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加强老年科老年住院病人静脉输液护理安全隐患的措施。方法评估老年科老年病人住院期间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危险因素,做好老年住院病人的静脉输液安全护理。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护理人员及患者或家属的防范意识得以增强,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发生也随之减少。结论老年科老年病人的静脉输液安全护理发展完善,可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进一步保障了老年病人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老年人 静脉输液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治疗需求。方法通过对2015年3-8月期间32例妇科门诊静脉输液患者需求的调查与分析,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妇科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在医院输液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和需求。结果患者的需求以多巡视(87.5%)、了解药物作用(81.2%)为主,不适主要表现为疲劳(71.9%)、烦躁(56.3%);护士对输液的观察内容集中在输液速度(81.2%),患者担心的问题则是没人理睬、液体走空等,均占比84.4%。结论了解患者妇科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治疗需求,护士才能认识到输液巡视、观察和关怀的必要性,从而有针对性为患者提供切实所需的服务,促进康复,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静脉输液 患者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门急诊输液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发生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护理对策,以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及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针对老年患者门急诊输液中存在易出差错、穿刺难、易漏针、易交叉感染、输液反应感知困难等问题,通过改善输液环境、加强院感管理和静脉输液技术培训、加强巡视和观察等,实现安全输液。结果有效降低了老年患者门急诊输液安全隐患,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结论对老年患者门急诊输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能防范护理差错事故及提高输液安全性。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内/护理 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对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方法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健康宣教、诊疗环境、护理服务、用药知识、穿刺技术等方面的满意度。结果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从2015年1月的92%上升到2015年10月的99%以上。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有助于改善服务的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输液室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门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门诊接收的400例小儿患者,所有患儿均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对症护理干预,进一步对输液风险因素进行控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两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分析两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认为导致输液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及患儿自身因素。结论门诊是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的高发区,要在充分重视风险防范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护理风险。

  • 标签: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 护理风险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在儿科应用的问题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儿科接受微量输液泵的患儿,分为研究组(通过分析微量输液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不接受微量泵护理干预)。对比(1)两组微量输液泵使用中常见问题发生率。(2)两组患儿家属对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1)两组微量输液泵使用中常见问题(静脉炎、感染、液体渗漏、方法不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2±5.4分、72.6±6.9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认真分析微量输液输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微量输液泵 儿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提高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4年12月期间在门诊输液的180例患儿设为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另选取2014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在门诊输液的180例患儿设为参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各项护理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基层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并予以纠正。方法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门诊共计开出处方4592张,对输液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上述处方中,输液处方为2204张,所占比例为48.00%;在用药过程中不合理情况以用法不当发生率最高(包括给药间隔短,疗程长等),所占比例为1.63%,其次为药量使用不当,所占比例为0.82%,联合用药错误及重复用药发生率分别为0.18%、0.59%。结论基层医院儿科门诊由于日常接诊量较大,容易出现输液处方不合理现象,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提高小儿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基层医院 儿科门诊 输液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拔针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门诊输液室2015年1月--6月的8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知识进行系统的一对一的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及时正确的健康教育,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静脉输液患者 拔针 正确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风险管理方法,对我院门诊输液室所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应解决对策。结果2016年2月,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当中应用风险管理,且完成输液流程优化之后,患者对输液室护理满意度,从未优化前的85.21%,提升至优化后的95.66%,患者投诉率也从8.56%降至0.78%,风险管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可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便捷且安全的服务工作。

  • 标签: 风险管理 门诊输液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静脉输液治疗患儿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此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将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两40例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和40例研究组(强化护理干预),把两组护理状况进行对比研讨。结果从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重注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满意度评分状况上来看,采用强化护理的研究组比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具有优势性,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将护理干预进行强化,效果突出,将其穿刺不适感显著改善,所以,在患儿家属中接受程度较高。

  • 标签:
  • 简介:从静脉用量总剂量、输液速度、浓度方面总结影响小儿静脉输液给药精准性的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强护理安全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药物知识的学习、规范药物配制换算、加强工作责任心及健康教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措施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用药的精准性,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儿科 静脉用药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