部门追溯功能使得医疗废物工作责任分工明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基于B/S架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的构建,为医疗废物科学管理提供了信息化新途径,为当前临床医疗废物的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 标签: 医疗废物 B/S架构 系统开发 5G互联网+技术
  • 简介:摘要患者安全文化是基层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患者安全文化的评价有助于研究者和管理者理解患者安全文化的实质内涵,从而制定出更具针对性和成效的患者安全文化促进策略。文章综述目前国内外关于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评价工具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评价工具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患者安全 文化 评估
  • 简介:摘要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医疗时代利用多组学、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筛选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全面评估肝移植后患者免疫状态、诱导免疫耐受,选择敏感药物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有效预防,重视复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将明显改善肝癌肝移植预后。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查阅相关研究成果,翔实阐述肝癌肝移植围手术期诊断与治疗策略,旨在推动精准医疗在肝移植领域的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肝移植 精准医疗 生物标志物 免疫耐受 预防复发 诊治策略
  • 作者: 易斌 张矩 李洪 熊利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麻醉科,重庆 400038,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重庆 400700,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重庆 400037,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同济大学医学院脑功能与人工智能转化研究所,上海 20043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