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孤立薄壁空腔型肺癌采用CT检查的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将自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行CT检查的10例孤立薄壁空腔型肺癌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采用GE双排CT进行检查诊断的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7例囊腔壁厚度不均,5例明显可见壁结节,4例囊腔内壁不规则;6例病灶边缘可见短毛刺征,3例病灶边缘出现分叶征;5例病灶部位出现临近胸膜牵拉、凹陷、增厚等情况,3例为纵隔淋巴结转移及出现胸腔积液情况,1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孤立薄壁空腔型肺癌采用CT检查在结果中显示为有一定的特异性,如囊壁厚度出现不均、短毛刺征、形成壁结竹、胸膜改变及囊内壁不光滑等。体会在对肺部疾病患者进行CT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分析,对出现的特异性应加以重视,以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 标签: 孤立薄壁空腔型肺癌 CT表现及鉴别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2011年5月26因腹痛伴间断血便2年收入我利。患者于2009年5月、2010年12月及2011年4月先后3次解暗红色血便,每次艟约100~200g,

  • 标签: 孤立性盲肠溃疡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高分辨CT检查发现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中各高分辨CT征象的发生率。结果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组的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肺内孤立结节组,卫星灶、钙化发生率则小于后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CT有助于显示肺内孤立结节的形态特征,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卫星灶、钙化可作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高分辨 CT征象 诊断 价值
  • 简介:在所有胸部X线片中,0.09%-0.20%可见孤立性肺结节(TheSolitaryPulmonaryNodule简称SPN),尽管原因可能包括良性疾病但支气管肺癌作为孤立性肺结节的一个原因正在不断增加,尤其在老年人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多数发达国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占首位,在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中占第2位或第3位。迄今为止,

  • 标签: 肺癌 孤立性肺结节 诊断 胸部X线片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SCT平扫加增强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31例孤立性肺结节的MS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特征以及SPN的强化程度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MSCT显示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以及结节强化程度大于20HU更倾向于恶性结节诊断。钙化在良性结节中比例较高。结论: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MSCT MPR
  • 简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5%,占癌症死亡病因的第三位。男女比例2.3:1,男性高于女性,好发年龄60—79岁,近年来有发病年轻化趋势。肺癌发病与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饮食和营养、结核、精神因素及家族遗传等因素有关。肺癌大体分型可分为:(1)中央型,(2)周围型,(3)弥漫型。

  • 标签: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鉴别诊断 CT诊断 结节性 孤立 全身恶性肿瘤
  • 简介:在地质因子、气候因子和人为干扰因子等的共同作用下,三江平原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新构造运动的沉降或隆起间接地影响到孤立湿地的形成和发育,质地黏重的第四纪沉积物为孤立湿地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古冰丘融化和古河道变迁直接导致孤立湿地的形成。气候变化(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和水文条件的改变(水位降低)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逆向演替和退化,湿地退化后以“孤立湿地”形式残存下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三江平原开展了几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活动,导致大面积连片湿地的破碎化,在农田中的地势较低处残留下来的沼泽,形成大量的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形成和发育的地貌部位,将孤立湿地划分为阶地碟型洼地型、古河道型、河漫滩型、湖滨型和山前倾斜平原型孤立湿地。其中,分布在河流阶地地貌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按孤立湿地的形态可以分为碟型、线型和不规则型孤立湿地;按孤立湿地与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自然湿地中的孤立湿地、林地中的孤立湿地、居民用地中的孤立湿地、水田中的孤立湿地和旱田中的孤立湿地,其中,旱田中的孤立湿地数量最多。孤立湿地的结构和功能多样,生态环境效应明显,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规划。

  • 标签: 孤立湿地 类型 成因 三江平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内镜对食管孤立性静脉瘤的诊断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扬中市人民医院胃镜中心通过内镜进行诊断发现的168例孤立性食管静脉瘤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我院胃镜中心一共做胃镜31438例,其中发现孤立性食管静脉瘤186例,孤立性食管静脉瘤发生率为0.58%。结论孤立性食管静脉瘤临床上属于良性病变,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大出血,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需要指出的是,必要时可以做超声胃镜检查,并注意与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

