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性脑的疗效。方法21例AECOPD呼衰并性脑病患者应用经(鼻)面罩(BiPAP)治疗,比较通气前、通气后2-4小时、通气后24小时的pH值、PaCO2、PaO2,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插管率。结果BiPAP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对AECOPD合并性脑病患者疗效肯定,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二氧化碳潴留及低氧血症,减少插管率,基层医院可以作为对AECOPD合并性脑的重要抢救措施。

  • 标签: 双水平正压通气 慢阻肺 肺性脑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特发性间质纤维化(IPF)与继发于结缔组织间质(SPF)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IPF和50例SPF病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结缔组织间质病患者病程明显短于特发性间质纤维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为咳嗽、气短,并且IPF比SPF症状和体征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肌炎较早出现SPF,SPF常见发病原因为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硬化症;SPF多为胸膜受累,IPF多为网状阴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间质疾病时,应该重视影像学和功能检查,以免耽误病情。对于胸膜受累者,应该首先考虑SPF。

  • 标签: 肺间质病 结缔组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补养心汤治疗慢性源性心脏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虚里安汤配合西药心衰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心衰三联疗法,两组均予以适当有效的抗菌消炎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和右心室内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右心室内经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养心汤治疗慢性源性心脏心衰具有可靠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虚里安汤 中西药疗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呼吸内科中慢阻合并性脑诊断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12月20收治的20例慢阻合并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合并性脑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使用常规治疗和呼吸兴奋剂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阻肺合并肺性脑病 呼吸兴奋剂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 简介:摘要性脑是呼吸系危重症,在缺少呼吸支持设备的基层中心医院死亡率较高,救治不易。站在全局角度,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关系,分清主次矛盾,早期识别和正确治疗,做好先期预防,并为转院争取时间,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就近年救治的性脑病患者作一得失总结,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医院有实用性推广价值。

  • 标签: 肺性脑病 呼吸机 血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诺卡菌确诊时的胸部CT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贺州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6例诺卡菌病患者,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征。结果16例患者中单纯诺卡菌15例,1例为播散性诺卡菌(皮肤、)。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或处于免疫抑制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少数可出现咯血、胸痛。胸部CT常表现为多发结节(81%,13/16)、实变(75%,12/16)、支气管扩张(56%,9/16),其他表现包括空洞(25%,4/16)、胸内淋巴结肿大(44%,7/16)、胸膜增厚(56%,9/16)、胸腔积液(6%,1/16)、肿块(13%,2/16)。结论诺卡菌的胸部CT表现是多样性的,常见的表现为结节和实变,少见空洞病变常发生在免疫抑制宿主,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新发结节需高度警惕并发诺卡菌

  • 标签: 肺诺卡菌 胸部CT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位年轻男性患者有持续胸闷2个月病史。CT提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病情进展,双出现内多发病灶。患者合并有无明显症状的双眼葡萄膜炎及外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提示非干酪样坏死肉芽肿炎性病变,得以诊断结节,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结节的认识及诊疗水平。

  • 标签: 结节病 淋巴结肿大 肉芽肿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纳洛酮辅助治疗性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性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纳洛酮治疗,3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的意识状态、动脉血气结果;结果治疗组病人的意识障碍得到了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结果多数恢复正常,有效率(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有效改善通气,促进病人苏醒,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纳洛酮 肺性脑病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源性心脏(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为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慢性病之一,其多继发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于支气管-疾病及血管疾病,为我国常见呼吸系统慢性疾病。CPHD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故为保障CPHD患者预后及生活品质,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强化临床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对此,本文主要就当前临床常见CPHD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 标签: 重症 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曲菌放射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以来所收治的20名曲菌病患者,采取先X线摄DR片检查,后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的方法。结果DR片在诊断过程中有8例患者未能做出准确诊断,CT则对全部20位患者中的19为做出了准确诊断,CT诊断准确率为95%,DR片诊断准确率为60%,CT诊断准确率远高于DR片。结论CT在曲菌诊断上较DR片具有较大的优势。

  • 标签: 肺曲菌病 CT诊断
  • 简介:在牛中寄生的线虫是胎生丝状网尾线虫,主要是放牧青年牛及后备牛易感染,在不同的免疫力水平及未成年动物暴露在不良高应激环境中易流行此,它可引起牛的丝虫。成虫在支气管内大量产卵,虫卵随着咳嗽被吐出到口腔,咽下后移动到消化道内,最后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它们在虫卵中形成幼虫,含幼虫卵或以第一期幼虫的形态排泄于粪便中。被排出体外的幼虫经过二次蜕皮变成对牛有感染力的第三期幼虫,蜕变成第三期幼虫最短的为3天,低温季节时间相对要延长。但在低温条件下幼虫的生存期延长,夏季排出的幼虫大约在2周内就会全部死亡。从秋季到冬季排出的幼虫生存率较高。从放牧场污染的原因来看,冬秋幼虫最为严重,牛吃进第三期幼虫后,钻透肠壁侵入肠系膜淋巴结,蜕皮进入血流,经过心脏到达肺部,从肺泡内蜕出进入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内,从幼虫变为成虫。感染后到从粪便中检出幼虫的时间,大约25~27天,成虫大约生存7周左右。这是笔者当年在国外某一千头牧场驻场时亲身经历的,全是放牧后备青年牛群发病及防治情况介绍如下:全群共发病173头,其特殊重症病例死亡3头,共治愈170头,治愈率为98.2%。牛咳嗽喷出的分泌物或飞沫可以造成健康牛的交叉感染(如图一)。

  • 标签: 肺丝虫病 牛肺 防治 第三期幼虫 丝状网尾线虫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胸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本文针对以胸痛特点为临床表现的血管疾病进展予以综述,尤其是致死性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疗及预防等方面的进展,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水平,为临床血管的诊治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围绕血管的诊治管理模式。

  • 标签: 胸痛 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 诊断 治疗
  • 简介:本文"鼓胀"特指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阶段,此病因病机复杂,多种虚实因素交织,虚有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血不足等,实有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水湿(热)内蕴等。笔者在鼓胀临证中,强调控制病因以缓传变,肝肾论治以固其体,调气升降以利消水的治疗理念。从整体观念来讲,本腹大如鼓症状与气机升降失常、水邪内停相关,其中与肝气机升降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鼓胀病 气机升降理论 肝肺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