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部位应力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26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CT、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其与骨骼生物力学薄弱区的相关性。结果26例中,胫骨14例、6例骶骨翼,跖骨2例、肋骨1例、股骨颈并双侧肋骨多发骨折1例、股骨下段1例、腓骨1例。2例早期应力性骨折X线上表现为较具特征性的“灰色骨皮质征”;修复期骨痂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生长,骨膜反应明显,2例可见“双皮质征”;骨折局部愈合,典型表现为“扣征”。CT能清晰显示骨质改变和软组织水肿;MRI上骨痂生长表现为T1低信号,T2稍高信号;骨髓水肿范围较平片及CT所见大,T1低信号,T2高信号;骨折线呈长T1、短T2信号;应力性骨折发生部位有一定特征性,好发于骨骼生物力学上的薄弱区。结论应力性骨折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平片仍是诊断应力性骨折的首选方法,CT与MRI对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 标签: 应力骨折(stress fracture)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和CT、MRI对颞叶癫痫的诊断作用.方法:分析用MB8000型AEEG仪监测到的颞叶痫样发放者35例的异常脑电图.结果:AEEG常规描记痫样发放3例,AEEG间歇期13例,临床发作期19例.结论:AEEG结合CT、MRI检查对颞叶癫痫的诊断,定位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诊断 颞叶癫痫 动态脑电图 CT MRI AEEG
  • 简介:鞍区指蝶鞍及其周围结构,位于中颅窝,形似马鞍。主要结构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其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垂体及鞍区的常见病变有30多种[1-2],这些病变起源于垂体或邻居结构(脑实质、第三脑室、脑膜、海绵窦、动脉、颅神经等)。影像学检查对鞍区病变有重要意义,了解鞍区解剖、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要点,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 蝶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淋巴水肿是整形外科中的慢性疾病,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上对淋巴水肿的诊断大多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缺乏客观的诊断标准。因此,淋巴水肿的影像诊断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该文针对淋巴水肿的影像诊断进行了综述,包括X线淋巴造影、磁共振扫描和造影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造影成像、荧光造影成像和多普勒超声,旨在通过分析淋巴水肿在各种影像学上的特点,明确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淋巴水肿 淋巴管造影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放射性核素淋巴显像 超声检查,多普勒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下血肿CT影像诊断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硬膜下血肿24例的CT辅助检查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血肿部位均位于额颞顶部脑皮质表现,右侧16例,左侧6例,双侧2例。形态新月形22例,梭形2例。密度CT值为34~41HU。脑沟消失20例,侧脑室受压、变形22例,中线普通向健侧移位18例,局限性移位4例,灰白质交界线内移22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硬膜下血肿首选的辅助检查。表现为脑表面的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见合并的脑挫裂伤点片状出血灶,脑水肿明显,同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向对侧移位。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CT诊断 影像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为结节性硬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研究CT及MRI对结节性硬化的诊断特点。结果CT表现为脑室周围的高密度钙化结节,皮层及皮层下多发等、低密度结节,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室壁呈波浪状改变,病灶呈等T1或长T1长T2表现。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呈混杂T1、T2表现。结论CT、MRI表现是结节性硬化确诊的主要依据,两者各有优势,将二者相互结合,各取所长,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节性硬化 影像学表现
  • 简介: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80%,其中半数由颈动脉狭窄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病理学基础,动脉炎、放射治疗、夹层分离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也可导致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上可分为5期:内膜增厚期、斑块形成期、血管重构期、血管狭窄期和血管闭塞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主要发生在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初2cm内,颈动脉球后外侧壁。斑块类型包括溃疡型斑块、钙化性斑块、多发性斑块和偏心性斑块等,狭窄严重程度、斑块形态和结构以及破裂风险的评价对血管性事件的预防至关重要。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影像学诊断 斑块 病理学 形成期
  • 简介:目的探讨胸内孤立性纤维瘤影像表现,发现其相对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及影像资料完整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胸部X线片和CT表现,并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总结。结果6例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患者,其中良性5例,恶性1例;位于右侧胸腔3例,位于左上纵隔1例,位于左侧胸腔2例。术前影像诊断正确2例,误诊为左上纵隔胸腺瘤1例,误诊为周围型支气管肺癌3例。其相对特征性CT表现为胸腔内边缘光整的单发肿块;邻近肺组织受压;增强扫描见肿块内增强血管影;肿块与胸膜相连的“蒂”征或肿块与胸膜广基相连;不伴有肺门、纵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征象。结论胸内孤立性纤维瘤有着相对特征性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术前正确诊断还是可能的。

