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7月25日,德国卫生部施密特部长到距离部长办公室2000余公里处的西班牙海滨城市丹尼亚(Denia)度假。部长本人是飞往度假地的,但她的司机却是千里迢迢地开着她的公车去的。不凑巧的是,27日,当地一名盗贼撬开阳台门的铁栏杆,将屋内的司机迷倒,偷走了桌上的车钥匙及一些个人物品。部长专车失窃案立即成为德国各大媒体的新闻热点。新闻媒体的喧闹,让施密特部长及其所在社民党尴尬万分,让窃贼也有些发慌。不过,窃贼好过关——西班牙警方在离布兰卡海岸事发地点仅25公里处发现了丝毫未损的专车,据推测,

  • 标签: 失窃案 卫生部 部长 德国 新闻媒体 海滨城市
  • 简介:<正>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世界邮票博览会上,一枚价值连城的邮票被人偷走了。现场留下的线索显示,作案者是以手法高超、行动诡秘而著称的女怪盗梅琦,她盗得邮票后立即住进一家廉价旅店。警察们冒着酷暑包围了这家旅店,闯进梅琦的房间。房间里只有几件简单的家具,没有窗户,光线昏暗。一台电扇呼呼地旋转,给闷热的空间带来丝丝凉风。警察翻箱倒柜地搜索起来,几乎搜遍房间的每个地方却一无所获。根

  • 标签: 作案者
  • 简介:11月2日,由英国诺丁汉零售研究中心编制的2010年《全球零售盗窃晴雨表》调查报告在京发布,《全球零售盗窃晴雨表》由保点系统公司赞助,是全球最大型的零售犯罪及损耗调查。此次调查涉及美国、加拿大、英国等42个国家和地区,涵盖1103家大型零售企业。

  • 标签: 大型零售企业 晴雨表 盗窃 2010年 调查 加拿大
  • 简介:盗窃罪作为一种高发性犯罪,在理论上及司法实践中均有重要的研究价价值,在盗窃罪的犯罪构成这一问题上就有四要件和三阶层的争论。除此之外,关于犯罪对象"财物"的属性,盗窃行为"秘密性"的认识,既遂等问题的界定也存在较大的争议,这些理论上的争议,在推动整个立法进程的同时,直接关系到司法实务中对于盗窃罪的定罪量刑。

  • 标签: 盗窃罪 犯罪构成 犯罪对象 既遂
  • 简介:摘要以企业单位为重要侵害目标,大肆盗窃内部公私财物,已经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威胁国家、集体和职工财产安全,妨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严重问题。

  • 标签: 企业内部 盗窃 预防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对短期自由刑的适用效应,目前处于争论之中,笔者就处短期徒刑盗窃犯的改造,谈一点粗浅之见。一、对盗窃犯处短期徒刑总的来说弊多利少(一)短期徒刑对盗窃罪犯的威慑力不足刑罚作为一种惩罚手段,给犯罪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痛苦,使其明白犯罪必须以受惩罚为代价,从而在服刑期间和刑释后萌发再犯意念时,基于前次受刑之苦的畏惧而放弃犯

  • 标签: 短期自由刑 服刑期 教育改造 罚金刑 惩罚手段 司法实践
  • 简介:王东与阎军是好朋友,王东花了3千多元买了一部新款时尚手机,两在一起时王东经常玩游戏发短信不亦乐平,阎军颇有些嫉妒。一天,几个好朋友在王东家喝酒,王东忙前忙后地招待,有闲时也不忘把手机拿出来玩玩,玩完就随手放在座椅上。邻座的阎军见此情景,趁王东醉意朦胧时将手机揣到自己的裤袋里,心里想你买个新款手机美

  • 标签: 盗窃罪 犯罪构成 刑事案例 刑法 中国
  • 简介:本文以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中的盗窃行为和使用行为以及我国现行相关法律规定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拟涉及以下诸内容:以我国刑法文本为基础,讨论刑法学界对《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的理解;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4年关于信用卡的立法解释为依据,斟酌其中“信用卡”的定义;使用遗留在自动柜员机内的信用卡的行为;明知是他人盗窃的信用卡并使用;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是否存在转化型犯罪.

