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面临日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加之商人出身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喜欢与中国在亚太事务上做交易,因此中国周边外交亟需利益交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总结。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利益交换,指的是中国与邻国(含美国这一特殊邻国)就经贸纠纷、周边安全局势、争议海域划界等非核心利益进行"比率适当"的利益交换。美国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利益交换的重点对象。中美利益交换的核心内容是在守成大国(美国)与崛起大国(中国)之间建立积极而稳定的双边关系,经贸领域将是中美利益交换的关键领域。朝鲜半岛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利益交换的重点区域。中国迫切需要与相关利益攸关国在朝核问题上达成系统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一揽子解决方案中,有关国家需要并行推进务实的利益交换。海域划界是中国周边外交开展利益交换的重点议题。中国在与海上邻国进行海域划界谈判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利益交换举措。

  • 标签: 中国 周边外交 利益交换
  • 简介:中国的周边国家中甚至在整个亚洲,不丹是唯一没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由于诸多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尽管中不关系发展良好,但两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当前中国愈加重视周边外交,“一带一路”计划将使包括不丹在内的南亚次大陆在中国的对外关系格局与经济拓展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不丹国内政局变动与政策调整,中不关系会进一步趋好。

  • 标签: 中国 不丹 现状 周边国家 南亚次大陆 外交关系
  • 简介:中国作为一支正在上升的力量,确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主导方针,对国际秩序的发展变化确实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对此表示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在确定外交政策主导方针时,首要的动机还不是为了塑造国际秩序。决定中国外交政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 标签: 中国外交政策 国际秩序 政策主导
  • 简介:菲律宾的国民经济严重依赖苏禄海海上航道,近年来阿布沙耶夫等武装组织在菲律宾南部海域的海盗行为给菲律宾造成巨大损失。菲律宾政府短期内多次向中国发出邀请,希望中国前往菲律宾南部海域巡逻和打击海盗。菲律宾政府提出在菲南部海域开展中菲海上联合巡逻的建议具有建设性。但是,中菲联合打击海盗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需要对前景保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在中国海上安全走出去势在必行的大趋势下,菲律宾邀请中国打击海盗对中国海上安全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菲律宾 中国 苏禄海 海盗 海上安全
  • 简介:南沙群岛中目前有驻军的岛礁数量为51座,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分别占据其中的29座、8座、6座和8座。中国驻军岛礁位于南沙群岛核心部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可充分借此优势将中国南沙人工岛规划建设为南沙海域的行政管理中心、交通枢纽、渔业基地和油气基地,并附以一定程度的军事建设为南沙海域安全提供保障。我国驻军的美济礁、渚碧礁、永暑礁互为犄角,且现已建设成南沙最大的人工岛屿,在此建设军事基地能够有效地监控和维护南沙海域的海空安全,并且可以同步建设为我国开发南海中建南盆地、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和礼乐盆地的石油开发与保障基地。建议采取"西进东出"的策略,以永暑礁作为西进的战略基点,抢先进行南沙西部深水油气的勘探开发作业;以美济礁作为东出的战略基点,强化对南沙东部的无人岛礁的控制,同时加快对南沙东部渔业资源和礼乐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进程。

  • 标签: 南沙群岛 驻军岛礁现状 开发战略
  • 简介:一、陕西基本省情和扶贫开发情况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273.9万人。陕西全省设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7个县(市、区).174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7494个行政村。北部陕北黄土高原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5%,总人口550多万,畜牧业较为发达,

  • 标签: 扶贫开发工作 中国内陆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陕西 陕北黄土高原 土地面积
  • 简介:近来世界政治中一个相当突出和重大的事态,是继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开启大西洋两岸间的一个空前紧张时期之后,美欧在政治和战略上迅速和显著地接近。它们目前彼此呼应和合作的程度即使没有接近往昔的冷战高峰岁月,也已经接近冷战后曾有的共同军事干涉时期。德国默克尔担任总理以来,一直采取亲美政策,与其前任大相径庭;法国自2007年政府更替以后亦如此,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萨科齐总统近来公开宣布法国意欲重返20余年前退出的北约军事组织;英国目前已非布莱尔执政末期国内舆论强烈诟病本国政府积极参与伊拉克战争可比,新首相布朗4月中旬访问美国时发表重要演说,主题为恢复和弘扬英美特殊关系。

  • 标签: 战略需要 美国 欧洲 伊拉克战争 中国 中欧
  • 简介:印度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的译介还不到一个世纪。由于语言的问题,中国学界只有极少数人从事梵语诗学的翻译和介绍。迄今为止,这种翻译介绍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伴随对梵语诗学的译介,一些学者开始了对梵语诗学的系统研究或专题研究,有的学者还进行中印、印西诗学比较研究。这使梵语诗学在中国学界逐渐受到关注。还有两住学者利用梵语诗学进行文本阐释。

