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高糖素样肽-1(GLP-1)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状态下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的影响。方法共对25例NAFL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6周不同药物治疗后(利拉鲁肽组9例、西格列汀组8例、甘精胰岛素组8例)进行分析。收集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BMI)及血清GDF15水平,通过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含量测量肝内脂肪含量(IHL)。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进行12周高脂饮食喂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脂饮食(HFD)组(6只)、艾塞那肽组(GLP-1组)(6只),另设正常饮食对照组(6只),干预8周后收取肝脏组织。HepG2细胞用300 μmol/L棕榈酸钠(PA)处理,并予Exendin-4(浓度分别为0、1、20、100 nmol/L)干预,另设脱脂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使用lentiCRISPRv2-sgRNA载体构建稳定敲除GDF15的HepG2细胞,空载体转染的HepG2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转染的细胞用300 μmol/L PA处理,并予100 nmol/L Exendin-4干预。测定血清及细胞上清中GDF15蛋白水平及肝脏组织和HepG2细胞的GDF15 mRNA水平与甘油三酯(TG)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NAFLD合并糖尿病人群中,西格列汀组和甘精胰岛素组血清GDF15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利拉鲁肽组在26周后血清GDF15水平为(920.3±265.4)pg/ml,比治疗前的(742.2±279.0)pg/m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体重、BMI、IHL明显下降(P均<0.05)。利拉鲁肽组血清GDF15改变量与IHL改变量呈负相关(r=-0.676,P=0.045)。GLP-1显著改善高脂饮食喂养小鼠的肝脏脂质沉积及炎症状态。与HFD组相比,GLP-1组小鼠肝脏组织GDF15 mRNA明显升高。GLP-1能改善P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GDF15的表达与分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敲除GDF15显著削弱了GLP-1改善细胞TG蓄积及炎症状态。结论GLP-1可促进肝脏GDF15的表达与分泌,并改善NAFLD肝脏脂质沉积及炎症状态。

  • 标签: 糖尿病 胰高糖素样肽-1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生长分化因子15
  • 简介:摘要: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步入微利时代,很多企业面临困境。我国国有企业经过多年改革发展,规模实力显著提升。精益化生产管理控制作为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已延伸至企业的各项生产管理中。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利用最小的资源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 标签: 精益化 生产控制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绩差生往往自我认知不够,把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运气不佳或他人的因素。由于多次遭受失败的打击,他们对学习已失去自信,极易自暴自弃,迷失生活方向,成为家庭、学校及社会的负担。因此,绩差生的转化工作不容忽视。如何快速、有效地转化?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是需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的教育 、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 标签: 自信 归因方式 学习效能感 绩差生
  • 简介:摘要:在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生源相对较差,一个班级或多或少存在几个甚至十几个看起来不太“合群”的孩子。他们可能无心向学,可能纪律散漫,更有甚者打架顶撞老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学困生”的成功转化可以提高班集体的向心力,也是促进家校沟通的有效方式,更重要是班主任拯救“学困生”的一项良心教育工程。[1]

  • 标签: 班主任 学困生 转化工作
  • 简介:摘要: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因素。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我国一线工作人员的重要场所,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合作学习,且对未来工作与发展起到积极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及老师应该重视起班级文化的提升,本文基于课堂观察角度,简单探讨了班级文化的生成过程。

  • 标签: 班级文化 生成 课堂 观察
  • 简介:摘要: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为更好实施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教师根据小班化教学的主要概念,结合初中生物实验的主要内容与教学目标,分析初中生的生物学习基础与实验操作能力,以提高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效果为目标,组织开展科学的教学活动。通过分析基本学情与做好教学准备,提供预习资源与完成课前任务,创设实验任务与指导实验方法,布置分层任务与进行多元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效落实以上小班化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好参与各项生物实验操作,发展学生生物实验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初中生物 小班化教学 生物实验 合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孕不育症患者血中的核因子κB(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生殖道(宫颈分泌物、精浆)解脲支原体(UU)的含量,分析其在不孕不育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不孕不育夫妻30对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在过去两年内有生育史的健康夫妻30对,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中 NF-κB、TNF-α含量,采用脲酶比色法检测生殖道分泌物UU。结果观察组UU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孕不育症患者UU感染者血中NF-κB[(16.72±1.23)mg/L]、TNF-α[(12.00±0.98)ng/mL]水平高于UU阴性者[(11.84±0.48)mg/L、(8.03±0.56)ng/mL)] (t=-44.347、-36.461,均P<0.01);观察组NF-κB[(15.82±2.21)mg/L]、TNF-α[(11.27±1.8)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0±0.71)mg/L、(1.75±0.21)ng/mL] (t=40.511、37.474,均P<0.01);且NF-κB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2 = 0.9547,P<0.05)。结论UU感染可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因子NF-κB、TNF-α表达异常,细胞因子平衡失调,降低生殖能力,从而引起不孕不育症。

