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56年3月,春暖花开之际,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回故里泰州演出,一时盛况空前,传为一段佳话,至今人们还习惯地称之为“梅兰芳回乡访问演出”。时光虽逝,但许多往事仍记忆犹新,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与梅先生接触较多,深感梅先生品德高尚,对人诚恳谦虚,艺术上则一丝不苟,风范长留。

  • 标签: 访问演出 梅兰芳 艺术大师 接待工作
  • 简介:这是一部的女人戏,男人在外围,女人的风情主宰着故事的核心。有坚韧的、有柔顺的、有心藏撒旦但行为善良的。

  • 标签: 风情 妈妈 演出 深圳 女人 故事
  • 简介:八十年代末,我随中国濮阳杂技团正在德国的汉堡演出。一天晚饭以后,演员们象往常一样开始化妆、更衣,乐队队员们也穿起德国服装师为他们设计的那看上去既象蒙古族又象朝鲜族的古怪服装。开演时间是7时30分,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一天,恰好是星期六,来看演出的人格外多,马戏蓬外早早地已排起了一条"长龙"。售票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今天可能是我们在汉堡演出以来观众最多的一次。搞演出,来看的人当然是越多越好,看到这种场面,我心里禁不住一阵高兴。

  • 标签: 不同寻常演出
  • 简介:由于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我有机会到过一些国家,尤其对巴西及南美杂技演出市场的情况有了些许了解,觉得还是有必要将它理出来,和杂技界的朋友共同研究中国杂技的发展走向。根据我两次随杂技团在巴西和南美其他国家的演出,感受到中国杂技及其他的表演艺术在巴西乃至南美都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市场的潜力很大。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打入南美市场的渠道还不很畅通,

  • 标签: 演出市场 文化交流 杂技 巴西 发展走向 南美
  • 简介:板鼓是戏曲演出过程中音乐的指挥者和创造者,指挥跳动着的音符,架起戏曲演员、乐队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表现戏曲节奏与生命。戏曲舞台演出由板鼓演奏者完成指挥任务,板鼓在演出中大到掌握全剧演出的节奏,小到一句念白,都是在板鼓指挥下完成。

  • 标签: 戏曲演出 淮剧 戏曲演员 舞台演出 指挥 创造者
  • 简介:结合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典型范例,总结出其创设过程中具有的基本特征:突出地域优势和特色主题,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坚守人文生态理念,促进产品可持续发展;一流创作演出团队结合优质的硬件设备,塑就精品;实行市场运作整合,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突显轰动效应和品牌效应;以精品项目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相关产业链的延伸,拓展盈利空间。

  • 标签: 山水实景演出 旅游文化 地域文化
  • 简介:<正>北京——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诺尔玛》时间:2014年9月11日-14日19:30/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作曲:文森佐·贝里尼/脚本:菲利斯·罗马尼指挥:雷纳托·帕伦波/导演、舞美设计:皮耶·阿里服装设计:西蒙娜·莫莱希主演:安娜·毕若琪、孙秀苇饰诺尔玛(女高音)安德加·高罗切戴伊、莫华伦饰波利翁(男高音)索尼娅·加纳西、杨光饰阿达尔吉萨(女中音)罗伯托·斯堪迪乌齐、田浩江饰奥罗维索(男低音)王冲、郁永钊饰弗拉维奥(男高音)

  • 标签: 诺尔玛 贝里尼 皮耶 国家大剧院 舞美设计 罗伯托
  • 简介:《长征组歌》是为纪念长征胜利30周年,由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肖华将军亲笔创作的长篇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并得到周恩来、邓小平、贺龙、聂荣臻、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历届军委、总部、北京军区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创排完成的。杨成武、杨得志、廖汉生、孙毅等老首长都曾亲临创排现场具体指导。

  • 标签: 《长征组歌》 创作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演出 长征胜利 北京军区
  • 简介:去年12月30日,在北京新年音乐会如火如荼地在各大剧场缤纷开花的时候,首届北京国际喜歌剧演出季像一朵奇葩,在以"戏剧东城"品牌著称的京城一隅,观众席只有450座的东城区文化馆风尚剧场圆满结束。以小见大、以小求精,闭幕式演出的巴洛克歌剧《女仆当家》(又名《女仆作夫人》)是该剧在北京的首演,诙谐幽默的剧情加上演员精彩的表演,让剧场里响起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一出巴洛克歌剧被新锐导演李卫巧妙自然地植入各种现代元素,南腔北调的笑料包袱以及充满喜感的形体设计让现场观众对歌剧有了新的理解。

