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费孝通的研究表明男性成年已婚子女虽然承担照顾家中老人的社会责任,成年子女照顾者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面临压力,当男性成年子女担负老人的照顾责任时

  • 标签: 养老研究 子女照顾 居家养老
  • 简介:目的了解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3名脑卒中主要照顾者掌握的护理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照顾者具有疾病知识和基础护理知识,知道康复的重要性,但明显缺乏康复知识。结论护理人员在传授护理知识时,应根据照顾者的护理知识现状,因人施教,特别是康复训练的具体指导。

  • 标签: 脑卒中 主要照顾者 护理知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携程亲子园”事件等托幼机构发生的权益纠纷,暴露出当下学龄前儿童照顾政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回溯托儿所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托儿所的发展正是社会转型的缩影之一。发展到当下,带有单位福利性质的托儿所消失殆尽,越来越多的学龄前儿童照顾责任转给了市场和社会,由此引发出诸多问题。进而,需要基于宪法规范以及儿童利益的最佳保护,重新细化、厘清学龄前儿童照顾政策中的国家、家庭和社会责任。

  • 标签: 托儿所 学龄前儿童 公私责任 市场化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者制订临终关怀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照顾临终患者态度量表,对福建省某高校4个年级324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分为(110.90±17.14)分。性别、宗教信仰、培训情况、籍贯能解释照顾临终患者态度总变异的30.6%。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照顾临终患者持较为积极的态度,性别、宗教信仰、培训情况、籍贯是学生照顾临终患者态度的影响因素。护理教育者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提供相应临终关怀培训机会,进一步改善其照顾临终患者的态度。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临终关怀医疗 态度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探讨患者照顾者对压疮相关知识认知的现状。目前,随着年龄的增长,压疮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1]。伴随着压疮的病程进展,其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在升高,且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 标签: 照顾者 压疮 现状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3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00例新生早产儿,将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出生后体重增加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明显,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实用性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发展性照顾 新生儿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内针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开展的干预性研究对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为形成最佳干预方案提供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对国内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抑郁情绪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3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提取文献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主要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17篇文献纳入描述性分析,对其中的14篇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对象99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国内针对痴呆家属照顾者开展的干预对其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SMD=-0.75,95%CI-0.88~-0.62,P<0.01);心理治疗干预(SMD=-0.59,95%CI-0.78~-0.40,P<0.01)、心理教育干预(SMD=-0.84,95%CI-1.02~-0.67,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对照顾者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短期干预(SMD=-0.54,95%CI-0.82~-0.26,P<0.01)、中期干预(SMD=-0.68,95%CI-0.83~-0.52,P<0.01)和长期干预(SMD=-0.80,95%CI-1.08~-0.53,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对照顾者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结论国内针对痴呆患者家属照顾者开展的干预对其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但针对这一群体抑郁情绪的最佳干预方案尚需高质量研究的证据。

  • 标签: 痴呆 照顾者 抑郁 系统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之间,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共50例。建立老年痴呆患者个人档案,从睡眠、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和上下楼梯对老年痴呆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并比较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指导效果。结果指导后的睡眠状况为(1.51±0.34),而指导前患者的睡眠状况为(2.38±0.58)。其睡眠质量呈现显著效果。同时,入睡时间和睡眠时间以及睡眠效率等,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后的进食情况为(9.95±1.39),而指导前患者的进食情况为(5.16±1.04)。其进食情况呈现显著效果。同时,洗澡、修饰、穿衣以及如厕和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情况,均比指导前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且患者进食、洗澡以及修饰、穿衣、如厕、平地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护理指导的方式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老年痴呆 照顾者 护理指导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用发展性照顾理论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将50例早产儿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儿按发展性照顾的理论进行护理,具体是:采取个性化护理,尽可能排除环境中妨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致力于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尽量减少环境和医疗护理活动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真正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观察并比较两组旱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 标签: 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 护理
  • 简介:摘要阐述二元干预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外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二元干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下的脑卒中患者及其照顾者二元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照顾者 二元干预 综述
  • 简介:摘要脑卒中的简介、早期康复及主要照顾者的护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脑卒中康复治疗及护理介入越早,康复和整体疗效越好,而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明显缺乏知识,因此护理人员在传授护理知识时应针对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因人施教,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及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照顾者 家庭康复 社区康复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就帕金森病患者照顾者负担的评估工具、现况研究,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照顾者负担制订有效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帕金森病 照顾者 照顾负担 综述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 探讨同伴支持教育在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 : 选取 64例0-6 岁癫痫患儿的直接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接受同伴支持教育,比较干预效果。 结果 : 干预前两组基线比较, 不存在明显差异 ( P>0.05 ), 干预后两组癫痫知识的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量表得分 、 汉密顿抑郁量表 ( HAMD)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得分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实施同伴支持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直接照顾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减少他们的抑郁情绪,提高患儿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癫痫患儿 直接照顾者 同伴支持教育 护理满意度
  • 简介:在现代保险法制中,健康保险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与欧洲、日本等以国家为主导的健康保险法制建设不同,美国采取的是一种公私混合的多元化模式,即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以政府主办健康保险为辅,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健康保险法律体系。而在政府主办的健康保险事业中,1965年推出的医疗保险照顾计划(Medicare)处在核心的地位。本文就医疗保险照顾计划的由来、主要内容、实施效果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作了详细论述,对借鉴美国医疗保险照顾计划、克服我国在老年人和残疾人健康保险上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等,提出了思路。

  • 标签: 美国 医疗保险照顾计划 健康保险 保险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照顾者的照护需求、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构建脑卒中照顾者积极应对模型,为制定照顾者生活质量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7年1至10月入住本院的92例脑卒中的家庭照顾者,其中男72例,女20例;年龄(58.0±6.0)岁;脑卒中患者患病时间为(2.0±0.5)年。采用调查人口学特征与护理情况的一般情况问卷和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配偶照护者(Supportive Care Demand Form,SCN S-P&C-44)、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Caregiver Response Assessment Scale,CRA)、生活质量评价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4个表格比较脑卒中照顾者的信息需求、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相关性。结果经比较,脑卒中照顾者的SCN S-P&C-44总得分为(25.47±0.05)分,高于得分为(20.59±0.05)分的全国常模,说明照顾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较高;CRA总得分为(16.50±0.05)分,高于总得分为(14.18±0.05)分的全国常模,说明照顾者的生活压力较大;SF-36得分为(6.62±0.05),低于总得分为(10.28±0.05)分的全国常模,说明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较低。结论脑卒中照顾者的照护需求较高的同时生活压力大、生活质量较低。

  • 标签: 脑卒中 照顾者 生活质量 信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