  • 标签: 不育症 感染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类 妊娠 生殖健康 解脲支原体
  • 简介:摘 要:在和美乐创的具体概念下,儿童成长包括内在涵养的培育和外在表现的发展,通过对阳光儿童品格生长行动的有效探讨和培育。儿童能响亮,积极以及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达属于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有趣性格和美丽个性。对于新时代的阳光儿童,上述品格是他们应该具备的,所以本篇文章将详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育阳光儿童在品格方面的生长行动。

  • 标签: 阳光儿童 品格生长 行动探讨
  • 简介:摘要:在玉米栽培管理中,采取科学规范的田间管理技术加强生长环境的管理,尽可能创造适宜玉米生长的环境,是提升玉米栽培效益的关键。本文以西双版纳小糯玉米为例,探讨玉米生长环境对玉米栽培的影响,以及科学的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旨在为高产玉米栽培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 标签: 玉米 生长环境 管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开展有效的应急管理的重要步骤,风险管理是应急管理的起点。引入风险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方法,更有利于资源配置和任务管理的优化。开展风险评估,首先要确定风险评估的方法。综合国内各类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研究团队已经认可社会风险由多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脆弱性两个方面构成。本文同样采用这一理论基础进行社区风险模型的构建。

  • 标签: 社区 致灾因子 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NFAIP8)的表达变化对其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在此过程中有无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参与。方法设计合成靶向抑制TNFAIP8基因的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质粒(shTNFAIP8),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shTNFAIP8组(转染TNFAIP8 shRNA),空载细胞组(转染对照shRNA)和阴性对照组(未转染),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TNFAIP8和EMT相关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紧密连接蛋白(ZO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通过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验3组细胞侵袭与转移能力。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hTNFAIP8组Vimentin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量(0.51±0.17、0.32±0.11、0.29±0.04、0.25±0.05)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1.00±0.32、1.00±0.23、0.63±0.10、0.65±0.07,t= 3.024、5.964、7.059、10.401,P<0.05)及空载细胞组(1.00±0.26、1.00±0.26、0.61±0.13、0.63±0.08,t=3.527、5.386、5.261、9.007,P<0.05),而E-cadherin和ZO1 mRNA及蛋白表达量(4.21±1.12、2.70±0.87、0.49±0.07、0.52±0.08)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1.00±0.14、1.00±0.26、0.31±0.06、0.39±0.05,t= 6.359、4.186、4.679、3.081,P<0.05)及空载细胞组(1.00±0.21、1.00±0.24、0.27±0.05、0.39±0.07,t=6.299、4.212、5.719、2.73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TNFAIP8组24 h后的划痕愈合百分比[(0.72±0.12)%]高于阴性对照组[(0.52±0.11)%]及空载细胞组[(0.53±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7、2.372,P<0.05)。shTNFAIP8组穿膜细胞数[(52±17)个]少于阴性对照组[(141±34)个]及空载细胞组[(150±4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35、4.555,P<0.05)。结论下调表达TNFAIP8可通过调控EMT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

  • 标签: 前列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 上皮-间充质转化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后进生是长期以来困扰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针对后进生的转化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由于后进生的本身特点决定了转化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研究后进生形成的各方面原因,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探索出科学而有效的转化方法,使后进生不断得到进步。

  • 标签: 后进生 形成原因 转化 方法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