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胱抑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4例,根据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结果分为无肾病组40例、肾病组24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对照组,检测三组CysC、mAlb。结果无肾病组、肾病组CysC、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肾病组两指标明显高于无肾病组(P<0.05)。结论血清胱抑C与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有重要帮助,可提供患者早期肾脏病变信息,为患者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清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C及凝血功能的检验价值予以分析。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至本院行急性脑梗死诊治病患中挑选43例为观察组,并在至本院行健康体检群体中挑选43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及不同类型脑梗死病患组间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差异行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观察组各项指标同对照组相较而言,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不同类型脑梗死病患机体血清胱抑C及凝血功能组间比较P<0.05,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胱抑C、凝血功能对急性脑梗死临床诊治而言具备重要意义,可对病情不同进展程度予以有效反映。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C 凝血功能
  • 简介:结果养肝和血方组中血清INHB含量提高,养肝和血方组血清INHB含量提高,观察养肝和血方对雌性初老大鼠血清抑制B(INHB)的影响

  • 标签: 养肝血 初老 大鼠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清胱抑C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现实意义。方法以本院2011年6月份至12月份住院部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患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全部病患24小时的尿微量白蛋白的计量作为根据,分为三组(1)正常UAER组UAER小于30mg;(2)微量UAER组UAER在30~300mg之间;(3)蛋白尿组UAER大于300mg。对照组均是正常的体检者,每组均测量血肌酐(Cr)、血清Cys-C以及血尿素氮(BUN),并展开组间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病患的正常UAER组、微量UAER组、蛋白尿组和对照组各组之间对比Cys-C水平差异都具有显著性,即P<0.05,并和UAER以及BUNCr具有正关系。结论临床上,血清胱抑C会随着病患肾功能的逐渐恶化而升高,它的灵敏程度比血Cr、以及血BUN、蛋白尿均要高,而且为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一种理想标志物,对糖尿病病患肾病患的早期功能的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胱抑素C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180例糖尿病住院病人,同时检测血清Cys-c、血肌酐(Cr)、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和24小时尿蛋白含量。利用尿MA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将病人按24小时尿MA含量分为A组(<30mg)单纯糖尿病组、B组(30mg-300m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组(>300mg)糖尿病肾病组三组。然后比较各组Cys-c、血Cr和24小时尿蛋白水平。结果只有C组Cys-c结果与其余两组Cys-c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B两组Cys-c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C组24小时尿蛋白水平与MA呈正相关,只有C组中有5例血Cr升高。结论Cys-c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仅仅优于血Cr,肾病的早期诊断应联合应用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使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

  • 标签: 血清Cys-c 尿MA 血清Cr 尿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运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探讨了Co2+对槲皮(Quercetin,Que)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umAlbumin,BSA)结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影响二者结合作用减弱的因素.Co2+的存在使Que与BSA作用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均减小,但Co2+没有改变二者的猝灭机制,仍为静态猝灭.Co2+与Que的竞争作用及BSA-Co和Que-Co复合物的形成,抑制了Que与BSA的结合.

  • 标签: 槲皮素 牛血清白蛋白 Co2+ 结合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D(25(OH)VitD)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骨密度及血清25-羟基维生D测定的人群63例,年龄34-76岁,平均48.6岁,其中女性13例,男性50例。结果63例中低骨量或骨质疏松21例,骨量正常42例,其中低骨量或骨质疏松组中25(OH)VitD偏低17例,占80.95%例,骨量正常组中25(OH)VitD偏低18例,占42.85%,两组经Ridit分析,X2检验,0.005<P<0.01,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25-羟基维生D作为一项检测指标可以替代骨密度,间接反映骨质疏松情况,有利于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25-羟基维生素D 骨密度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下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血清脂联血清胰岛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组)、糖尿病非运动组(DM0组)、糖尿病小强度运动组(DM1组)、糖尿病中等强度运动组(DM2组)和糖尿病大强度运动组(DM3组),每组6只。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饲养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6周跑台运动前后检测大鼠尾静脉空腹血清胰岛(FINS)、血清脂联(ADIPO)水平。结果:小强度FINS和APIDO无明显变化,中强度FINS和APIDO明显升高,大强度运动组FINS和APIDO明显升高。脂联与胰岛水平相关性分析:DM1组无明显相关性,DM2组和DM3组有正相关性。结论:不同运动强度下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水平不一致,而且胰岛水平与脂联水平存在一定的变化关系。

  • 标签: 不同负荷 运动 糖尿病 脂联素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中,血清胱抑C以及凝血功能检验的具体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实验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2名健康人作为参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以及血清胱抑C进行检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在检验后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数据对比后意义明显(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对其血清胱抑C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检验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体血清25(OH)D与乳腺癌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队列分析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乳324例乳腺癌患者血清25(OH)D水平,并调查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25(OH)D水平分别为19.8(13.9~25.9)ng/ml和22.5(19.5~24.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成缺乏组、不足组和正常组,三组间死亡率分别为41.2%、22.4%和15.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分析三组间患者存活时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25(OH)D浓度越低,患者存活时间越短、预后越差。

