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高危因素,总结有效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就我院近期内接诊的73例发生低血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压的发生主要受到胰岛素及降低使用不当影响,本组发生率45.21%,其中还包括饮食、运动等因素。合理的对患者实施防治护理措施对于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方法护理措施,可以指导患者正确认识低血糖并了解合理合理用药、因素等的重要性,这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和改良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效果,探讨适合的应激性高血糖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ICU收治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神经科危重症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改良强化组和强化组三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目标血糖8.1-11.0mmol/L;改良强化组采用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目标血糖6.2-8.0mmol/L;强化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目标血糖4.1-6.1mmol/L.观察三组患者生命体质、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强化组和改良组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和强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和强化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和强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血糖发生率常规组和改良组均低于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症,对血糖进行控制可改善患者预后,改良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获益更大.关键词应激性高血糖;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6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孕检空腹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014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82例,均经过检查确诊为妊娠后的首次孕检,孕周为12~14周的孕妇进行空腹血糖监测,孕周为24~28周的孕妇进行75g口服葡萄糖的耐量试验检测血糖。结果在1082例孕妇中首次孕检检测空腹血糖为4.76±0.62mmol/L,其中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有210例,占19.8%,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首次孕检时的空腹血糖为5.24±0.64mmol/L。若孕妇首次孕检检测的空腹血糖为5.6mmol/L以上,则可以确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特异性在0.99以上。结论对于首次孕检检测空腹血糖大于5.6mmol/L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应当加大重视程度,为妊娠期糖尿病高风险的孕妇提供科学的医学指导和相应的生活干预,降低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的机率。

  • 标签: 首次孕检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夜间低血糖症的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6例,实施心理疏导、健康知识教育、临床观察等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低血糖症的预防效果。结果2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夜间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7.69%,2例患者低血糖症及时被发现,早期进行处理,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干预护理,能有效预防夜间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并能对低血糖症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处理。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患者 低血糖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护理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纳入到本研究中,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40例患者分成监测组(n=20)与对照组(n=20)。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使用常规末梢快速法来监测患者血糖变化情况,对于监测组患者,在入院后第一时间佩戴CGMS,对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进行动态性监测。结果在治疗前,两组FPG、2HPG与APACHE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7h后,监测组FPG、2HPG与APACH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0d的治疗过程中,监测组1例出现低血糖,死亡2例,对照组6例出现低血糖,死亡5例,监测组低血糖发生率与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性的血糖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动态性的监测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重度颅脑损伤 护理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及血糖达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内分泌科门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予以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传统的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均干预8周。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HAMD和BDI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观察组FBG、2hPG和HbA1C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2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疗效较确切,能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缓解其抑郁情绪;并能提高降糖药效果,有利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症 心理护理 抑郁状态 血糖达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非药物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34例观察组和3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不给予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主要给予非药物护理干预进行护理。结果护理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监测水平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控制、服药方法、按时检查、运动疗法以及自我监测血糖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非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控制患者病情,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 标签: 糖尿病 非药物护理干预 血糖控制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情况。结果10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血糖正常例数低于观察组,高血糖例数和夜间低血糖例数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恢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中的护理效果确切。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夜间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管理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控制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组则采取健康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在各项生化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避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管理 初诊2型糖尿病 低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不同型号的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选取我院现有的两大类的生化分析仪(迈瑞400和日立7600)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分别使用两组分析仪测定经国际标准化的血糖标品40例,对比分析两组分析仪测量血糖的平均值情况以及测量误差的准确率情况。结果A组测得的血糖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分析仪测量误差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血糖检测结果在我院两种型号的血糖生化分析仪间具有可比性,检测出的血糖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日立7600测量误差更小的准确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生化分析仪 血糖 可比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3种不同溶液静脉给药后对血糖处于稳定期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尿酸的影响。方法42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葡萄糖+胰岛素组、果糖组,测定输液第0h、0.5h、1h、1.5h、2h血糖,0h和2h测血尿酸水平。结果3种溶液给药后对血糖、血尿酸等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3种溶液静脉给药均未对稳定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血尿酸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5%葡萄糖注射液 果糖注射液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6-24周监测空腹血糖(FPG)对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3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192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妊娠阶段的FPG水平,并采用ROC分析FPG对GDM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在妊娠各阶段的F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妊娠24周前后,观察组FPG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ROC分析显示FPG≥4.6mmol/L时GDM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分别为60.42%、70.00%。结论妊娠6-24周检测FPG对于GDM具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产前检查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空腹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社区团队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利用慢病随访,对遵医行为良好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差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逐个进行调查记录。结果遵医行为差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19.8%,经一系列随访干预,严格执行遵医行为后其达标率逐渐上升为7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居家自我监测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92例妊娠期糖尿病女性的临床资料,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居家自我监测血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预防、定期就医、饮食控制、用药依从、饮食控制、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居家自我监测血糖的方式,有利于转变不良生活习惯,监测的依从性较高,对血糖控制可以起到有利作用。

  • 标签: 监测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在临床上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住院治疗的II型糖尿病106例,医学诊断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护理监测措施和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在106例患者当中,在本组病例中有9例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出现饥饿感、出汗、心慌的表现,经及时发现,立即监测血糖值为3.5~4.5mmol/L,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饮少许水或进食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低血糖并发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加强血糖自我监测能力,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可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更加有效地降低糖尿病发病率,降低并发症和致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变化与静脉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本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使用静脉人免疫球蛋白新生儿3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导致新生儿血糖升高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本组患儿在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其中有9例患儿出现高血糖,该9例患儿在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前血糖均正常,使用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2小时后血糖均升高,最高者升至11.7mmol/L,最低者升至7.2mmol/L,随后9例患儿均于24小时内血糖自行恢复正常,其中2例再次静滴人免疫球蛋白2小时后血糖再次升高,分别为9.7mmol/L、8.1mmol/L。结论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可导致新生儿血糖升高。

  • 标签: 新生儿 人免疫球蛋白 血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