  • 标签: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40例,分别使用CT以及MRI诊断,对比CT以及MRI诊断结果。结果在CT以及MRI诊断结果对比方面,CT诊断的病灶发病时间以及病灶大小高于MRI诊断,同时诊断耗时少于MRl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CT影像诊断的速度快并且诊断结果较为准确,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CT MRI 病灶发病时间 病灶大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的影像学改变及相应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细针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肺结核影像和病理特征。结果CT在显示空洞,钙化,支气管气像,局部胸膜粘连,少量胸腔积液及肿大的纵膈淋巴结方面优于DR且与病理所见基本一致。但CT难以分辨实变区内纤维化,增殖或干酪灶及散在其间的慢性炎症。结论尽管存在局限性,影像检查,特别是CT仍然是诊断肺结核性病变的可靠有效手段。

  • 标签: 肺结核 数字X线摄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 纤维支气管镜 细针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提高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经胸腔镜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62例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其影像表现。结果:62例中,49例为局限型,13例为弥漫型,38例为良性肿瘤,24例为恶性,带蒂者15例,附于肋胸膜者4例,30例附于脏层胸膜。结论:影像检查能很好地显示胸膜间皮瘤的形态和范围,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胸膜间皮瘤 X线 CT MRI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胆石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医学影像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 1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有关资料,分别采取 C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及胰胆管造影等医学影像检查方法进行诊断,经手术治疗后对医学影像检查方法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患者术中在十二指肠水平部可发现结石将肠腔完全堵塞,结石梗阻局部管壁发生红肿,没有破溃。具有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症改变,存在充满型结石,粘连胃窦部及大网膜,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胆囊结石。结论:胆石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医学影像检查方法进行诊断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胆石性肠梗阻 医学影像 CT MRCP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结核CT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脑结核病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CT扫描,并对扫描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临床上,结核性脑膜炎比较多见,平扫显示“正常”或者是脑积水;结核瘤、结核性脑脓肿平扫显示多发或者是单发结节/肿块;结核病灶周围存在明显水肿情况,晚期可观察到病灶钙化。结论CT检查对结核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展开影像学分型,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结核病 放射摄影技术 体层摄影技术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胰腺囊性肿瘤是一组以胰腺囊肿或囊性变为主要特点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恶性度明显低于胰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部分仅需观察即可,治疗前明确诊断非常重要。胰腺囊性肿瘤大多数具有典型的影像特征,其中部分病例影像表现有重叠, 综合考虑影像学表现、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发病部位等信息,大部分能够做出准确诊断。本文对胰腺囊性肿瘤的影像特征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梳理影像诊断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相关医师的诊断水平。

  • 标签: 胰腺 囊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思路
  • 简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诊断标准及手段也在不断完善,而影像诊断依据在其诊断中尤为重要。现对冠心病的影像诊断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的CT影像诊断特点。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扫描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并总结CT特点。结果通过CT诊断后,本组100例患者中诊断共检出42例颅骨骨折,7例脑挫裂伤,10例脑内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积液,2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桥静脉破裂,出血后在蛛网膜与硬膜之间形成硬膜下血肿;不同类型的颅脑外伤患者CT影像诊断表现特点也存在差异。结论颅脑外伤采用CT影像诊断能准确区分不同的损伤类型,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及康复计划提供切实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CT影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