  • 标签: 盗窃 信用卡 使用
  • 简介: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一款的规定,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盗窃上述发票数量在二十五份以上的,为“数额较大”;数量在二百五十份以上的,为“数额巨大”;数量在二千五百份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 标签: 增值税专用发票 盗窃罪 “数额较大” 出口退税 抵扣税款 定罪处罚
  • 简介:《刑法修正案(八)》将携带凶器盗窃认定为盗窃罪并予以刑罚处罚,为准确有效指导司法实践,防止随意出入人罪,必须遵循刑法总则"但书"规定,明确和细化携带凶器盗窃的入罪标准,排除数额、次数等的限制,通过实体、程序和司法适用等手段控制犯罪圈和刑罚圈;对于"携带"和"凶器"的认定应与"携带凶器抢夺"保持一致;但"携带"的时间段应认定为"始于盗窃实行行为,终于构成要件完成之时";"凶器"的范围需要再限定,并要区别于作案工具。

  • 标签: 盗窃 携带 凶器 入罪标准 “但书”规定 宽严相济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盗窃罪是司法实践中的多发犯罪,也是最主要的财产犯罪。我国1979年《刑法》第151条、第152条分别规定了盗窃罪与惯窃罪,并将两罪的罪状分别表述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惯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据此,大体上可以认为,第一,数额较大的财物才是盗窃罪的对象,数额较小的财物并不值得刑法的保护;第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惯窃罪是盗窃罪加重的犯罪构成。根据1997

  • 标签: 法益 惯窃罪 公私财物 盗窃行为 财产犯罪 危险犯
  • 简介:盗窃罪的主观故意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两方面内容。认识因素包括对犯罪对象的属性、他人占有状态及其价值在较大或巨大以上的认识和明知。犯罪目的是盗窃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刑法学界对盗窃目的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发展过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得到立法上的肯定。犯罪动机不属于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可作为量刑的参考因素。不能以事后故意来追认事前所为而成立犯罪。而只能根据事后产生的犯罪故意的内容另行论处。

  • 标签: 犯罪 盗窃罪 主观特征
  • 简介:王亚文吸毒盗窃被“双开”西安市福豫面粉厂原经济民警王亚文,1993年3月7日凌晨利用值班之机,从本厂仓库内盗得特粉12袋,卖给个体户,获赃款300元供自己吸毒享用。其行为已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近日市粮食局纪委决定开除其党籍,该厂已给其行政开...

  • 标签: 共产党员 开除公职 西安市 基本条件 粮食局 个体户
  • 简介:盗窃,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犯罪在各国的刑事犯罪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在我国也不例外,发案率历来居于首位。我国刑法规定了第151、152两个法条。前者为一般盗窃,后者为加重盗窃。多年以来,我国执法部门以这两个条文为武器,与大量盗窃犯罪作了有效的斗争,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盗窃情况也日趋复杂多变。执法者深感仅以这两个法条,已难于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兹值刑法修改,完善提上议事日

  • 标签: 盗窃犯罪 刑法修改 情节特别严重 公私财物 既遂 情节严重
  • 简介:非法采矿现象比较普遍且治不胜治,这主要在于刑法惩治不到位。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擅自采矿,可独立构成非法采矿罪。非法开采,采出了矿产资源并据为己有,则构成盗窃罪。如果不认可盗窃罪而仅以非法采矿罪论处,则会放纵犯罪。但又不能以数罪并罚,而属于牵连犯罪,符合牵连犯的基本特征。非法采矿牵连盗窃犯罪,属于处决为一罪,择重罪予以处罚,可以判至无期徒刑。

  • 标签: 矿业 非法采矿罪 盗窃罪 牵连犯
  • 简介:网络盗窃是发生于网络空间中的一类常见犯罪,尽管此背景下的犯罪仍为传统类型的财产犯罪,但在网络空间中,线上线下的行为结合以及新型交易模式的出现,导致具体犯罪既遂判断上会与传统有所差异。而不论是传统的财产犯罪既遂理论,还是针对网络盗窃所产生的新型犯罪既遂学说,都无法与实践中发生的此类案件相匹配。相较之下,应当将行为人实际损害说适用于在网络空间中发生的盗窃罪犯罪既遂的认定,同时辅之以一定的刑罚配置,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种出现在新领域的新问题。

  • 标签: 网络盗窃 既遂标准 损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