  • 标签: 喜歌剧 演出季 北京 国际 现场观众 新年音乐会
  • 简介:近日,翁源县人口计生局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牵头主办,该县采茶剧团承办,编演了一场以“关爱女孩”为主题的计生文艺专场节目。节目在全县七镇一场巡回演出,同时还到有条件的村委进行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寓政策性、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这一精彩文艺演出,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和喜爱。

  • 标签: 文艺演出 关爱女孩 节目内容 新闻出版局 巡回演出 干部群众
  • 简介:在最美丽的夏季,琴星学校舞蹈演出季陆续在上海琴星剧场、南京琴星剧场、南京艺术学院实验剧场拉开帷幕。一场场精彩绝伦的舞蹈盛宴,获得了来自各界的好评及高度赞扬。琴星数千名学员们展示了中国舞、芭蕾、街舞、华尔兹、探戈、爵士、现代舞等各种舞种。

  • 标签: 中国舞 星数 舞种 南京艺术学院 精彩绝伦 对琴
  • 简介:北京——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间:2016年12月21日-25日19:00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作曲:唐建平/编剧:万方指挥:吕嘉导演:王晓鹰主演:袁晨野、张扬饰准尉瓦斯科夫杨琪、邝励龄饰丽达王宏尧、刘颖饰冉卡李欣桐、王璟饰丽莎张卓、董芳饰索妮娅刘恋、卢思嘉饰嘉丽娅票价:100元、280元、380元、550元、600元、680元、880元原创儿童歌剧《阿凡提》时间:2016年12月22日-25日、27日-28日19:30。

  • 标签: 王晓鹰 董芳 国家大剧院 贝里尼 刘恋 乡村骑士
  • 简介:发电设施与配电系统是所有演出活动的关键设备,供电故障往往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维修又相对繁琐。供电故障还会导致公共秩序的混乱,现实表明即便观众的文明程度再高,等待演出继续开始的漫长时光也会将他们的忍耐力完全消磨殆尽。

  • 标签: 演出活动 配电系统 杂谈 灯光 英国 发电设施
  • 简介:2011年9月30日晚,在大观区龙山办事处杨家塘社区开展了“国庆天天演,文艺进社区”的演出活动。该活动由市文广新局主办,市黄梅戏剧院、宜秀区文体局承办

  • 标签: 广场演出 文艺 国庆 重阳 演出活动 办事处
  • 简介:中国戏曲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传授技艺的形式是“家班”。这种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称作“教坊”。设置的目的,是封建帝王为自己的享乐。明代始有招收贫寒子弟做一种有计划的训练的科班。但当时最为盛行的培养演员的形式,是边教戏边演出的“家班”。至清家班更为盛行,科班出现较早的当为嘉庆间的嵩祝班,以后有三庆班、小荣椿班、金奎班等。晚清,一些王爷、太监为消遣他们寂寞无聊的岁月,多曾办过科班。中国戏曲的演出团体,最早出现的是一种艺人自家组成的班社,在各城镇乡村中巡回演出。宋元时期已十分发达。清代由于地方戏的勃兴,“自集成班”的演出剧团,几乎遍地皆是。至晚清,戏曲的行当、脸谱、服装、道具都已十分完善。演出已注意刻画人物,演员的表演技艺已日趋精湛。观众也随之由茶园里的消遣听戏,而转变为到剧场里欣赏戏曲艺术。

  • 标签: 中国戏曲 家班 科班 演出 剧团
  • 简介:京剧《女起解》这出传统剧目,是梅兰芳先生重要代表作之一,梅兰芳先生前后演出这个剧目41年之久,在当年《女起解》得到市场认可的客观事实前,他进一步的引领市场,让各流派的《女起解》都发展起来。梅兰芳先生的《女起解》和《会审》是梅氏唱腔发展中的里程碑。本人演出《女起解》以梅兰芳先生和萧长华先生全部《女起解》的录音为范本学习,从零开始将这出戏的唱腔、旋律、气口、劲头,按照梅兰芳师爷的标准来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梅兰芳先生演唱艺术的形成,以及他对唱腔发展规律的理解深度的体现。

  • 标签: 梅兰芳 《女起解》 唱腔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