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盐,因发源于浙江海盐县而得名。它在明中叶风靡南北各地,晚明至清初逐渐衰弱,清乾隆以降,就没有消息了。海盐衰亡已有二百多年,有关文字记载较少,且多语焉不详。笔者根据多年来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对海盐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些考证,形成本文,姑名之曰:海盐源流考略。

  • 标签: 海盐腔 海盐县 南戏声腔 明万历 汤显祖 源流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甲状腺结节开放性切开术治疗,观察组行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析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却手术时间外,出血量、创面引流量、住院时间显著较小,P<0.05。对照组病患治疗有效率为82.00%,观察组为96.00%。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良性结节者,使用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出血量少,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腔镜 开放手术 良性甲状腺结节
  • 简介: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戏中杜丽娘和柳梦梅两人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可谓惊心动魄,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不过,你肯定没想到在这凄婉优美的曲调声中还夹杂着一种几乎绝迹的古老声腔,那便是明代风靡一时的海盐。海盐的由来,还得从明代说起。明代有位叫谭纶的抗倭名将。嘉靖年间,时为大司马的江西人谭纶在浙江为官。

  • 标签: 谭纶 柳梦梅 杜丽娘 《牡丹亭》 戏曲史 抗倭
  • 简介:罗罗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流传于山西省北部的灵丘县及其周边的浑源县、应县、繁峙县和河北省阜平县的部分地区。罗罗因其唱腔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行进十分流畅,故颇为当地群众所喜爱。2006年,罗罗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与沿革关于罗罗的源流现在没有定论。有的认为罗罗系由弋阳演变而成,在清代初叶即已形成。

  • 标签: 罗罗腔 灵丘 浑源县 弋阳 山西省北部 演唱特点
  • 简介:几十年来,高甲戏以它独特的表演艺术,赢得了观众的厚爱,同时也得到了专家、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名扬海内外.但是,高甲戏的"唱"与其它诸多剧种比较,有它的缺憾,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声乐老师,笔者关注这个问题已久.要改变高甲戏在演唱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标签: 唱新 好戏须 新腔
  • 简介:我们在手术中发现阑尾畸形1例,报告如下.病例:患女,18岁,主诉转移右下腹痛10小时,伴发热,达39℃;恶心、呕吐数次入院.既往体健,无类似发病史.入院时查体:T39℃,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肌紧张;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均呈阳性.实验室检查:WBC20.9x109/L,N0.91,L0.09.初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标签: 双腔阑尾 手术 诊断 血液供应
  • 简介:山西晋中的左权号称中国民歌的海洋,其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小花戏等艺术种类在我国民族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在我国北方汉族民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且与山西河曲等地民歌相比,曲调优雅,风格委婉,诗意浓郁,歌词具有故事性和叙事性,成为近年来各类舞台表演艺术中最常被改编、演唱的地方民歌。左权民歌的体裁自成一体,大体上可分为"大,""小调","山歌","开花调"四种类型,都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中的项目,其中,大和小调更是左权民歌中的奇葩。

  • 标签: 民歌 分类 叙事性 歌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目前DVT与PE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仅次于冠状动脉疾病与脑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PE致死率较高,在美国每年约5万人死于PE,其被列为第三位致死因素[1]。PE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

  • 标签: 血栓形成 静脉回流障碍 盆腔静脉 肺栓塞 致死因素 心血管疾病
  • 简介:“以情做”,是一句在粤剧粤曲圈内流传广泛的话,源于何人已不可知,说者亦多语焉不详;也正由于这样,许多误解由之而生。我个人以为,这句话本身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以下所论只属点题,没有展开;若能砖投玉至,引起讨论,就是意外之喜了。