  • 标签: 维生素D 乳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2(Ang-2)的浓度与脓毒症病人的关系。方法把43例收入ICU的重症病人同时进行APACHEII,SOFA评分,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2组,应用放免法分别测定他们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2(Ang-2)的浓度,并对2组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2(Ang-2)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脓毒症组病人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循环血管紧张-2浓度明显增高。结论脓毒症组病人的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管紧张-2浓度水平升高,可以作为反映脓毒症病人病情的指标。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PCT) 血管紧张素-2(Ang-2)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sC应用于糖尿病肾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单纯糖尿病患者为研究1组(56例),合并有肾病者为研究2组(52例),同期在本院行体检者为对照组(55例),通过对比此三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水平和阳性检出率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1组、2组的患者其CysC、血Cr及BUN指标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且研究2组各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1组;且CysC、血Cr及BUN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4.23%、88.46%、65.38%;结论CysC应用于糖尿病肾功能检测其临床意义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肾功能 血清胱抑素c 血Cr BUN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血清胱抑C(CysC)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46例糖尿病肾脏损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ysC水平检测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同时采用本院常规血液检测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Cys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3项指标检测比较,CysC阳性检出率最高,为83.48%(43/46),CysC阳性检出率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检测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ysC作为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检测指标,在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肾脏损伤 血清胱抑素C 肾功能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水平,探讨其与胰岛、Child-Pugh分级及肝脏生化指标及血脂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其中A级20例B级26例C级22例,选取32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水平,并检测肝功能、血脂、凝血酶原时间、空腹血糖、胰岛及白介素-6.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所用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各组变量正态分布情况,组间比较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方差分析(F检验),脂联与各检测指标的相关分析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血清脂联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乙型病毒性肝硬化组内A、B、C三级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乙型病毒性肝硬化脂联水平与HOMA-IR、胰岛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硬化时脂联升高,但与Child-Pugh分级及HOMA-IR无关.关键词肝炎乙型;肝硬化;脂联;Child-Pugh分级;胰岛抵抗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8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清胱抑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的该院健康体检者80名,将其设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胱抑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的含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以上3项肾功能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C阳性检出率为96.25%,血肌酐阳性检出率为66.25%,血尿素氮阳性检出率为63.75%,血清胱抑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C水平较高且在糖尿病肾功能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糖尿病 肾功能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抵抗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的意义。方法前瞻性观察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上海市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住院及门诊确诊为全身型JIA (SOJIA)患儿32例(SOJIA组),非全身型JIA(N-SOJIA)患儿52例(N-SOJIA组),其他风湿性疾病患儿33例(其他风湿病组),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其血清抵抗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收集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基本资料,收集JIA组患儿疾病持续时间、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临床表现及目前使用药物情况等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抵抗水平诊断SOJIA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SOJIA组、N-SOJIA组、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患儿年龄、性别及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OJIA组和N-SOJIA组患儿临床表现均有关节炎,其中发热、皮疹在SOJIA组中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室结果显示白细胞、CRP、ESR在SOJIA组明显升高,抗核抗体主要在N-SOJIA组中阳性率较高(P<0.05)。SOJIA组患儿血清抵抗水平[(17.98±13.78) mg/L]高于N-SOJIA组[(9.86±6.11) mg/L]、其他风湿病组[(8.00±6.28) mg/L]和健康对照组[(1.84±1.6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625,P<0.01)。抵抗与白细胞、CRP均呈正相关(r=0.532、0.351,均P<0.05),与BMI、血红蛋白、血小板、ESR无相关性(r=0.059、-0.176、0.152、0.203,均P>0.05)。根据ROC曲线预测SOJIA诊断的截断值为5.55 mg/L,曲线下面积是0.802,对应的敏感度为96.9%,特异度为49.6%。结论JIA患儿血清抵抗水平升高,尤其在SOJIA患儿中升高显著;血清抵抗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SOJIA的新的血清学指标,≥5.55 mg/L是较为适宜的诊断界限值。

  • 标签: 抵抗素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是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 C 以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进行有效的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门诊和住院部接纳的 60例进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择 60例体检合格的群体作为一般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参照血清胱抑 C、凝血功能等进行有效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清胱抑对比,一般组患者为( 1.50±0.32 )㎎ /L ,观察组患者为( 1.13±0.21 )㎎ /L ,一般组高于观察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两组患者而凝血功能对比中,其血浆纤维蛋白对比,一般组高于观察组,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抗血凝酶 -Ⅲ对比,一般组均低于观察组,(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 结论: 血清胱抑 C 以及凝血功能有效地反映出急性脑梗死患者部分体制变化,具有一定的检验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清胱抑素 C 凝血功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病人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均接受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胱抑C(Cysc)、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C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均具有一定效果,能够为医护人员诊断病情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凝血功能 血清胱抑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