  • 标签: 食管 血管瘤 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内孤立球形病变采取X线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8月疑似肺内孤立球形病变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诊断,并对患者的X线诊断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采取X线平片检查后,将其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其病变类型、病灶分布以及病灶直径准确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肺内孤立球形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X线能够取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肺内孤立球形病变 X线诊断 诊断效果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微创伤诊治方法.方法1994年10月至2003年3月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孤立性肺结节47例.结果除1例炎性假瘤因胸腔内较严重粘连、中转开胸手术外,其余均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肺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26.8min、1.2天和3.9天.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与手术相关的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诊治孤立性肺结节的安全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微创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 胸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输尿管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对临床发现的输尿管SFT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输尿管SFT具有症状不明显、病情进展缓慢、临床上不易与输尿管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的特点。免疫组化检测Vimentin、CD34、bcl-2为主要阳性标志物,S-100、CK、NSE、Actin阴性有助于与神经纤维、平滑肌及间皮源性肿瘤相鉴别。手术效果良好,随访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输尿管SFT是一种罕见的肿瘤,较独特的病理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生物学行为不肯定,需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输尿管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9例肺孤立性结节,先行平扫发现病灶,对病灶行2mm薄层扫描,再以2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2、3、4、5min薄层扫描,分析病灶大小、边缘情况及强化值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①孤立性肺结节的大小有一定的定性意义,对良恶性鉴别有一定帮助。较小的结节更有可能为良性。有作者统计,〈1cm的结节85%为良性,〈2cm的结节约60%为良性。〉3cm的肿块多为恶性肿块。②分叶状边缘多表明为恶性结节,特别是深分叶结节,深分叶阳性者以恶性结节多见,深分叶阴性者以良性结节多见。分叶反映结节各个方向生长不均衡。肺癌常见深分叶状边缘,错构瘤可见浅分叶。模糊的、不规则或毛刺的边缘提示恶性结节,肺癌边缘常见毛刺征,为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条索形成。约30%的转移瘤边缘模糊,可见毛刺征,约90%有毛刺的结节为恶性结节。边缘光滑锐利提示良性结节,如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和结核球等。③血管集中征又称支气管血管集中征,恶性结节较多见。其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的血管束向病灶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病灶移位。血管集中征并非肿瘤的供血血管或肿瘤血管,而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包绕。④胸膜凹陷征为周围型肺癌的常见影像学征象之一,典型的胸膜凹陷征对周围型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⑤良恶性结节平扫的CT值差异不明显,增强扫描后恶性结节的强化值(38.6±14.9)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8.5±16.4)HU(P〈0.01)。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2min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

  • 标签: 肺结节 螺旋CT 大小 边缘 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真菌性鼻-鼻窦炎是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疾病,虽然较少孤立发生于蝶窦,但由于其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加之蝶窦解剖位置隐蔽,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临床上经常漏诊和误诊,易侵犯眶尖和颅内,危害较大。真菌性疾病在临床上逐年增多,且根据患者主诉往往就诊于神经内科、眼科等,首诊通常不在耳鼻咽喉科,因而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细菌学、血清学、病理学免疫组化及影像学的发展,真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文就近年来该疾病的诊断、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鼻窦炎 真菌 蝶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孤立肺转移病人的外科疗效。方法我院胸外科1995年1月到2005年l0月为15例直肠癌肺转移孤立病灶患者施行了肺切除术。结果楔形切除12例,一叶切除3例,全组无手术期死亡。平均随访5年,1年、3年、5年、l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8.6%、46.3%、28.7%、18.1%。结论对于直肠癌肺转移的病人,在尽可能多保留肺组织的情况下实行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直肠肿瘤 肺转移 外科治疗
  • 简介:一部《骆驼祥子》,展现的主要是祥子的人生悲剧。小说不同于散文,作者的情感往往隐在字里行间,或借书中人之口而言之.作者一般不直接陈说出来。也许是祥子的悲剧过于沉重吧.老舍先生在文末终是忍不住,悲痛地议论道:

  • 标签: 《骆驼祥子》 悲剧命运 人生悲剧 作者 散文 小说
  • 简介:摘要孤立性肺毛细血管瘤(SPCH)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良性肿瘤。这类肿瘤无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大多为稳定的磨玻璃结节,与早期的肺腺癌易混淆。手术切除以后,常规HE染色中,这类疾病可仅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与局限性肺不张相似,因此可能会被诊断为例如慢性炎症改变在内的非特异性感染,造成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以混合型磨玻璃结节为表现的孤立性肺毛细血管瘤的罕见病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超声介入性孤立性肾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的38例孤立性肾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治疗,各19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可发现超声引导下治疗孤立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放性肾囊肿切除治疗,患者满意度比较高,而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介入治疗 孤立性肾囊肿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