  • 标签: 粤剧 粤曲 戏剧表演 表演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内治疗时真假的识别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CT血管造影(CTA)检查评估胸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情况。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完成内治疗。术中采取多种方法识别真假,包括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如夹层裂口切线位造影法、导管沿途冒烟法)等。结果90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治疗时,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66例,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24例。左前斜45°造影结果显示,68例夹层假位于降主动脉外侧,而22例假位于降主动脉内侧或与真重叠;腹主动脉段夹层真假位置复杂,假于螺旋下降过程中可位于真任何一侧,其中6例腹主动脉存有2个及以上假;90例胸主动脉夹层采取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和全弓降主动脉造影—胸降主动脉留置猪尾导管法识别真假,最终全部成功定位真,且顺利完成内治疗,夹层远端真血流恢复率为100%。结论对于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行CTA检查做好评估,术中在DSA监视下,予以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法、髂或股动脉插管造影法等识别真假,可准确判断,从而避免误判及其所致并发症发生,提高了内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真假腔
  • 简介:目的探讨滤器相关下静脉血栓形成(IVCT)血管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本中心行腔内治疗的46例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的总体靶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为86.9%。40例患者成功开通下静脉滤器闭塞段到单侧/双侧髂股静脉闭塞段,手术操作的平均时间为(2.0±0.3)h。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置入新的下静脉滤器,围术期死亡率为0,没有出现严重的出血及肺动脉栓塞情况,无腔内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2)d,内治疗的总体临床症状缓解率为92.5%。39例(84.8%)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9个月。随访显示下静脉滤器以及植入的支架形态学良好,未出现支架或滤器断裂,血管壁刺破等情况。术后12个月下静脉及髂股静脉内支架内再狭窄率为7.7%。结论结合抗凝治疗的内治疗对于滤器相关IVCT具有满意的疗效,但是在血管开通的技术成功率和远期通畅率等方面,仍有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治疗 抗凝治疗
  • 简介:二.结果32例患者中均未出现术后膀胱挛缩痛,膀胱肿瘤患者9例,其中耻骨后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患者23例

  • 标签: 持续注射 挛缩硬膜外 控制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对空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宫粘连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宫腔镜下空腔粘连分离术进行治疗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结果对这50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采用宫粘连电切分离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没有产生并发症,且根据对患者在术后三个月左右的随访得出,其中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少数患者的症状也有明显的好转。结论对于空腔粘连的患者采用在宫腔镜下实施空腔粘连分离术的不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空腔粘连分离术的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宫造影对宫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阴道超声(two-dimensionatransvaginalultrasound,2D-TVS)、二维超声宫声学造影(two-dimensionalsalineinfusionsonohysterography,2D-SIS)及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共检查出内膜息肉6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3例,宫内肌化血凝块4例,正常内膜8例。2D-TVS对宫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69.2%;2D-SIS对宫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88.7%。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宫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宫腔造影 宫腔内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宫腔镜下宫粘接分离术的方式对于宫粘连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首先选择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宫粘连患者共计 80例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的宫粘连分离术进行详细治疗,使用对照试验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共计 40人,我们对于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宫内节育器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则使用球囊导尿管和口服戊酸雌二醇进行术后治疗。以上的所有患者中,不孕不育的患者共计 69例,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对所有患者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和盆腔状况进行分析,其余 11例患者为月经量减少,对于这些患者则在手术后进行人工周期治疗,进行 4个月左右的术后随访,进行宫腔镜的全面性检查,对相关疗效进行有效评价。结果:以上 69名不孕不育患者中共计 5次成功病例,另外有 12例患者因为宫狭窄,需要进行两次的分离手术工作。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和手术之后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状。以上 80例患者的治疗均得到一定的改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预后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腔镜下进行宫粘连分离手术对于宫粘连的治疗效果良好,安全系数相对较高,使用球囊导尿管和口服戊酸雌二醇效果良好,适用于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粘连 分离术
  • 简介:鼻咽癌即使经过及时、正规的根治性放射治疗或综合放、化疗,也可能出现鼻咽、颅底及咽旁间隙的复发[1]。放疗后局部复发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3],10%~30%鼻咽癌患者根治剂量放疗后可在局部复发[4~7]。局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治疗手段仍然是放射治疗[2,3]。

  • 标签: 鼻咽癌 质子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适形调强(IMRT)对鼻咽癌治疗的作用及疗效。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8年1月,选择60例鼻咽癌患者利用TOPSLANEDMLCIMRT系统,采用热可塑面膜固定头颈肩部。行颅底骨至锁骨下区层厚3mmCT扫描;图像重建,勾画出病灶及重要功能器官的轮廓。肿瘤靶区(GTV)为临床检查、CT、MRI及PET-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肿瘤病灶,包括原发肿瘤、咽旁和颈部的转移淋巴结,考虑摆位误差外放3mm;临床靶区(CTV)包括鼻咽各壁、咽后及咽侧间隙、颅底、下组筛窦、翼腭窝、后1/3鼻腔和上颌窦及颈深淋巴结,计划靶区(PTV)按照CTV自动外放5mm(后界3mm)。计划设计5次/周,共30~32次,GTVDT=2.0~2.5Gy/次,总DT=68Gy~75Gy。危及器官限制剂量采用文献参考值。采用静态或动态IMRT技术,采用全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结果3年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7%、88.3%、78.3%和80%。放疗结束后3个月I级、II级和III级口干反应分别为21例占35%、36例占60%和3例占5%。结论调强放疗技术能对治疗鼻咽癌的各靶区达到很好的剂量分布,达到较高局部控制率,并降低了周围危及器官剂量和急性治疗反应,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适形调强 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