  • 标签: 梵语诗学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
  • 简介: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多次粮食战略的调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国的粮食产量总体上呈现的是波动式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与中央粮食战略的调整均有一定关系。国家粮食战略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的从互助组到统购统销、60年代的进口粮食缓解粮食危机、70和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至21世纪初期至今的从取消农业税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样一个过程。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粮农种粮的相对收益较低的结构性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国家层面加大投入资本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自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多次聚焦“三农”问题,始终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这凸显了国家在协调粮食政策运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中共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只有保住“安全口粮和放心粮”,才能保证中国到21世纪中叶顺利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 标签: 中国粮食安全 粮食战略 粮食危机 中央“一号文件” 粮食 生产能力
  • 简介:几年来,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影响总体上升,但发展中国家发展任务繁重,面临的变化、挑战和诉求复杂。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呈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样性和竞争性,发展中大国的地位更加突出。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期待 发展中大国 国家发展 平衡性 竞争性
  • 简介:拉丁美洲是西半球唯一的发展中地区,中国是东半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拉两地人民跨越浩淼万里的太平洋天堑,相互交往长达近500年.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与拉美国家不约而同地实施了改革开放发展战略,均经历了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为中拉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推力和空间,中拉关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迈入21世纪,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政治多极化不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中拉关系提供了新契机与新平台.双方领导人均站在新世纪的"了望台"上,谋篇布局,展望未来,力图用战略的眼光发展双边关系.正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所指出:"进入新世纪,中国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南南合作的战略高度出发,更加重视中拉关系."

  • 标签: 中国 拉丁美洲 国际地位 财政政策 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
  • 简介:2014年9月12日~13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主题、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坦诚、深入、全面的交流与讨论,本文对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 综述
  • 简介:文体是研究语言表达方式和效果的一门学科,它对于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英语精读教学中运用文体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体的意识,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欣赏水平并带动其写作能力的提高

  • 标签: 文体学 精读教学 语境 语域 文体分析 语言欣赏能力
  • 简介:印度洋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而东非沿海地区作为印度洋贸易圈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所至的最远区域,无论是在古代商路的贸易往来中,还是在当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交流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古今丝绸之路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本文试图梳理中国与东非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中国 东非 人文交流
  • 简介:《十九大报告》具有三大突出特色:一是再次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二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三是强调了中国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路线。中国外交开辟新局面需要把握好四个平衡:一是和平崛起与大国战略之间的平衡;二是全球治理与国家实力之间的平衡;三是合作安全与国家安全利益之间的平衡;四是内向与外向之间的平衡。中国外交应当高度重视四大问题:一是坚持中国外交的基本面;二是先手破解部分国家携手对付中国;三是"一带一路"重在落实;四是关注日益增强的贸易摩擦。

  • 标签: 《十九大报告》 中国外交 新时代
  • 简介:<正>近日,泰国沙炎蒙昆船务公司在曼谷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了该公司“沙炎仓猜号”油轮被海盗洗劫的经过和中国汕头市公安机关侦破此宗跨国海盗案的情况。1999年6月8日下午2时,泰国沙炎蒙昆船务公司的“沙炎仓猜号”油轮满载2000吨柴油,从新加坡港启航,沿着西北航线向泰国宋卡港驶去。6月8日深夜12时许,当船航行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交界的他尔曼岛附近时突然遭到海盗袭击。10名印尼籍海盗扣留了一名会讲英语、且会操作油轮的泰国船员,将其余16名泰国船员强行赶上一艘快艇,劫船而去。海盗大肆搜刮了船上的物品,并将船上所有的执照、单据、证件等销毁,同时用油漆将船名及注册港字样掩盖或涂改。6月17日,油轮抵达中国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附近海域。当该艘油轮在非设关码头向一艘中国杂货轮接驳柴油时,因涉嫌走私,被广东省边防局海警二支队查获。汕头市公安局十分重视这宗涉外案件,立即成立专案组,并抽调刑警支队十几名民警全力侦破此案。民警赶赴南澳岛对这艘可疑的油轮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多处疑点:在该艘油轮上没有任何船舶证件、注册证书和货物单据,这与海上正常航行的船舶极不相符;船上没有航海日记,这严重违反海上航行的规则;船上的10名印尼人没有船员证书和任何资格证书,这使民警不能不对这些“船?

  • 标签: 汕头 跨国海盗案 印尼 纪实文学 当代 短篇
  • 简介:学术界关于南海争端与中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大多基于对象国政策、南海地区权力格局以及中国政策的动态分析,缺乏对于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和政策的系统梳理。中国南海战略思维包括搁置、大局和寻求共识等多维度的内容,同时对于争端本质倾向于和平的看法。它经历了从基于战略理性的单边默契到文化认同的单边默契的演进,体现了螺旋式变化的特点。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固化受到特定政策效果的正反馈、道德正义性以及政治文化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力量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外生环境的震动与刺激和领导集体的战略决心增强的情况下,它会发生积极的调整与变化。剖析中国南海战略思维的内涵、特性及其演变,能为理解中国外交的微观基础以及处理好中国的相关争端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战略思维 单边默契 搁置 大局 共识 南海争端
  • 简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方方面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国际格局的有些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一些基本方面变化尚未完成,尚无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国际格局 中国国际战略 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